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胳膊毕竟扭不过大腿。与港府作对,终究是要吃亏的。在麦高乐请出汇丰大班强硬相对时,众群豪亦适时识趣地作出战略撤退,因为众群豪与港府分庭抗礼,已经达到了显示实力警告港府的目的。
但就炒楼风的最终结果来看,地产商炒地炒楼市民怨声载道依旧。港府措施严厉,然而却打击不力。原因在于地产商握住了港府的痛处。
香港人多地少,港府奉行高地价政策,造成地价居高不下。长期以来,地产收入一直是港府财政收入的大头,20世纪90年代更是如此。
以1993年为例,政府卖官地和更改用途补地价收益达422亿港元,加上地产方面的各类税收,差不多占政府总收入的70%。 在地产收益上,港府与地产商同样不厌其多。那么,各界为何只谴责地产商,而纵容政府呢?这是因为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浩大的公费开支,英国政府未向香港抽缴财政收入,香港政府靠卖地的收入维持其低税制。 港府也建公房,一类是学校之类的公益建筑,另一类是公建住宅楼宇非盈利建筑,售予或租予超低收入者。好人给政府做了,恶名让地产商承担。 地产商高价买的地建的房,必定会转嫁于用户,用户当然会群起而攻之。打击楼市炒风的措施过严,必然引发楼市下挫。楼市弱淡,政府的地产收益必会锐减。地产商与港府自然而然地成为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掐住了谁,另一只的日子也都不好过。 不少地产商,也指责港府对土地囤积居奇,好卖高价。楼价高涨,首先是港府地价高涨。打击炒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增加土地供应量,适当调低地价,以量多保证政府收入。 李嘉诚以和软的口气表示对打击炒风的看法:立法管制固然起一定作用,但管制太多不利楼市的发展。 这恰恰是港府最害怕的。李嘉诚不愧具有超人智慧。常言道,打蛇要打七寸。李嘉诚言语不多,但一语击中要害。 有一位评论员说,自从港府高官麦高乐对地产商宣战那一天起,地产骄子李嘉诚,就如一条困在小河里的巨鲸。 除了港府对地产的打压之外,同行之间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 当时,很多房地产商为了扩展业绩,使企业的购房率提升而做起了“睇客团”业务。所谓的“睇客团”就是商家为了吸引那些有意向购买住房的客户,便提供周到的免费看房服务,提供免费班车接送和免费午餐,以这种方式来达到销售的目的。乍一看来,这肯定是赔本买卖,国内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房地产商,为看房的客户提供免费的班车——车接车送,但是很少有提供午餐的。但是商家的头脑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这样做必然有他们的道理,如果全团中能够有一个人最后确定购买,那么房地产商就能赚,只不过是赚多少的问题。其实,去看房的大多也都是有意向要购买的,只要房子各方面都不错,何愁没人买呢? 当时香港房地产市场上的竞争不光体现在促销手段上,在楼盘的宣传上地产商们也都使出了看家本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各样的住房广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时候,商家们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发行宣传画或是利用霓虹灯这些传统的宣传手段,或者通过电视节目和电台的方式达到宣传的效果。但是,“地产天王”李嘉诚却与众不同,他甚至在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天水围附近的嘉湖山庄中播放激光广告。这项别出心裁的广告宣传是依靠两台大型激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 光发射机来完成的。它们被安装在山庄的屋顶上面,到天黑的时候就会大放异彩,绽放出绚烂的光束,以吸引人们来观看这一美丽的景象。李嘉诚的这种别具一格的宣传手段,使其开发的楼盘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他还使用两种方式来销售自己的楼盘:一是由自己的售房部直接发售;二是由数家房地产的代理机构进行包销,双管齐下,如此一来销售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每个月的销售业绩都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树大招风”,李嘉诚旗下楼盘的销售业绩的日益上升也引来了其他同行的嫉妒,令人发指的“吉屋白蜡烛”闹鬼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事情发生在1994年9月左右,当时李嘉诚旗下的楼盘销售得如火如荼,其风头之盛几乎无人能及,就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销售员带领客户去看新楼盘,却发现屋内的地面上立着三根被点燃的白蜡烛,这一现象使得所有在场的人都瞠目结舌,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但凡白色的东西都是不吉利的,更何况是白色的蜡烛,这更是属于大忌,容易和鬼怪联系在一起。此前也在不同楼盘里发生过多次类似的事情。由于这一奇怪现象屡次出现,再加上媒体的大肆渲染,外界便纷纷传言李嘉诚所销售的楼盘里面闹鬼,由此导致一大批原本准备购买该楼盘的客户都改变了主意。 那么这件令人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到底是何人所为呢?李嘉诚对此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但是一无所获。媒体对此事也进行了分析和推测,所谓的“吉屋白蜡烛”闹鬼事件应该是某些嫉妒李嘉诚售楼业绩的同行鼠辈所为。有人说是房地产开发商干的,有人说是某个被人指使的房地产代理商干的,但是不管怎样,这至少说明了当时房地产市场同行间已经出现了恶性竞争。 不久,房地产市场便逐渐走向淡季。此时的楼盘与旺季相比已经出现了“跳楼价”,但是大部分地产商都没有过多地采取这种促销方式,因此也未曾出现亏损,而且还小有赢利。到20世纪90年代,不只是在淡季才采取这种降价促销的方式,在旺季时仍然有很多房地产代理商来采取这种方式与其他房地产商家相抗衡,希望借此压倒对手。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壮大,同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而导致传统的销售方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因此许多房地产商为了提升业绩,使自己的楼盘销售得更好,便以提供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吸引客户购买。开始的时候,许多洞察先机的房地产商先与银行之间达成合作关系,即取得自己能够为购房客户办理分期付款业务的许可。接下来,就是在市场中与其他同行展开一场激烈的首付价比拼。最后,商家经过几番这样的对抗之后,买家便成了最大的赢家,获得了最优按揭——首付只需要支付总款项的10%。在激烈的竞争中,许多实力不济的房地产商纷纷落马,只有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这样的地产巨头才具备这样的雄厚实力,继续与对手比拼。还有一些房地产商虽然没有改变购房的按揭比例,但是为了能留住客户,便在还款日期方面提供了优惠。 李嘉诚所开发的楼盘能够受到很多人喜爱,不仅仅是因为房子品质一流或是信誉度很高,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是李嘉诚总是能够利用其敏锐的思维别出心裁地想出许多宣传和销售的手段,令同行又是羡慕又是妒忌。所以,无论房地产市场如何千变万化,李嘉诚旗下楼盘的销售业绩依然大大高于同行楼盘的销售业绩。 李嘉诚与同行之间的竞争,莫过于与好友李兆基的拼杀了。李嘉诚和李兆基在生活当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会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还会常常相约去高尔夫球场练球,但是在商场上仍避免不了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他们不会因为私底下关系好而在商战中对对方手下留情,因为只有竭尽全力才是对对方的尊重,所以他们才会在激烈的拼杀之后依然保持深厚的友谊。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57:http://www.yisoumao.com/meirongmeiti/3952.html
推荐文章
09-05
1 公司金融法律原理大全12509-06
2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6209-09
3 20177字网名好听09-03
4 经典座右铭句句穿心09-03
5 座右铭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