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门艺术,
是心灵和头脑的艺术,
它从来不是忙里偷闲的消遣。
如果你精通读书之道,
你就会懂得,
什么是人生之道和成功之道。
读书可以怡人养性,可以提高修养,可以锻炼能力。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严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辫。读书时不要只是为了谈话和辩论时引经据典,而是要权衡考虑作者的观点,为我所用。——培根
远离读书误区
现在要读的东西一方面无穷无尽,另一方面又少得可怜。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正是因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才使自己的头脑得不到有效的助益。普通人读书纯粹是因为闲散无聊。许多杂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写作,目的只为了造成轰动效应。甚至文学作品也多是言过其实地表现客观世界。这些不断发生的事实使许多人觉得阅读变得根本不可能。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一个沉思默想的过程,书本里的思想在读者的头脑中重新呈现,引起他的共鸣或质疑,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思想,使之吸收或转化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所有这些都需要意志力的参与。但在当代这样喧嚣浮躁的世界,人们身上的意志力己经非常罕见了。这种正在丢弃的技艺怎么才能重新获取呢?那就需要培养建立在理智基础上的神奇天赋——注意力。
“读书不要存心质疑,也不要全盘相信,而是要思索,要权衡。”智者培根如是说。“要思索,要权衡”——这是打开正确读书方式大门的钥匙。为了获得这些能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提出的指导。
正确的读书法
练习I 找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认真看好书的题目,在自己的脑海中设想这个题目下作者可能论述什么样的内容。在字典里查找题目中所有单词的意思,比如“美国历史”。什么是历史?记录下来的历史是什么?两种“历史”(真实的历史与写在纸上的历史)有什么差别?“美国”的意思是什么?这个名称从何而来?
现在再看看作者的名字。在继续读下去之前,记住作者的生平。了解他在文学或史学中的地位。你对他的作品应该给予什么样的重视程度?
完成这些步骤之后,仔细地看目录。现在你应该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目的有了大致的把握。如果这些内容似乎不够明确,那就要舍弃这本书另选一本。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书都要经过这样的精挑细选。
练习2 假如经过前面对作者和书籍内容的挑选,你希望把这本书读下去,那么认真地读一读前言。读完之后,思考一下作者在这里说了些什么?依你的判断,这个前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后读书时都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练习3 如果这本书有简介,一定要认真地把它读一遍。如果前面的介绍没有阅读,很多地方都可能被误解。读过介绍后,回想一下简介的主要内容。现在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简介,或者在这个简介里他到底说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很可能到这一步的时候,在进一步阅读之前你已经把这本书抛到一边了。如果要严肃认真地读书,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
练习4 一定要精读一本书前面的二十五页。在这二十五页当中你有没有读到新颖、有趣或者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没有看到任何新鲜、有趣或者有价值的东西,很可能这本书的命运是将被大幅度地削价处理。当然这个规律并不是万无一失的。读书往往就像淘金:富含金子的矿脉可能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发现的。阅读乔治•艾略特的某些作品需要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辛苦,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上面;但是一旦沉浸到书里,你就像受到魔法的控制一样再也不能摆脱它的神奇力量。很多当年畅销的书都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过两年再看显得索然无味。读书有时也取决于读者的品位。如果读者喜欢的是“甜得发腻”的漂亮或者“完美无缺”的优雅,那么他可能会选择一些内容轻浅文笔雕琢的作品。这样的倾向和高级知识分子的见识以及文学批评的尺度是不相符合的。他们关注的是那些超出一般水准的真正有内容有分量的作品。如果一位读书品位高的读者在二十五页内没有看到特别的内容,那么只能说作者写作平平,或者他的作品根本不值一读。
练习5 现在假设你决定把手头的书读下去,那么我们有必要回到这本书的第一句话。重读第一句话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主语是什么?谓语呢?宾语呢?每个词各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抽象的思想,把它转化成你自己的语言。认真思考这句话的内容,要深入细致地想彻底。如果是一个物体,那么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呈现它的样子。如果这句话表述行为,看看它表达的是什么样的行为。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构思这幅行动的场景。如果这个句子很长,读起来晦涩拗口,尽量理解它的意思,就好像理解“存在”、“状态”或者“行动”这样含义丰富的词一样。然后把这句话再读一次,把各个部分的思想综合连贯起来,对整个句子要表达的思想有清晰的把握。一定要把作者的思想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不要背诵,一定要思考。
用这样的精读方法读完第一段。然后用自己的话把第一段的主要思想组织起来。
把这种深入细致的分析性阅读继续下去,直到你已经掌握了的主要内容。现在把你所有的笔记放到一边,根据记忆把这章的内容用连贯的句子写出来。
整本书都是如此阅读,如果你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了,这些书几乎不再需要读第二次。精读一本书比马马虎虎地读很多书能得到更多的教益。
这样的练习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们建立在特定的大脑思维基础之上。眼睛在看书的时候变得非常迅速敏锐,它把一些朦胧的观点连贯起来,在读者脑海中构成清晰的图像,这样阅读的时候,读者自己可以得到极大的乐趣。为了使白纸黑字的内容真正被读者领会,还有必要把整个图像拆散开来,每个组成部分加以认真地思考。这一点要求注意细节,反过来还要求清楚地领会每个词的意思。我们可能懂得了整个句子的意思,而里面的单词并不是每个都认识。如果这样,很可能会把句子里最重要的部分错过。
“假设我从窗户向外看去,”希尔在《心理要素》中写道,“看到一匹飞奔的黑马。整幅图画是在想象中出现的,在我没有用语言把它记录下来之前,它只是一个整体的形象。但是在我写的时候,必然需要一个把这个形象拆开的分析过程。我必须称这只动物为“马”,它的颜色是“黑色”,它的动作是在“奔跑”,它奔跑的速度“飞快”,我必须说明在这个马的名词前加上定冠词或者不定冠词。所有部分都齐备了,这个句子就是‘一匹马在飞快地奔跑。’一个句子被分成了五个相对独立的限定成分,每个限定都各用一个单词来表述。有句格言说得不错,‘如果说不清楚,就不能算懂。’”,把思想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可以从某些事实中得到体现,正如上面作家的例子所示,虽然对词语的斟酌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在脑海中呈现你读到的每句话的具体意象。
练习6 在读任何一本好书的时候,在重要而有用的句子或段落上做好标记,在书后的空白页码做好索引。即使这本书本来就有印好的索引附在后面也没有关系,你自己做的索引对你更有用。
练习7 分析章节,在你读到的重要地方做好标记,加以编号或排序。在读到一章结尾的时候复习一下这些重点,并把它们记下来。这会有助于练习5 。
练习8 在大声朗读的时候,尽量在脑子里默记作者提出的重点,用几张纸把它们写下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陈述,让你的朋友帮你改正错误的地方。尽量保持并继续这样的练习,越久越好。
练习9 和朋友讨论这本书,一定要做到两个人完全领会作者的意思。
练习10 如果作者名不符实,他写的东西并不能保证质量,或者他带着明显的倾向性,显然是有目的地“论述他的观点”,那么要带着质疑的态度阅读他的作品。不要随随便便地接受他的看法。注意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考虑他谈论的问题。看他引用的事实是否确有其事。看他引用的资料来源是否正确,解释的是否是原来作者的真实意思。审查他的论点有没有漏洞。可以宽容地看待他的观点,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向他发出诘难。不要过于草率地否定或屈服于他的观点。明天,你否定的东西可能就变成了真理,你接受的观点可能大谬不然。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事实、分析现状、陶冶情感、增加生活经验,最终使你成为远见卓识之人。
培根在《论读书》文中说:
“读书可以恬人养性,可以提高修养,可以锻炼能力。获得读书的乐趣是在个人独处一室沉静平和的时候;高度的修养是在谈吐举止中处处体现优雅的风范;超常的能力是在判断和处理事务时表现精明睿智。精通一行的人才有能力作出执行事务的决定,针对一个接一个的特殊情况作出判断;而一般高明的见识,事情的谋划和部署只有那些教养良好的人才能做到…… 天性狡诈的人贬低学习;头脑简单的人盲目推崇;只有明智的人才懂得把学习所得为我所用…… 读书时不要一味鄙薄或存心诘难作者的观点;也不要轻易接受不假思索;不要只是为了谈话和辩论时可以引经据典令人佩服,而是要权衡考虑作者的看法。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严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使人完整;交谈使人从容;写作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就需要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交谈,就需要具有随机应对的才能;如果他很少读书,就需要有更多的机智,使他看起来懂得很多他实际上不懂的东西。
千万不要迁就自己薄强的意志,我们这里提出的练习开始时会非常乏味单调,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如果你一直坚持下去,它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自如,使你感到快乐开心。只要你掌握两个秘诀:正确的读书方式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坚强的意志力必须自始至终贯注于你的精神。你的意志力将会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而全部领会的书籍会进一步加强你的意志力。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力求甚解——阅读训练: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3125.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超越领导力:向员工传达他们为之献身的理由09-06
2 为什么爱之深,责之切09-04
3 心灵经典歇后语大全09-05
4 人生的12种财富09-14
5 造句大全:让你的句子在智慧中找到幽默出路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