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孤灯伴你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提及哥德尔,大家都如雷贯耳,但是或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不爱与人交往,曾经连美国总统为他颁奖以及哈佛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都婉言拒绝。但是,这位比爱因斯坦小27岁的奥地利人却赢得了众多名家的一致赞扬。爱因斯坦曾经说哥德尔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比任何人都有力地动摇了逻辑基础的人”。而著名经济学家摩根施特恩也赞誉哥德尔是“自莱布尼茨以来,或者说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曾经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日子,最重要的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陪着哥德尔散步回家。这段佳话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哥德尔相对来说是幸运的,虽然他是一个孤僻的遁世者,还有一些偏执狂和抑郁,但是,他的出色才能和渊博的知识一直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在爱因斯坦陪哥德尔散步回家的路上,他们一路谈论着哲学、物理学和政治。“彼此知心,彼此赏识”,这应该是爱因斯坦和哥德尔友谊最真实的写照。后来,在爱因斯坦去世后,哥德尔则更加深居简出了。
或许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理解哥德尔的研究内容,还有,哥德尔本人也为人低调。于是,他虽然获取了极大的成就,但是大师的内心依旧平和,要知道,哥德尔是在普林斯顿生活了20多年之后才从访问学者正式荣升为教授。这份经历可谓史无前例。虽然在这段漫长的等待岁月中,不少人为他鸣不平,诸如博弈论创始人之一的冯•诺依曼曾经就这样说过:“如果哥德尔不能当教授,我们这些人怎么可以当教授?” 就在这种孤独寂寞中,哥德尔,这位大多数人不理解的学者一直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这才有了学富五车的学识,有了伟大的成就。或许,用著名哲学家歌德的名言形容哥德尔最合适:“一个人的天赋再高,想获得一点真重要、真耐久的成绩,必须要对外界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永不懈怠地埋头苦干。靠众人的喝彩、神秘的灵感或者不诚实的手段根本做不到。” 一个人想要在知识大海中得以自由自在地畅游,一定要经历寂寞的洗礼,在寂寞中学会品味知识的魅力。曾经,苏轼这样说过: “古今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人之才,其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看看那些能够站立在学术之巅的名人们,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在寂寞中的坚持,都经过了寂寞的锤炼,正是寂寞才造就了他们的坚强意志,才打造出了他们满腹的学问。 凡是成就大学问的人都是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孤独。只有这样,才能抛弃繁华、喧闹对人的诱惑,才能成就自己以及知识的辉煌。在寂寞中钻研知识,并不是虚荣的清高,而是一种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奋斗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伟大的成就。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寂寞和你常相伴:http://www.yisoumao.com/meirongmeiti/3884.html
推荐文章
09-05
1 忽略小细节可能会丢掉大生意09-09
2 7字女生网名q友乐园09-04
3 公司金融法律原理大全2709-09
4 7字长网名男生09-03
5 100句顶级绝美座右铭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