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文章的兴衰之神,人们称之为‘魁星爷’。人们对他的来历,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许多史料记载: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奎星的俗称。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称为奎宿。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最初在汉朝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遂建奎星阁以崇祀之。顾炎武《日知录·魁》中写道: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趁其斗。故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
另据民间传说,魁星属北斗七星之第一星,不属奎宿。魁星之前身,是一个极具文才之青年,在京城科举中考上第一名,状元在望。但是,在皇帝殿试时,因貌丑而落选,回家后郁郁而终。死后不服,极欲使有文学造诣出众者冠以状元,故在魁星殿前,人们所见到的魁星神像,有的被刻成一个相貌甚丑的鬼形,左手执一项状元帽,右手执笔高举,表示使人间凡有卓越才华者都能中得状元,而不论其貌美与丑。听完父亲的故事,李嘉诚为这个相貌丑陋的青年人感到不平,对皇帝不公正的决定感到愤慨。同时,他在心里暗暗地赞许魁星那种做鬼都要成就他人的精神。
经过了一整天的观赏,尽管李嘉诚脚都快走肿了,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回家的路上,兴奋的李嘉诚还缠着父亲问东问西。一天的参观,他收获很大。不但对中国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又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博古通今的李云经成了一个优秀的导游,他在不知不觉间就把知识与道理教给了儿子。这是小嘉诚有生以来得到知识最多的一日,他抬头怀着感激的目光望着父亲,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 自从这以后,李嘉诚更加刻苦读书了。不论是什么书,古今传说、神话故事等等,他都会找来读。父母见他这般的苦读,喜在心里,但也忧在心里,担心他这样用功,把身体搞垮了。 李云经也会常给苦读的儿子一些启发。父亲李云经常常注意培养嘉诚广泛的学习兴趣,他悉心指导嘉诚阅读以开发儿子的想象能力,发掘儿子内心的文学禀赋。拳拳慈母心和严格的父爱是儿子人生路上的明灯,伴随他走过多少险滩和暗礁,在嘉诚短暂的童年里留下他最美丽的回忆。这些美丽的篇章伴随了他走向成功,使他养成了助人为乐、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也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使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如韩愈一样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做一个如魁星一样不屈服于权势、敢向命运和权威挑战的人。 这些都是李嘉诚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是父母亲在他的身上耗费心血的结果。人们把李嘉诚称为商场上的儒将,这是因为他从小便从父亲那里学习感受儒学的那一套。殊不知李嘉诚和佛也有诸多机缘呢! 在潮州,城内城外有许多庙,据统计将近有一万多座庙、三司堂、宫、观等宗教场所。潮州人有着崇神敬佛的风俗,他们供奉的大多是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神。这些神原来也是人,只随着历史的推移、年代的变迁,便成了神。 而从老百姓的初衷来看,建庙出于他们对这些人的景仰与缅怀,如恩泽于潮人的大文豪韩愈,“开漳圣王”陈元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还有张巡、许远、张世杰、刘子俊、邹讽等,另外又如护航爱民的妈祖林默娘,缔造行槽捕鱼作业的英阿六,名医真君吴猛等。此外还有很可宝贵而值得提及的本地之神,如揭西三山国王,明朝尚书、边关名将翁万达,潮阳人、南宋抗元英雄陈梦龙,潮州凤凰的抗元女杰许夫人,潮阳“圣母”林九姨等。他们彪炳史册的功绩,确是令后人怀念与敬仰的。 有一次,祖母带着小嘉诚去外地走亲戚。一路上,祖母给小嘉诚讲了许多关于神、佛的故事和传说。李嘉诚听得津津有味,忘记了路途的劳累。 当祖母带着孙子走到了一个很大的寺庙前时,小嘉诚问这是什么庙。 祖母告诉小嘉诚:“孩子,这座庙叫普宁寒妈古庙,是我们潮州人纪念外地人的神庙。传说是在明朝的时候修建的。" 祖母接着说:“说起这座庙呀,还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呢。” 知道又要有故事听了,小嘉诚急不可耐地追问:“是什么故事呀?” 你真是个小性急!祖母笑着说,接着便用她那慈祥的声音讲起了这个故事: “清朝时,普宁县有一个读书人叫李光宪,他从小就非常勤奋地苦读诗书,想将来考个功名。可是因为命不好,考了好多次,考到70多岁头发胡子都白了也没有考上。但他一点都不泄气,下定决心要考上才肯罢休。这一年秋末冬初时,又要到大考的日子,李光宪早早地就往京城出发了。当他路过梅园时,也就是这里,远远忽然看见有人倒在斜坡上。走近一看,果然是一个衣衫单薄的老妈妈。他急忙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袄盖在老妈妈身上。接着用手去探老妈妈的鼻息,发现已经没有呼吸了。他才知道这个可怜的老妈妈已经被冻死了。” “啊?老妈妈多可怜呀!”小嘉诚叫出了声来。 “是呀!这个读书人想,老妈妈被冻死已经够可怜的了,现在如果再不管她,让她躺在这里让野兽咬就更可怜了。所以尽管自己时间很紧,但李光宪还是挖了个坑仔细地把老妈妈埋了才继续上路去赶考。” “他考上了吗?”性急的小嘉诚问。 当然考上啦!祖母笑着说,“他这样的大好人不考上就怪了!好人会得好报的。” “后来呀,”祖母接着说,“考上翰林的李光宪回到家乡后,就来这里修了这座庙,并且亲自写了‘寒妈娘娘庙’的庙名和对联。从此,这里就被人们叫作‘寒径’。” 听完这个故事的小嘉诚在心里想,自己也一定要做个好人。因为他深深相信祖母的那句话——好人会得好报的!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想法,李嘉诚在自己也并不宽裕的时候,仍然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他事业的累累硕果和他自幼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关系,也只有在家庭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才能塑造出具有慈善之心的他。 李嘉诚一心向学,如果不是时势所迫,李嘉诚会沿着求学路一直走下去,而且,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世间风云变幻莫测,未来会怎样,是谁也无法预料和主宰的。 当时,潮州郊区郭垅镇的一所小学,由于多年管理不善,本来规模很大的一所学校,学生因无优良的教学秩序,纷纷转校读书。潮州教育局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听说李云经治理崇圣小学有方的消息,于是决定聘任他为郭垅小学的校长。 李云经来到郭垅小学以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进学校就对学生大加斥责,也没有对在校教师严加整训,而是悄悄到学生和家长中去了解郭垅小学人气不旺的原因。经过他的调查才发现,原校长非但对教育不懂,而且还贪污教师的薪金,正因为他有如此劣行,所以一些教师不安心在郭垅执教。即便一些教师迫于种种原因没有离开郭垅中学,也无法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负责。教师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致使学生们学业松懈,因此才纷纷提出转学,而偌大一所郭垅小学一度变得十室九空。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6:http://www.yisoumao.com/meirongmeiti/3917.html
推荐文章
09-05
1 【患得患失是做人的大忌,是人生的精神枷锁】09-04
2 除非团队赢了,否则都等于输09-09
3 7字网名英文带符号女09-05
4 公司金融法律原理大全7709-05
5 活下去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