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幽默”这个词的出现也就是几百年的历史,一个男人要有男子汉气概,既把事情办成、又不伤害别人的最佳的品质就是幽默。一般来讲,幽默感是有攻击性的,因为你碰上了问题,但这种方式必须以对方可以接受,或者比对方想到的办法还好的时候,才能实施。好人——不是人的最佳品质,因为太好的人会受欺负;恶人——更不行,祖祖辈辈都会产生对立和麻烦。我提出要做“成功、健康、幸福”的人,这种人不能缺少幽默感。美国最伟大的将军麦克阿瑟在给刚出生的儿子祈祷时说:主啊,请赐予我的儿子坚强勇敢,请让他能认清自己,请不要让他贪图安逸,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在赐予他所有这些美德以后,请赐他以足够的幽默感。那么,作为他的父亲,我敢于对人低语:“我这一生没有白白度过。”
许多伟大的人物都会运用幽默感,化解尴尬的场面。弗洛伊德解释说:“不友善的幽默能够把我们的敌意以社会可接受的、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我们的紧张得意宣泄。”比如,孙中山年轻时在美国跟《泰晤士报》的一个记者过往甚密。一天,这位记者约孙中山打网球,一不小心把球打在孙中山的前额上,他却说:“这是英国人的打法。”孙中山忍痛跑向前,抱住记者,用巴掌使劲地打他的屁股,并笑着说:“这是中国人的打法。”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走到一条小径上,巧遇一位尖锐批评自己作品的批评家。“我从不给一位笨蛋让路。”批评家傲慢地说。“我正好相反。”歌德笑道,并让出路来。
看,这就是幽默的力量!那么,你是不是具有幽默的人格呢?我来测试一下。 从前,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冬夜里疾行,天降雨雪,他冻得浑身发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客栈,里面有一个壁炉,围着许多人在烤火。你可以拿出一副可怜相:“大家行行好,我快冻僵了,让我烤烤火吧。”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可怜的人很少会给予尽心尽力的帮助,“你冷,我们不冷?!我们都是被淋湿的,先来后到,你等着吧!”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打”——“让开,不让就打你们。”人家一大群,你很有可能打不过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把事情办成,又不产生伤害呢? 他采取了这样的办法。“老板,我要吃饭,来三条鲈鱼;我的马也要喂,它不吃别的,只吃鱼,也来三条鲈鱼吧!”大家一听,吃鱼的马——没见过。所有的人都跑出去,看马吃鱼。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回来了,面带微笑:“这个家伙,骗我们,你的马根本不吃鱼!”但没人讨厌他,只留下一段美妙的故事。 当妈妈们碰到麻烦的时候:儿子和你作对,丈夫和你意见不一致,领导安排困难的工作……你能不能想起来“吃鱼的马”呢?把不良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形式。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花费很大的工夫去练就,将自己的人格加入更多幽默的元素。 目前,在美国,如果一个总统没有幽默的能力就很难担当重任。比如,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连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人格的大敌,但他学会用幽默来化解这一切。林肯不仅改写了美国的历史,也影响了美国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在他之前,美国总统一直是不苟言笑的职业形象,在他之后,幽默成为总统的一种能力。由于他的幽默,美国老百姓也从早年清教徒的刻板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幽默从此成为美国文化的新风尚。 幽默不是回避问题,更不是插科打诨。幽默的力量在于自我调节,人在心烦时,可以去吃东西、运动、找心理医生,而幽默是不需要成本的调节艺术,是智慧的化身。 了解了幽默力量的强大及万能性,家长们要在家庭气愤的营造过程中将儿女的人格潜移默化,用幽默感来分析、应对周围的冲突、不均衡的状态。尤其是幼年期孩子的家长,在选择书刊、影音制品的时候,要有意识发现。在给孩子的读物中,至少保证四分之一是弘扬幽默智慧的。 等孩子大些、上学后,动员孩子们专门搜集出幽默故事,相互演讲,形成固定习惯,渐渐成为行为习惯。幽默,就好像神话里那个奇妙的点石成金的手指,可以让孩子从容应对各种人生难题。 优势决定命运(1)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从小在顺境中成长,像掉进蜜罐里,不知道生活的困苦。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牢其筋骨”,家长疑惑了,没有经历过逆境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么?逆境到底是不是孩子成才的必经之路?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调查:最聪明的是华人和犹太人,第二聪明的才是美国白人,第三聪明的是黑人。智力测验的结果表明,华人的智力水平世界最高。可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中国人得诺贝尔奖?——因为我们没有良好的配套环境。爱迪生9岁就有实验室,而对我国爱好科学孩子们来讲,这种条件是可望不可及的。 日本的一个调查结果呈现出这样的结论——顺境中成材的几率可以达到70%,逆境中成材的几率达到5%。也就是在逆境状态下,95%可以成材的人都被压制了,只有特别例外的人才可以。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处在逆境中的人来说,成功显得更为遥远,逆境不但不会助人成才,甚至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一个人的发展。 但是,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中的人中间,总有一些人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他们并不完美,有些人学历并不高、有些人知识并不多、有些人人际关系也广泛,但是他们却成功了。究其原因,就是两个字:优势。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势是人人可以走通的路。 大学扩招以后,本科学历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招聘者的要求,于是孩子不仅要上名牌大学,还要念研究生﹑读博士。可是,一个一直都在校园里的人,即使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依然是不健全的。他缺乏人生的许多常识:磨难、失败、人际关系、人情世故……所有人生这些经历都是缺失的。作为一个成功者,目的绝不止于上大学,而是成功、有钱、有房、合适的伴侣和社会地位。 有的人在学习成绩上有优势,这样的人比较容易被社会悦纳。而另外一些人则不同,他可能善于修脚,技术超群,全市、全国、全世界闻名,任何别人解决不了的脚上的疑难杂症,他都能解决。到这种程度,即使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不高、家族也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人际关系,他一样会功成名就。在任何行当,只要拥有优势,就会拥自己的一片天空。 正因为如此,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关注孩子的学历,不如关注孩子的优势。不要拿孩子的弱项跟别人的优势抗衡。想处处比别人强,反而会乱了阵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最终把自己的优势淹没。 寻找自己的优势,也需要一个过程。优势是在实践中逐渐浮出水面的,而不是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的。所以,不断地回望与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所以,父母要回顾历史,记住孩子的优势。孩子的文科成绩一直很好,分科的时候就报文科,没什么好犹豫的;如果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非报理科,放弃优势,努力去钻研自己最不擅长的数理化,那就是糊涂虫。 上了大学以后,同样要不断地去尝试,大学四年是很好的体验阶段,发现优势,就能更轻松地走向成功。但是切忌浮躁,想明天就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不现实的,要保持住去寻找优势的心。四年之中,你可以做某种职业、做某种行当,可以做很多选择。即使四年内找不到,继续KeepTrying,在十年内,能找到自己优势的人,就是幸运儿。许多人是大器晚成,像肯德基的老板就是50岁以后才开始创业;邓丽君是30多岁才开始成名的。 另外,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比较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群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它们会首尾相连不停地转下去。后面的永远跟着前一只,整齐地蠕动,而食物就在旁边转身可触的地方。这一队乖乖的毛毛虫被活活饿死了。忽然有一天,一只调皮的毛毛虫远离队伍,找到了食物,所有的同伴都得救了。个体的差异拯救了整体,可见差异造成的影响非同小可。 生活中,人的差异表现在更多的方面,如性别、品质、情趣、知识、爱好……无处不在,包罗万象。其中,个性的差异尤为重要。寻找优势,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个性和优势选择人生的自由。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个性差异表现为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优势决定命运(2) 情景再现 前苏联心理学家达威多娃做过一项实验,有四个人去戏院看戏,都迟到了15分钟,工作人员拦住他们:先生,对不起,您已经迟到15分钟,为了不影响他人,您不能进入。 第一个人:为什么不让我进!你知道我为什么迟到吗?刚才有个老大娘摔倒了,我为了扶她才来晚,我是做好事,怎么能不让我进?!——好好好,进去吧。这种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于自制、热情、显得直爽而大胆、易怒、急躁。 第二个人:听你的口音,你是南阳人吧?我老婆也是,这里有南阳的烟,你来根。我是税务局的,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快进去吧。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力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动作言语敏捷、亲切、善于交往,但也往往表现出轻率、不深挚。 第三个人:不让进就站在旁边等,不走。第一个人进去了,他为什么能进?——他做了好事。第二个人,又是什么原因?——算了,算了,你也进去吧。这种人属于粘液质,安静、沉稳、情绪发生慢而弱、言语动作和思维比较迟缓,显得庄重、坚韧,但也往往表现出执拗、淡漠。 第四个人:呀!我确实迟到了,不好意思,离开。这是典型的抑郁质,柔弱易倦、刻板认真、情绪发生慢而强、体验深沉,言行迟缓无力、胆小忸怩、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容易变得孤僻。 个性当中,哪种气质类型好呢?许多人选择了多血质。其实,四种气质都好,各有各的特点。所有的气质都是天生的,是人的天分之一。要尊重天分,合理运用,这才是关键。 多血质的人适合搞外交、推销、公关。他卖东西,人际关系广泛,比谁业绩都好;胆汁质的人适合当军人,干侵略性的工作。被称为“战争之神”的巴顿将军就属于典型的胆汁质。他的口号就是“攻击、攻击、不停地攻击”,别人都办不到,他却战无不胜;粘液质的人适合管仓库、做门卫、办公室秘书、会计等,他们不浮躁,善于保守秘密、有耐心,精通细致的工作;抑郁质的人往往能做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比较敏感,别人还没感觉到的时候,他们会先有感觉。他们对现实要求高,改变现实的欲望强,善于寻找事物的规律性。 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个性,要悦纳自我,赏识他人,寻找优势。 在我国,有《鸡鸣狗盗》的故事,也是在说明同样的道理。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万能的幽默(2):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4042.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传感器彻底改变了未来公司与用户的关系09-14
2 造句大全:让你的句子在梦想中绽放幽默花朵的园丁!09-05
3 老板们的不同特点09-14
4 造句大全:让你的句子在创意中不断复制幽默的价值!09-05
5 冒有胜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