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科技与和记黄埔全资附属的和记中药以及京泰实业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2亿港元,和黄、同仁堂和京泰的持股比例是5:4:1。
2002年10月30日,同仁堂科技再次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签订意向,成立北京同仁堂和黄中药公司,主要从事中药的种植加工以及销售,投资金额约1800万美元。有了前期的良好铺垫,才有了2003年李嘉诚与同仁堂之间进一步的投资合作。这也意味着“同仁堂迈出了海外发展战略的步伐"。
除了百年老号同仁堂,李嘉诚还于2001年8月,通过旗下和黄公司出资50%与上海市药材公司旗下的上海中药一厂合资成立上海和黄药业,从而在华东医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正式与同仁堂合资之后,李嘉诚在2004年再次选择医药业为投资重点,通过和记黄埔公司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3.45亿元,注册资本2亿元,双方各占50%股份。这是华南地区首家与世界500强合资的中药企业,而且这一合作也标志着李嘉诚先生所提倡的“国际中药港”计划在广州启动。举办签字仪式的这一天,李嘉诚未能亲临现场,为了表示心中喜悦及祝贺之情,他特意为新公司题词“白云山和黄中药,扬国粹造福人类"。
李嘉诚在国内医药业一连串的投资行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同时,也为自己庞大的经济帝国添砖加瓦。 毕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医药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然成为各方投资的热点。李嘉诚作为擅长前瞻性、战略性投资方式的商界巨人,又怎会忽略这一大好机遇呢?除了直接投资中医药产业,帮助传统品牌更快更稳步地进入海外市场,李嘉诚还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将投资范围扩展到医药的周边市场,诸如保健品、药店、研发中心等。 在与上海中药厂合作后不久,李嘉诚就果断地决定,在海外构建自己的医药销售网络。2001年下半年,李嘉诚首先在欧洲开设了“和黄药业大药房”,兼营中西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及多年管理经验,不过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和黄药业大药房”就收购和新开了1000多家连锁店,其中英国就有700家。 2003年,李嘉诚决定开办单独出售中药的药店,经过缜密的考虑,他将和黄在海外的第一家独立中药店开在了伦敦,当时伦敦已经有了多家“和黄药业大药房”,英国人对于中药的接受程度要远远大于欧洲其他国家。这间中药店起名为“森(SEN)”,名字颇有绿色健康的含义,主要销售国内各大厂家生产的中成药,比如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和白云山的板蓝根、穿心莲等等。这些中成药渐渐引起了英国人浓厚的兴趣,并渐渐普及开来,最为有趣的是,板蓝根冲剂因其颜色与咖啡极为相似,常有英国人将板蓝根冲剂比作“中国咖啡”,一旦感冒发烧的时候就用热水冲上一杯当作咖啡喝下去,虽然味道和咖啡有着极大的差别,但病情却缓解了不少,板蓝根冲剂因而大受英国人的欢迎与偏爱。 除了在自己开办的药店销售药品外,李嘉诚还充分利用自己旗下的屈臣氏连锁店,在店铺里出售中药保健品及甲类OTC用药,最容易被外国人接受并喜爱的白云山"板蓝根冲剂"即在此类药品之中。 李嘉诚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推动着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不断改变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传统药业都是作坊生产的偏见,同时也为中药在海外的普及推广不断地奉献自己的智慧与能量。也正因为此,曾经有一位业内人士万分感慨地说:“中药国际化这个梦想将因李嘉诚的实力,而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四面出击遍地开花 李嘉诚的事业越做越大,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进入21世纪之后,他又把投资的眼光瞄向了生物产业。李嘉诚表示,生化科技将是集团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他投资的另一只篮子。显然,长江生命科技集团在长实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2年5月12日,长江实业宣布,已于5月10日向香港联交所正式申请分拆旗下生化科技业务——长江生命科技集团(以下简称长科),于创业板独立上市。 Tom.com与此次长科的分拆上市,遵循的却是另外一种资本轨迹,在新兴产业备受憧憬时,先把李嘉诚概念和高科技概念高价“卖”一回,通过高估值发行新股和上市,坐拥强大的资金实力,占领产业的制高点,再从容规划,大手笔地投入好的项目,或是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收购。 长科主要从事生化科技产品的研发、商业化、推销及销售业务。 长实称,长科的业务针对“提升人类健康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两个层面”,通过一项“细胞甄选、激活及驯化技术”(CSA2)开发不同的产品,范围包括生态农业、环境治理、医疗、保健及护肤5个类别。 按长科总裁甘庆林的透露,预计这5个类别的市场价值达2000亿美元。长实已投入长科的金额达4.2亿港元,长科已注册专利的项目达40个。 不过。粗略估计长科上市时仍将处于亏损状态。因为李泽钜曾表示,生化公司是否亏损,要视集团投放科研的成本而论,若停止可随时转亏为盈,但未必对公司发展有利。 显然,长科当时仍在投入阶段,实现销售的产品尚不多,长科公布的已成功市场化的产品,仅“稳得高生态肥”一种,该产品到2001年年底销售收入1500万港元。长科早在2000年就已成立,但长江实业对此一直保持神秘,直至2001年底才正式向外公布。当时李泽钜解释,这是因为要等完成有关产品研究开发后才向外界推介。 2002年7月2日,长科宣布公开招股。尽管整体投资环境欠佳,美国生物科技股半年中大幅缩水50%,公司仍在“烧钱”阶段,但由于长科管理层精心应对,凸现了以李嘉诚为首的团队魅力,从而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外围风声鹤唳的情况下,因有李嘉诚数十年里铸成的金字招牌,长科招股反应仍然不俗。公众人士认购获得超额120倍,冻结资金约316亿港元,国际配售也超额10倍。上市前后,围绕长科的各种揭秘式新闻不断出现,频率之高为当时香港资本市场中罕见。而美国生物科技股在月初创下了1997年来的新低,势必让人们对第二板市场的高风险股更加胆寒。但长科上市的表现,仍对投资者有所交代。一家香港报纸是这样报道的:“编号为8222的‘长江生命科技’明天开始发行,招股价在2港元以下,招募13.07亿股,其中90%按照国际配售办法发售,余下10%供公众认购。” 招股前一天,长江生命科技集团主席李泽钜携公司高层6人下午在“长实”总部会见记者。在发言中,李泽钜就特别宣布这项“重大的好消息"。他说,“长江生命科技最近在研究艾滋病治疗药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说,“公司管理层为此感到高兴。” 据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功研究出108个产品,并已在美国申请专利,取得的专利已有7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65:http://www.yisoumao.com/meirongmeiti/3957.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3009-05
2 公司金融法律原理大全7509-14
3 情感语录大全:情感的绚烂光芒与明亮09-09
4 7字女孩网名英文09-03
5 经典唯美经典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