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放克、摇滚音乐家和制作人奥菲尔•库蒂尔(Ophir Kutiel),20岁出头的时候也曾因为组建不了一支合适的乐队焦头烂额。库蒂尔用艺名库迪曼(Kutiman)在以色列发行过一张广受好评的专辑,那也是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因专辑之故,他跟以色列国内许多艺术家都有合作,然而现场演出却总是不太理想,库迪曼开始把目光转向别的地方。“我发现了YouTube,它让我欣喜若狂。”不过,库迪曼如此激动倒不是因为YouTube给他带来了创意灵感,他说:“YouTube上有太多猫咪视频、太多奇怪人士的疯狂举动,我觉得没什么创意可言,倒是上面的音乐教程让我眼前一亮。”库迪曼偶然发现了一段传奇鼓手伯纳德•珀迪(Bernard Purdie)的教程,决定合着视频中的调子弹一曲吉他,这种“暗中”跟大师一起合作的感觉很棒。后来,他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将两个不同音乐家的演奏视频剪辑在一起。“自从这个想法诞生的那一刻,我差不多两个月没从椅子上站起来。第一天,我将一个视频里的贝斯片段剪了出来,又将另一个视频里的鼓手片段剪了出来,然后将二者合在一起。就好像他们在同一支乐队一样。这让我兴奋不已,我可能再也不会经历同样的感觉。”库迪曼回忆说。渐渐地,库迪曼的制作越来越复杂,他也越来越投入,最终一个视频合辑诞生了,取名ThruYOU 。合辑里的第一个视频叫《放克和弦之母》(Mother of All Funk Chords ),它以珀迪的独奏作为开场,随后剪辑混合了22个不同音乐家的演奏。
库迪曼的朋友为ThruYOU 专门设计了一个网站,与此同时,他把视频同步上传到YouTube。“我把网址发给了10个朋友,并且特意叮嘱他们网站还在测试阶段,一定不要外传。结果没一个人听我的,视频很快火爆全网。”第二天,库迪曼登录他的聚友网(MySpace)账户(嘿,那可是2009年)后,发现有100多条未读消息。一开始,他以为电脑程序出了什么毛病,很快他的网站也崩溃了。库迪曼花了好几个小时才读完粉丝发来的邮件,读完马上转战YouTube账户处理网友发来的私信,然后又回到电子邮箱——里面的未读邮件早已堆积如山。
ThruYOU 不仅成为YouTube平台又一个病毒般流行的大热门,也掀起了创意界的热烈讨论。它为库迪曼赢得了无数新的合作机会,也开拓了他的视野。“我生活在一个小国家,一个小城市,我的家只是一座小房子。”库迪曼在接受美国《连线》杂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我从来没想过ThruYOU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变得如此流行。我曾经觉得特拉维夫太偏远,难以接触世界音乐界的中心,但一切都不一样了。” 库迪曼收到许多其他国家音乐人的来信,其中不乏大人物。不过,出身小地方的库迪曼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了解国际流行音乐界。“我问我的经理波阿斯,你听过一支叫魔力红(Maroon 5)的美国乐队吗?”
库迪曼从未用“混音”二字定义自己的艺术创作。“我只是把几个YouTube视频整合在一起,创作自己的音乐。”他解释道。对库迪曼来说,挑选、剪辑和拼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他从不刻意为之。库迪曼比常人敏感,他总能抓到不同用户上传的视频之间的微妙联系,也许这就是他的作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库迪曼的作品源于网络,但热爱他的粉丝却来自四面八方,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5年后,他发行了ThruYOU 的续集Thru You Too 。其间,他还制作了许多原创和委托作品,其中就包括为魔力红打造的视频,由乐队的排练镜头组成(那时他终于知道这支乐队在全世界红得发紫)。 库迪曼承认:“在我出生之前,人们就已经在用这种剪辑和拼接的方式做音乐了。”但不可否认,如果不是生逢其时,他可能很难创作得顺风顺水。2009年,视频编辑工具已经相当简单,价格也很合理。再者,互联网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库,无穷无尽的照片、音频和视频资源任君选用。这已经有点儿像现代人用傻瓜相机照相的感觉了,即便你没有技术和经验也没关系,只需“咔嗒”一下,照片就是你的观点和最真实的反应。 在视频时代,混音就像人们用来进行沟通的一门新的语言,会说这门语言的人等于掌握了一种全新的自我表达方式,而这是传统的视频创作无法企及的。比如,你想知道爵士、放克和摇滚之间究竟有多少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分别一首一首地听歌,还不如欣赏一个库迪曼发布在YouTube上的混音视频来得实在。混音往往可以真诚、有效地向我们揭示不同音乐之间的相互关联、反映我们对音乐的共同热爱。 如今,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导航、访问并编辑不同类型的媒体资源,不难想象,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混音也是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最有趣的混音恐怕是那种带有个人色彩的混音。也就是说,作者收集特定的媒体片段,目的就是重新整合,以创作某种刻意营造的新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大家都能抓到。这种混音作品反映的是混音创作者,而不是原创者的观点。库迪曼告诉我,他对创作这类作品极度迷恋,因为被他取来使用的片段的真正作者,直到混音作品完成都不知道他们曾经在一起合作过。 如果某天你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自己的形象或自己说过的话,出现在某个视频中,你多半会目瞪口呆。在这些奇怪的例子当中,有一个十分有趣,它发生在俄罗斯。 实际上,那个地方究竟属不属于俄罗斯仍是一个争议中的地缘政治问题,但这不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事情是这样的,2014年3月,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Natalia Poklonskaya)被任命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检察长,克里米亚当时是俄罗斯兼并的乌克兰领土。任命当天,波克隆斯卡娅在一个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她极富争议的亲俄分离主义政见,凭借其呆萌的御姐属性迅速火了(之后,她成为美国财政部指认的24名亲俄分离主义者中的唯一一名女性)。 惊于检察长的美貌,于俄罗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视频在网上疯狂传播。但人们还是没有预料到,33岁的波克隆斯卡娅凭借高亢的嗓音和可爱的长相,竟然激发了世界各地宅友那颗粉她的心。不可否认,她的长相确实符合日本动漫美学。于是乎,粉丝创作的动漫插图从世界各地涌入互联网,波克隆斯卡娅被“混音”为动画女主角,拥有自己的粉丝群。当然,她本人对此一无所知。4月中旬,YouTube上面惊现一个赞美波克隆斯卡娅的MV,很快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数周以来浏览次数最多的视频。 这种名人效应可不是波克隆斯卡娅这样的政客寻求或期望的。俄罗斯检察长办公室不得不发表一个声明——“波克隆斯卡娅不曾注册过任何社交网站,也不会开推特或博客”,以此断了粉丝要求其加入网络社交平台的念想。 她所激起的网络效应使她成为该国最受瞩目的官员之一。在2014年的谷歌(俄罗斯)年度最受追捧人物排行榜中,波克隆斯卡娅名列第七,仅次于奥运会花样滑冰冠军安迪琳娜•斯托尼科娃。那批痴迷于动漫化波克隆斯卡娅的人——其中大多数是男性,招致了许多人的反感。坦白地说,我也很反感,但我想在这里强调的是视频时代混音的力量。这个例子清晰地证明了混音视频的影响力有多大,波及范围有多广。 对很多混音艺术家而言,那场克里米亚新闻发布会可以说完全与己无关,但是新闻发布会的主角波克隆斯卡娅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概念般的存在,成为众人自我意识的载体,成为他们自我表达的新途径。 另外一些流行混音作品则没这么复杂,它们不为传情达意或者表达观点,而纯属好玩。几年前,有一首混音神曲实在太火,以至于我忍不住问: “奥巴马总统真唱过《有空电我》(Call Me Maybe )?” 答案居然是肯定的——至少从某个角度讲,奥巴马真唱过。不仅如此,他还唱过《放克名流》(Uptown Funk )、《幸运》(Get Lucky )、《你不能碰这个》(You Can not Touch This )等一系列流行歌曲,还和2012年跟他竞争美国总统的共和党提名候选人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一起合唱过《美国派对》(Party in the U.S.A. )呢。当然,它们都是混音的产物。在YouTube上,奥巴马的混音歌曲数量众多又洗脑,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奥巴马说唱”(Baracksdubs)。法迪•萨利赫(Fadi Saleh)无疑是奥巴马说唱的集大成者。那时,法迪年仅19岁,在田纳西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同时经营自己的YouTube频道。 法迪经常应粉丝要求,将大人物的声音融入流行音乐的曲调。正是这个家伙精心梳理了奥巴马总统的许多电视讲话,挑选出与歌词口型吻合的词语,然后将词语对应的演讲画面与音乐精确同步。当我第一次收看法迪在YouTube最受欢迎视频的时候,深受震撼。视频名叫《巴拉克•奥巴马演唱卡莉•蕾•吉普森的〈有空电我〉》,我一方面惊叹于这位年轻人如此娴熟的技艺——在其精心剪辑之下,视频中那些视觉与听觉元素完全同步,毫厘不差;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个小伙子也太能吃苦了。稍微懂点混音的人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有时,法迪要花费长达三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制作出一个奥巴马说唱视频,而长度往往不会超过一分半钟。 毫无疑问,制作视频需要超强的编辑、剪辑及整合能力,但我真的很佩服小小年纪的他就有如此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在我看来,这种工匠精神其实比他的技术和创意更能打动我。当然,被打动的人显然不止我一个。这不,贾斯汀•比伯和美国电子舞曲组合LMFAO也都兴奋地在推特上发布了他们歌曲的奥巴马说唱版,天知道背后下了多少功夫。如今,法迪视频的浏览量已经超过两亿次,没准儿正在阅读此书的你就看过。 法迪•萨利赫的事例在互联网屡见不鲜。你听说过本杰明•罗伯茨(Benjamin Roberts)吗?又名AnimalRobot的他因为受到DJ女孩说话(Girl Talk)音乐的启发,竟把饶舌跟家庭喜剧混在一起。《芝麻街》里的大鸟先生唱着《双关语》(Big Pun )里面的歌词“我不是花花公子,是那些女人太辣”,这情景仅是想想就觉得有趣。还有他勇夺威比奖(相当于互联网界的奥斯卡)的惊人之作。视频中,情景喜剧《恐龙》的主角厄尔•辛克莱尔唱着饶舌歌手声名狼藉先生的《催眠术》(Hypnotize )。罗伯茨曾说,编辑这样的一个视频要花费他10~100个小时。 奥巴马说唱和罗伯特的作品有其创新之处。也许有人会说,这种纯属搞笑的风格经不起时间考验。但是,混音视频早就不是搞笑那么简单了。创作者都铆足劲儿想通过这种创作方式表达自我,他们改变原始视频和人物的环境与语境(把政治领袖变成说唱高手、把悲剧变成喜剧、把原本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整蛊者变成值得同情的蠢蛋),观众早就适应了。 抛开表面稍显肤浅的奥巴马说唱和大鸟先生不谈,不得不承认,混音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能够将人们的思想、观点编织在一起,还能通过其独特的互动方式赋予视频以新的意义和高度。 事实上,YouTube上面很多流行视频的可塑性都很强,它们之所以风靡,也得益于这种可塑性。一个视频比另一个视频更受欢迎的原因,往往与其艺术性或品质无关,而在于它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参与互动。换句话说,一个视频是否能走红,观众跟艺术家之间的共鸣并不是必要条件,而取决于它们是否具有让观众变艺术家的能力。道理很简单,想想货币的原理就一清二楚了,钱不花的时候只是一张纸,视频没有观众则没有价值。 2015年毕业典礼之前,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的150名学生接到一个任务:提交一段不超过100字或朗读时间不超过30秒的文本,文本或诗意,或抽象,或文艺,学生自选,但必须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同学们的作业其实是一个行为艺术的一部分,该项目由英国艺术家卢克•特纳(Luke Turner)和芬兰艺术家娜斯塔•拉珂(Nastja Säde Rönkkö)联手,他们还找来了自己的老搭档——一位洛杉矶演员。根据计划,毕业典礼那天,这位演员将在洛杉矶的一个演播室进行直播。他会站在一块绿幕前,演绎学生提交的作业。而参加典礼的学生则在伦敦实时收看,并且可以通过电脑设备,一边看一边恶搞直播视频(例如,一位同学在演员朗读的时候将一个头盔P到了他的脑袋上)。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我们其实是想……事实上,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紧密相连的世界,我们都想通过某个集体经历探索人性、探寻真诚表达自我的方式。”三位艺术家后来接受《卫报》采访时说。他们在一天之内录制了36个视频,有静静的呼吸,有看书,还有朗诵诗歌和广告文本。这就是引起了极大反响的著名行为艺术作品#INTRODUCTIONS 。那位演员便是《变形金刚》的男一号希亚•拉博夫(Shia LaBeouf)。 36段视频经过剪辑后总长31分钟,其中有一段尤为知名。8分58秒的时候,拉博夫开始演绎一位名叫约书亚•帕克的学生写的一分钟独白,主题是探索公共卫生服务如何实现公司化。 “去啊!去做吧!”只见视频里的拉博夫打着如机器人一样的疯狂手势咆哮道。“不要让你的梦想止于梦想!去实现它!昨天的你寄望于明天,何不今天就去实现!”在一次采访中,帕克解释说,他探索这个话题的灵感来自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我们越发依赖那些让生活变得更简单的高科技,可是这种生活方式将会削弱人类更多的技能。听上去挺有道理,但如果你看视频,一定会认为拉博夫疯了:“让梦想照进现实!去吧!”拉博夫咆哮起来,“即便别人放弃,你也绝对不能!绝不!你还在等什么?!去做啊!” 如果你想看完整视频,可以去高清视频播客网站Vimeo。尽管视频里面的很多内容都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但由于拉博夫夸张的演绎,帕克的片段热度绝对最高。“反响之大,简直可怕。”帕克说。绿幕背景的设定原本就是为了方便学生恶搞视频,这正中世界各地的混音爱好者的下怀。几天之内,就有数百个改编后的粉丝版本出现,其中不乏趣味十足又创意满满的佳作。在名为《抱歉拉博夫,我恐怕做不了》的视频中,拉博夫对着《2001太空漫游》里虚构的超级电脑HAL大吼大叫,因为根据电影剧情,HAL无法打开救生舱。在《苹果手表广告拉博夫剪辑版》中,他化身为一个迷你全息图,可以“站”在表上督促运动中的你“继续努力”。我最喜欢的版本则是《天行者与拉博夫》 ,《星球大战》的绝地武士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打算将X翼星际战斗机遗弃在沼泽行星达戈巴,我们的励志大师拉博夫当然对此不能忍受。还有一个恶搞版本是拉博夫化身成为TED的演讲嘉宾进行演讲。此外,在一段《复仇者联盟》删减版中,拉博夫被P进了战斗现场,鼓励复联的小伙伴积极打怪。帕克则表示,他最喜欢的版本是格雷戈里兄弟利用调音设备与拉博夫“合唱”的一首励志歌,该视频在YouTube的点阅量已超过百万。说实话,2015年底,当YouTube盘点年度最受欢迎视频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榜单上有拉博夫的名字。结果拉博夫没有入围,反倒是45位模仿拉博夫演讲的名人上了榜单,包括超模卡莉•克劳斯(Karlie Kloss)、说唱歌手T-Pain、电视主持人约翰•奥利弗(John Oliver)。原来,拉博夫的咆哮无处不在。 从表面看,这些视频似乎是人们对拉博夫的嘲讽。是啊,谁不知道他在2014年宣布退出娱乐圈的新闻呢?外人看来,这不过是过气男星想通过炒作博取眼球罢了。然而,拉博夫、两位艺术家,还有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从一开始,他们就打算通过帕克口中的“远程合作”模式把这次活动搞成一场混音大赛,三位主导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观众和他们的情绪与反应也是作品的一部分。事实上,没有观众的反响,我们的作品就完不成。我们坚信,所有参与者都是艺术家。”拉博夫在演绎原版时并未特意搞笑,原作在经过广大群众的创造与想象之后,才焕发出幽默感。 现在你明白了吧,尽管拉博夫咆哮的源视频#INTRODUCTIONS 本身反响平平,但它真正的价值在于极具可塑性,网友很容易上手加上自己的创意。于是,网友都来恶搞拉博夫,以至于“拉博夫的咆哮”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具有时代意义,因为它的母体,也就是孕育和催生这一现象的互联网,本身便将创意和互动奉为圭臬,而这两样正是流行文化现象最好的温床。事实上,“拉博夫的咆哮”流行文化现象不就等于一个众包形成的超级大混音吗?从一段31分钟的视频到一个现象级的网络流行,这个大混音的走红揭示了一种新创作形式的巨大潜力:参与某个主题创作的人越多,这些视频越有可能形成史诗级的恶搞艺术。不信你看,如果你单看一个拉博夫咆哮的恶搞视频,可能感觉云里雾里,但如果连看6个不同作者的作品,会更明白笑点所在。这些视频同时也向我们说明,在视频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网民的语言: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4048.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成功第12阶:精力集中09-06
2 思维的力量09-06
3 透视卓越领导力09-06
4 突破后持续投入09-04
5 经典的歇后语心情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