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助中资借壳上市
20世纪90年代初,李嘉诚打算以借壳上市的方式与中信集团和首钢进行合作,期望将这两家公司重新组建成中信泰富和首钢国际,并使其成功上市。中银、华润、招商和中旅曾经是香港四大实力雄厚的中资企业,无论是在当时的香港市场还是在中国内地都具有极高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便正式接管了这四家老字号企业。由于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自由化的经济政策,处于这种市场的大环境下,香港的中资公司普遍发展缓慢。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资的运作方式才渐渐地适应了香港的市场体制,发展速度也开始日渐增长。
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的中资集团便纷纷在股市中进出,众多企业也在这一时期成功上市。当时,很多新成立的中资公司反而比一些历史悠久的中资公司更加活跃地出现在股市上。而中信泰富和首钢国际这两个在中资上市公司中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三名的上市公司,也都是在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才成立的。事实上,中信泰富和首钢国际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功上市,并且实力日益壮大,与李嘉诚的努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决定在香港建立新的分部,由荣毅仁担任总裁。荣毅仁祖籍江苏无锡,于1937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担任过多项重要职位。在荣毅仁担任总裁不久,便亲自邀请李嘉诚加入该公司董事会。1978年夏天,荣毅仁的儿子——36岁的荣智健只身前往香港,并在此拓展了自己的事业,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经商之道。1986年,荣智健加入了父亲荣毅仁的中信投资公司,开始在香港中信投资公司工作,由于表现优异,得到了该公司董事们的一致好评,经过董事会决定,荣智健很快被提升为香港中信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荣智健把建功立业作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尽管在当时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是这小小的成就并不能使他满足。他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将香港中信集团带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考虑到公司长远的发展,荣智健意识到只有使公司上市才能实现更大的突破。这也是当时的市场环境所造成的,上市几乎是所有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荣智健也考虑到,就当时整个香港股市的形势而言,中资企业要想成功上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当他为此事烦恼的时候,时任香港中信集团董事的李嘉诚提出了"借壳上市"的建议,即通过收购一些状况不佳的上市公司,来使中信集团能够在香港成功上市。 李嘉诚和荣智健在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和分析研究之后,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泰富发展公司这只壳上。 泰富发展公司最初属于香港证券富豪冯景喜名下的新景丰发展公司,在经历多次重组之后,最终由曹光标——香港毛纺织品业大亨于1988年8月掌控一半以上的股权。这家公司只有投资和地产两方面的业务,最初的经营状况一直很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后来曹光标和太古洋行之间因争夺航空业的霸主地位而引起纠纷,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最终,曹光标输给了太古洋行,并以损失大笔资金而收场,因此泰富发展公司遭受了重创。 李嘉诚和荣智健商定收购泰富发展公司之后,李嘉诚立即将百富勤任命为香港中信集团的财政顾问和收购代表。1990年初,百富勤便向曹光标提出希望以平均每股1.2港元的价格购买其手上所持有的泰富发展公司50.7%的股权,然后再以相同的价格继续收购剩余的股权。在 全面收购泰富的过程中,香港中信集团从头到尾都没有支付过现金,而是依靠许多繁复的换股和物业作价的方法来获得成功的。由于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经是港龙航空公司的股东,并且和曹光标有过一定的接触,所以此次收购计划是在双方经过仔细斟酌、慎重商议之后才作出的决定。可以说,这次收购案的顺利完成,对双方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成功收购泰富发展公司之后,荣智健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并于1991年6月公布了控股权的分配情况:49%的股权由香港中信集团持有,20%的股权由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持有,李嘉诚和曹光标手中各持有5%的股权。从股权的分配上来看,李嘉诚收购泰富发展公司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帮助荣智健,而并非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不久,泰富发展公司便更名为中信泰富,由荣智健来担任总裁。 李嘉诚在帮助中信集团成功上市之后,与荣智健再接再厉,又将收购目标放在了恒昌行这只壳上。恒昌行是由曾经担任过恒生银行总裁的何善衡于1946年一手创办的,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牌企业,并以创建百年企业为目标。起初,恒昌行不仅在客户中享有极高的信誉度,而且产业涉及地产、汽车、贵金属、电子等领域,业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所有华资贸易行中属于规模和实力最大的。除此以外,整个恒昌集团的总净资产大约有82.73亿港元。无论是在企业经营状况方面,还是在内部的管理方式上都是比较完善的,并且由三名股东共同持有集团的控股权,因而外人无任何可乘之机,几乎没有人能动其一分一毫。 但是世事难料,1991年,恒昌集团的总裁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经营下去,加之其子并不愿意“子承父业”,所以迫于无奈只能决定将公司出售。这一消息公布之后,香港的许多富商都对其虎视眈眈,准备伺机将这只百年难遇的“肥羊”一举拿下。 此时此刻,李嘉诚和荣智健也在暗地里积极地准备全面收购恒昌行,但是他们按兵不动,秘而不宣,只是静待时机。由恒生银行的第一任主席林炳炎和中漆主席徐展堂等人共同组建的备贻公司信誓旦旦地想要全面收购恒昌行,最终没有如其所愿。据某家媒体透露,备贻公司由于事先就已经计划好要瓜分恒昌行才导致其出师不利——恒昌物业归属于郑裕彤,恒昌的汽车代理权(代理日本本田、日产、五十铃以及美国通用汽车销售权)归属于林炳炎家族,而其粮油代理权由中漆主席徐展堂所拥有。得知备贻公司将来的拆分方式,恒昌行的三名控股者对此非常不满意,并且也并不打算将手中的股权出售给备贻公司。 当荣智健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便开始积极加入全面收购恒昌行的角逐之中,并以新成立的Great Style公司的名义公开向恒昌行的三大股东表示出自己的收购意向。这家新成立的财团总共由九名股东组成,前六大股东是:中信泰富集团、李嘉诚、郑裕彤家族的周大福公司、百富勤、郭鹤年旗下的嘉里公司、荣智健。 这一年的8月初,李嘉诚和荣智健所率领的新财团Great Style公司正式向恒昌行提出以平均每股336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恒昌行的股权。这个价格比此前备贻公司所提出的每股254港元的价格高出82港元,总共需要花费的资金也必然比备贻高出许多,大约是69.4亿港元。在经过一个月的协商之后,这次收购战终于在9月3日圆满成功。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中信泰富这个贸易巨人也由此而闻名香港,并在香港股票市场中地位与日俱增,遂成为香港股市的庞然大物。1992年年初,中信泰富对外宣布要再次进行集资,发行11.68亿港元的新股,成功筹集到25亿港元的资金。荣智健曾经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中信泰富集团之所以这么着急地筹集这笔款项,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收购恒昌行剩余的股权。在筹集到所有的资金之后,荣智健便立即对其他手中持有恒昌行控股权的股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54:http://www.yisoumao.com/meirongmeiti/3945.html
推荐文章
09-05
1 【患得患失是做人的大忌,是人生的精神枷锁】09-03
2 经典电影座右铭经典座右铭09-05
3 很聪明,不代表你从此可以不用努力09-03
4 qq经典座右铭大全经典09-09
5 7字网情侣网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