只有能入口的产品,才能具备味觉的静销力,主要是食品或饮料等产品,不过这类产品的首要消费价值就是味道。
如果说视觉、嗅觉体验有助于消费者的首次关注和尝试欲望,那么,产品入口之后能够刺激味觉感官,带来愉悦的快感,就成为决定能否持续购买的关键因素。
通常,味觉感官具有两个维度,一是刺激舌尖味蕾的酸、甜、苦、辣、咸等口味体验;二是通过齿间咀嚼带来的脆、软、硬、韧、滑等口感体验。
打造产品的味觉静销力,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主流化、差异化及先占位。
主流化就是抓大口味,大口味意味着市场体量大,更容易撬动消费者的味觉静销力。
红烧烹饪的菜肴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属家常菜,因此,咸香浓郁的红烧味在中国应该是最普及的味道。康师傅靠一碗红烧牛肉面打下了方便面市场的江山,“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就是这个味儿!”康师傅定义了红烧牛肉面的味道,占据了方便面近20%的市场份额,红烧牛肉味口味一直支撑着康师傅在方便面市场的引领位置。
除了咸辣外,酸辣味道也能刺激味蕾,增进食欲,因此,酸辣味道是中国人喜好的另一个主流大口味。
2008年,统一面向全国推出酸辣口味的老坛酸菜面,打破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统天下的局面,并让统一在中国的方便面市场竞争中占据大量份额,企业扭亏为盈。据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康师傅在中国方便面的市场占有率下滑了两个百分点,约为55%,统一则升至16.9%,这两个百分点正是受老坛酸菜的影响。
如今,老坛酸菜占统一方便面整体销售额的55%,其代表的酸辣口味已是中国内地仅次于红烧牛肉的第二大方便面口味。
酸甜味道是饮料的一大主流口味,蒙牛酸酸乳“酸酸甜甜就是我”,用酸甜口味快速征服了青少年。
当主流大口味已被先导品牌定义并占据后,后来者可进行口味分化,为产品制造差异化的味觉体验,毕竟口味不是标准化的东西,在大的偏好中,会有多元的分化,为后来者建立独特的产品味觉体验提供了机会。
小样酸Q糖,在水果橡皮糖里开创了“最酸的糖”的独特口味,把酸甜味水果软糖的“酸”味做到极致,“酸”成为小样水果橡皮糖的独特而强烈的口味价值标签。
思圆魔鬼辣面用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印度魔鬼椒进行调味,在香辣系的方便面口味中分化出了“最辣”的口味,专门针对嗜辣人群。
在巧克力市场被欧美大品牌充分占据的情况下,俄罗斯某巧克力品牌不走寻常路,定位休闲巧克力制品,首先从口味上颠覆了传统巧克力制品的甜腻味道,针对喜欢休闲食品多样化味道的年轻族群,带来海盐、芥末、姜汁等全新口味,在巧克力市场开创了差异化的味觉体验,在大品牌竞争的格局中赢得市场份额,建立了独特的产品口味符号。
从口味角度看,传统饮料都以甜、酸甜为主,统一海之言却以淡淡咸味作为饮料的主打口味,突破了传统饮料的口味设计,差异化的清爽清淡的味觉体验,让统一海之言成为近两年饮料市场的明星新品。
味道更具有先入为主的力量,口味偏好及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所以在倡导母乳喂养的社会氛围下,仍有一些奶粉品牌在医院针对孕妇展开地下营销,给新妈妈们赠送奶粉,试图让新生婴儿第一口就能喝上自己的产品,以便形成婴儿的味觉记忆和偏好。一旦婴儿们开始喝某种品牌的奶粉,就会排斥其他奶粉品牌,只接受第一次尝试的奶粉品牌。
因此,打造味觉静销,不仅要抓住主流化的大口味,还要进行差异化的创新;不仅要抢先进入消费者的嘴巴,更要力争在消费者的认知层面中抢先进行产品味觉价值的占位,使某种味觉体验成为自身产品的价值符号,进行味道的竞争封锁。
雀巢咖啡进入中国时,“味道好极了”也率先进入中国人的心智认知。至今,中国人还普遍认为速溶咖啡的味道就是雀巢咖啡。
顺滑的口感是巧克力产品的共性味道,但德芙巧克力不断诉求“纵享丝滑”,抢先在认知上牢牢占据了巧克力最显著的味道价值。
“爱你,骨头也不放过”,鸡翅啃的就是骨头,带来消磨时光的磨牙趣味,无穷盐焗鸡翅作为休闲鸡肉制品,在开创盐焗鸡翅的包装产品的同时,在消费者心智中也抢先占据了最有滋味、最有啃头的味道价值。
所以,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就是这个味儿!”,统一老坛酸菜的“这酸爽,正宗!”都占据了消费者对味道的认知,不仅在竞争中巩固自身的地位,更不断地为消费者带来强大的心理暗示,强化产品的味觉印象。
味道是食品饮料的重要价值元素,即使是六个核桃、红牛、王老吉等以功能价值为导向的食品饮料,也非常重视产品的味道体验。毕竟,食品饮料不是药品,如果不好喝,功能再强大,营养再丰富,也无法让消费者信赖产品品质,并长期购买。
因此,六个核桃在打造产品的味觉静销力时,也下足了功夫,开创“5•3•28”工艺对核桃种皮的涩味及油脂味进行加工处理,不仅保留了核桃的天然风味,也避免了出现杏仁露那种后味略苦的情况,让六个核桃在口感上得到大众接受和喜爱。
产品的触觉静销力
触觉是身体皮肤与外部事物接触而产生的体验感受,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感受器官,对外部事物的冷热、压力、质感等变化,都能够做出即时反应,从而帮助人们建立对外部事物的认知。
触觉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体验感官。幼年的海伦•凯勒失去听觉和视觉后,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带她来到水池边,把她的手放在水龙头下面,同时在她的掌心中拼出“W-A-T-E-R”的单词,通过触觉让海伦对水产生了直观而强烈的认知,即水是流动的、冰凉的、抓不住的物体。
在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形成认知的过程中,触感体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将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品质判断和喜好感情。因此,产品的触觉体验也会产生销售的驱动力。
在美国,有49%的消费者表示,手握方向盘的触感会成为他们购车的主要考量的因素,因为方向盘手感越好,越容易感受到舒适的驾驶感及新车优质的操控性、安全性。
沃尔玛旗下的英国阿斯达连锁超市非常重视消费者的触感体验,他们把每种品牌的卫生纸分别撕下来,作为样品供消费者体验和比较,这一策略让阿斯达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连锁超市,提升了经营效益。
当年保暖内衣市场竞争中,朵彩作为众多保暖内衣品牌中的后起之秀,当御寒保暖、时尚款式等概念都被竞争对手泛滥使用时,朵彩回归人们对内衣的需求本质,诉求“摸一摸,手感真好!”在日常生活中,内衣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物品,让皮肤感受到舒适永远是首要的需求价值。因此,摸起来柔软、细腻、轻盈,让消费者通过手的触感体验来想象和感受穿在身上的感觉。朵彩正是用触感体验式的倡导与人们对好内衣的感受标准产生了认知链接,帮助其在保暖内衣市场异军突起。
拿在手上的分量感,也是评断产品的重要触感标准,对某些产品来说,手感越重,品质也越好。
对汽车来说,车门关起来的力量重感表明了车的品质和档次,手感越重,就越豪华,品质就越好。而经济型车,关门时,手感感觉轻飘飘的。
同样的触感评判标准还适用于遥控器,消费者通常认为,遥控器越重,品质越好,这种偏好使得B&O这样奢华的音响大牌要人为地增重遥控器,以保持其“奢华”“顶级”的价值体验。
六个核桃成为长盛不衰的节点礼品箱货,不仅仅在于有益大脑的产品内在价值,一箱20罐240ML马口铁装产品,提在手上沉甸甸的,分量感也赋予了六个核桃作为礼品的外在价值。
对中国人来说,送礼是有讲究的,礼品拎在手上够沉够重,才显得实实在在,拿得出手,在广大的县级、农村市场更是如此。当年杯装奶茶作为节点礼品风行一时,但很快被代替,因为其箱里装的就是空纸杯,拎在手中毫无分量感,礼品外在价值感不强,这是人们不能坚持选择它作为礼品的原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手持用品已经变成生活必备品,其中典型的就是手机。所以,手机行业相当重视产品的触觉体验,相关研究表明,全球35%的消费者认为手机的“感觉”比外观更重要,手感评价成为评价手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产品的手感体验方面,苹果追求极致,纤薄、圆润、顺滑、细腻的手感触摸,充分体现了苹果技术与设计完美结合的高品质感。
当产品自身的触觉体验并不突出和强烈时,可利用广告等符号性的元素来放大产品的触觉体验,在消费者的认知上建立产品的独特触感体验。
比如,在表现床品的柔软时,通常会利用飘飞的羽毛等元素来表现床品的轻柔舒适。而前文所述的朵彩内衣,就是通过“摸一摸,手感真好”的广告语,不断强化其柔软的质感,使消费者建立朵彩内衣舒适柔软的认知。一旦手感好的认知建立,消费者就会带着这种评判去感受朵彩,即使朵彩和其他品牌内衣的实际手感差距并不大,但先入为主的广告宣传还是让消费者认为朵彩的手感最好。
丸美眼霜利用了广告对触觉体验的放大功能,“弹弹弹,弹走鱼尾纹”,通过代言人指尖相弹的动作,把丸美这款弹力蛋白眼霜黏稠的产品特性进行了触感表现,让本来体验感受并不突出的产品特性,用广告夸张化的触感表现,得以放大和强化。强烈的触感体验进而对产品功效起了巨大的暗示作用,让消费者对这款弹力眼霜的魔力深信不疑。正是广告带来的这种弹弹触感,让丸美眼霜一跃成为国产眼霜明星品牌。
当产品特征无法大书特书时,为其设置强烈的触感特点,不失为一条建立价值认知的破局之法。因为,任何产品都要经过手来感知和使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产品的味觉静销力: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2868.html
推荐文章
09-05
1 借助移情建立关系09-04
2 创业进化的四种目标09-04
3 大脑是一台收发两用的无线电机09-06
4 他生活的地方与他为何而活09-04
5 产品的听觉静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