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被预设了发生次序并自动执行的。比如握手的时候,先抬起胳膊,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直视对方的眼睛,然后上下晃动,并介绍自己的名字。所有这些行为发生的时候,我们完全无须思考其中具体的步骤。我们使用的是一种经由重复而变得自动化的行为模式。
当你在跟一位同事打招呼的时候,你可以尝试一下打破对方的固有行为模式。先伸出手,然后在握手的时候做一些出人意料的动作,对方一定会陷入短暂的困惑状态。他的大脑需要片刻的工夫才能意识到固有行为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下。大脑以为自己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但是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完全脱离了既定轨道。大脑需要快速分析当前的情况,并做出决定。由于你才是打破固有行为模式的那个人,所以当他的大脑在疯狂寻找新的线索时,一定会把焦点放到你身上。这时,他的大脑会进入一种易于接受建议的状态,对任何外在的影响都来者不拒。也就是说,你这时候给出的想法和建议都会被不假思索地接受。
但是,这时候提出的要求应该是简单明了的,比如在食堂里请求插个队,或让对方邀请你去看某个表演。你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施加影响,此时任何复杂的建议都只会让对方无法完全理解你的要求。如果你提出的事情比较容易为对方所接受,那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是如果你阔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用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打招呼,然后要求双倍的薪水,那我估计你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你心心念念想这样做,也可以放手去做。你可以慢慢在对方心里埋下种子,表明你在工作上的付出值得更高的薪水。在以后的薪水谈判中,这颗种子自然会成为你的助力。
打破别人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竟然是这么有效的影响方法,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诧异。但是这个方法只是听起来奇怪,当你付诸实施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怪异了。催眠师在面临短时间之内要通过暗示让对方进入催眠状态的情况时,也会经常使用中断握手这个方法。
握手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你可以在任何情境下找到这种可以利用的行为模式。有一些行为模式是我们经常见到并会使用的。另外还有一些行为模式是专属于个人的。如果你留意到同事像往常一样关了电脑,理了理桌面上的文件,然后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打算下班,你就知道这是她的习惯性行为,而你的机会就来了。你可以走上前,在她要推椅子的时候帮她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在她还看着自己的双手发蒙的时候,你就可以握住她的手,看着她,说:“我俩在一块儿一定会很开心的。”然后迅速松开,转移到另一个话题,比如周末要做什么。
正如别的影响力技巧一样,你一定要保证你的技巧水过无痕,不能让对方的脑回路事后有所察觉。
补充提示
这种行为模式也存在于一种更笼统的层面。如果你旁边有人处于发怒边缘,马上要扇你一耳光了,你可以把愤怒情绪和随之产生的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模式。如果你不想被打,你就要能够打破这种模式。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开启一个完全无关的话题。如果你很淡定地说起一个与当前情境无关的事情,就可以彻底转移对方的思虑。当对方还在努力恢复平静的时候,你已经完全掌控了局面,引导他远离攻击行为。
“该死的,我要把你……”
“我养的一只猫死的时候已经7岁了。”
“哈?”
“我的猫。它活到了7岁。”
“你在说什么?”
“你养过猫吗?”
“那跟这有什么关系?”
“7年对一只猫来说很长了。很多猫活不过7年。”
“……”
“你这些天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聊的?”
呼应和引导
我猜你之所以阅读本书是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你希望屏蔽外界那些不良的影响。既然你有时间阅读本书,想学习几个技巧,甚至跃跃欲试,那么你一定希望比之前更加有掌控力。我想当你有此感觉时一定很开心,这是件好事。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掌控力更胜从前。我不知道你现在所处的位置,不知道你所处的环境嘈杂还是安静,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保持内心环境的安静。当你开启影响力构建时,你会突然意识到你的人生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就在此刻,你的内心会步入一个完全崭新的境界。正如你所见,这句话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适用。
当你掌握这些全新的知识、获得全新的视野时,也许你的心情会像巴黎水的气泡,你会想跟所有人分享。别着急,你只需要送他们这本书就可以,他们一定会对你心存感激。
但是在你疯狂从网上商城或图书大厦购书之前,我想我们还要看一下这里的措辞游戏:呼应和引导。
呼应和引导也是从催眠师处学来的技巧。所谓引导某个人进入催眠状态,主要是将被催眠者带入一个不会抵抗或会听从催眠师建议的状态。如果我说“放松,寻找内心深处的自己”,对方也许会说“我不想照做”,而这绝不是我想听到的。我需要的是他自发的顺从。但是问题就在于建议终归只是建议,而建议是可以被拒绝的,就像建议对方“放松”一样。因此,催眠建议往往结合了被催眠者已知的真实表述。这样做是为了让对方接受一些并不十分确切的信息,并让对方觉得十分真实:
“你能听到我的声音,你看到窗外有小鸟飞过,而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在慢慢放松。”
前两项描述(关于声音和小鸟)是真实存在的,而第三项描述就未必是真的。但是当第三句话放在两个真实情况后面,就会更容易为人接受,让人们实实在在变得放松。或许你也发现了,这里的措辞也沿用了前面说过的因果关系。第三句话是作为前两句话的结果出现的。如果我想让这件事更明确,我还可以加上“而且”这个词,增加表述的真实性。
这就是所谓的呼应和引导。这项技巧始于呼应,终于引导。所谓呼应,就是同意对方当下的感受。先认可他所理解的真实,然后引导他接受你的观点。如果表述的真实内容相互关联,可用于自然会话,正如我上面提到的那句话,最后整个催眠就会达到完全的水过无痕,不被察觉。
当你阅读到这里,开始理解这项技巧的效果时,你会迫不及待想要继续读下去。接下来的内容有很多,但是首先,我们先回头看一下:两句真实描述——“当你阅读到这里,开始理解这项技巧的效果时”和一句建议——“你会迫不及待想要继续读下去”。我猜你会毫无异议地同意我说的这句话。你可能会有点生气,还会坐卧不宁,想让我不要再沾沾自喜,赶紧往下说。
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人员,可能会觉得这项技巧跟销售理念里的“‘是’成交法”非常相似。所谓“‘是’成交法”就是连续提出2~3个会让对方回答“是”的问题,以此让对方在听到下一个问题时也回答“是”,例如:你喜欢去剧院看表演吗?(是。)你喜欢罗宾•威廉姆斯吗?(是。)你喜欢他的新戏吗?(我想……)我有明天的票,几点接你比较好?(你在读什么书?)
这个方法的核心也是在已被接受的事情上增加些新的东西,但呼应和引导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点。表述的真实内容并非凡事皆可(比如罗宾•威廉姆斯),而要关联对方当下的感受,必须是单凭感官就可以确定为真的事。他能听见声音,能看见小鸟,都是事实;而你能阅读,也能理解一件事情,也为事实。真实的表述必须着眼于当下。无须探根溯源,只需点明所述内容均来自真切的身体感受,无须刻意言明推论过程。相比起抽象地谈起喜欢或讨厌的演员,当下的感受更加深切、更加有力,因为感受不言自明。随后的催眠建议也是关于当下的感受的——“你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放松”“你会想学习更多”……真切的感受比去不去剧院的决定更加私密,也更加个人化。如果你希望别人听从你的引导,那你就需要尽可能地触发他的感觉。
上面的表述其实有些夸大。你不大可能仅仅通过让对方同意一个语句就改变他的观点。呼应和引导其实是要在一段对话中反复运用的。每一次的重复都是在逐步接近你最后的引导。当然,其间的每一次重复都需要基于对方的反应做出适当调整,基本上一个合理的模式如下所示:
步骤1:呼应——呼应——呼应——引导
步骤2:呼应——呼应——引导
步骤3:呼应——呼应——引导——引导
步骤4:呼应——引导——引导——引导
我不能保证你百分之百掌握了这项技巧,所以我建议我们再一起看一下具体说明,并用上面的模式做详细分析。
步骤1
(呼应)我猜你阅读这本书是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呼应)你都希望杜绝外界那些不良的影响。(呼应)既然你有时间阅读这本书,想学习几个技巧,甚至跃跃欲试,(引导)那么你一定希望比之前更加有掌控力。
步骤2
(呼应)我想当你有此感觉时一定很开心。(呼应)这是件好事。(引导)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掌控力更胜从前。
步骤3
(呼应)我不知道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呼应)不知道你所处的环境嘈杂还是安静,(引导)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保持内心环境的安静。(引导)当你开启影响力构建时,你会突然意识到你的人生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就在此刻,你的内心会步入一个完全崭新的境界。
步骤4
(呼应)正如你所见,这句话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适用。(引导)当你掌握这些全新的知识、获得全新的视野时,也许你的心情会像巴黎水的气泡,(引导)你会想跟所有人分享。(引导)别着急,你只需要送他们这本书就可以,他们一定会对你心存感激。
告诉我,你想预定多少本?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打破对方的固有行为模式: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2946.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喂养“野兽”09-06
2 闻香识物——嗅觉训练09-14
3 “专业造句汇编大全平台库集,成就语言卓越品质集库”09-04
4 产品的听觉静销力09-04
5 感慨的歇后语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