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想“借势”,你首先要“见势”、要“明势”,要知道这个势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要看你能不能比对手更早、更深刻地洞察到这个“势”。
《六韬》中说过一句话:“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
竞争与战争一样,是决策者眼光的博弈,是领导者远见的比拼。早在第一枚棋子落下之前,胜负往往已见分晓。因此,二者都需要对大势的深刻理解,都需要战略性的眼光。“势”已经形成,才意识到“势”的存在,往往为时已晚。
真正的智者,在“势”还没有显露出来之前,就已经敏锐地把握住了大势的走向。抢先于对手把握住这个大势,然后你就知道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走,往哪个方向去突破。
毛泽东在谈什么是领导的时候,曾经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都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且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在毛泽东之前,中共所有的领袖都是共产国际指定的。毛泽东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共产党本土产生的第一位领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势的判断上,尤其是对大势转折点的把握,毛泽东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前瞻力。
马云曾经很形象地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步看不见,第二步看不起,第三步看不懂,第四步来不及。
所以,能否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根据大势来制定出有效的战略,关键还在于你审时度势的能力,在于你的战略性眼光。
在企业竞争中,对“势”的把握和利用,同样是企业取胜的关键因素。
企业不是孤立的单元,它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的存在是不以企业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环境的发展趋势,包括社会的大势,行业的大势,市场的大势,都是对企业战略构成重大影响的外在因素。
经济学的研究认为,公司特有的行为只能解释公司价值的一半。大约50%的投资回报率差异可归因于整体经济和行业状况。
我们回头看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商业,就会非常清楚地看出企业与大势的关系。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今天,大概可以划分为门户网站时代、移动社交时代、移动短视频时代。每个时代都会造就一批弄潮儿。
在门户网站时代,涌现出了新浪、网易、搜狐这样的互联网公司。那个时代,这三家公司几乎被认为就是互联网的代名词。
在移动社交时代,腾讯的微信横空出世。到2019年9月,微信用户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全球用户月活数达到11.5亿,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APP。
而移动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则给了快手和抖音这样的企业以极好的成长机会。
快手发端于2011年,最早只是制作和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转型为短视频社区,但很长时间都无人知晓。
随着2015年、2016年前后移动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快手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爆发式成长:2015年到2016年初,快手用户从1亿涨到3亿;2017年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到2020年春节前,快手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3亿。
抖音的运气比快手还好。抖音是2016年上线的,正好赶上了移动短视频的大浪,所以从零用户到用户突破一个亿,抖音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到2020年1月,抖音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4个亿,成为继微信之后成长最快的产品。抖音国际版TikTok则席卷越南、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在美国,TikTok用户仅2019年就增长了97.5%。
在战争中,高明的将军会积极借助天时、地利和对手的反应等因素,因势利导,来为自己创造取胜的条件。在竞争中,最佳的取胜之道同样是因势利导,从而找到超常规发展的动力来源。
高明的竞争者对于“势”的利用,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可以用社会潮流之势,用重大事件之势,用产业变动之势,也可以用对手之势。
企业可以用社会潮流之势。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潮流,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大势结合起来,往往很容易得到社会潮流的推动力量,从而使企业的影响产生放大效应。
企业可以用重大事件之势。特定的历史事件可以给企业带来极好的借势平台。“奥运营销”已经成为营销领域的专有名词,像世界杯、奥运会之类的全球性事件,对于企业打造全球性的品牌极为有利。
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的索尼成为国际品牌;1988年汉城奥运会,韩国的三星成为国际品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以火炬手点燃奥运会开幕式的圣火,大大提高了李宁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
蒙牛跟湖南卫视合作,借助超级女声推出了酸酸乳,超级女声红遍大江南北,“酸酸甜甜就是我”也广为传播,酸酸乳为蒙牛带来了十多个亿的收入。“神五”上天,举国瞩目,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和电视屏幕上铺天盖地全是蒙牛的“宇航员牛奶”。
加多宝跟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合作,以几千万的广告投入,获得了上百亿的市场回报,这些都是因事件之势的典型例子。
企业可以用产业变动之势。2004年底,联想并购了IBM的全球PC部门。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这场“蛇吞象”的跨国并购。
然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并购即初见成效。联想不但获得了空前的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和技术,还拥有了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和国际公司的治理架构,从而具备了参与全球性竞争的资格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联想借并购IBM全球PC部门,抓住了笔记本电脑市场爆发的产业大势。联想并购IBM全球PC部门的时候,电脑行业中台式机时代向笔记本电脑时代过渡的大幕刚刚拉开。联想对并购时机和对象的选择极为准确。
在台式机的时代,联想、方正、同方等国产PC商牢牢占据了国内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惠普、戴尔等跨国公司并未占到便宜,但高端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完全是跨国公司的天下,国产厂商普遍缺乏设计制造笔记本电脑的能力。联想一直到2002年都不能独立设计笔记本电脑,其他国产品牌在这方面的差距更大,品牌影响力更是无从谈起。IBM的ThinkPad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非常强势的笔记本电脑品牌。联想借并购战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方正、同方等厂商则因这一致命缺陷无法弥补,在产业大势变化后逐步衰落下去。
迈克尔•波特曾经指出,“产业结构若发生巨变,就可以为动作快的企业制造新机会”。他还举了手表业的例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生产、销售和广设营销点等趋势出现,天美时和宝路华等美国企业因此取代瑞士在传统钟表店的优势。随后,完全不同于机械表的电子表问世,又给了日本的西铁城、精工以及后来的卡西欧跃居前列的机会。
在波特看来,充分把握并利用产业发展的新一波浪潮,往往是新进入者能够借势而上,取代旧的领导者的关键因素。而原本领先的企业如果不能顺势因应,它们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从而被后进者打败。
企业也可以用对手之势。在战争中,高明的将军可以利用对手的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竞争中,高明的竞争者也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对手的行动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蒙牛初期著名的“二牌战略”就是利用对手伊利的品牌优势。蒙牛刚刚创办的时候,在中国1 000多家乳业企业中排名最后,用蒙牛自己的话说,是“牛尾巴尖的最后一根毛”。而伊利则是全国乳业的老大。蒙牛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词:“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人人都知道伊利是中国乳业的第一品牌,却没有人知道乳业的第二品牌是谁,蒙牛的“二牌战略”,一下子使它借伊利之势,跃过了众多的竞争对手。
近期机场也好、高铁也好,你可能经常会看到青花郎的一个广告:“中国两大酱香型白酒之一。”
人人都知道茅台是中国酱香型白酒品牌的代表,郎酒很长时间都只能活在茅台的阴影之中。而青花郎却巧妙地借助茅台这个竞争对手,使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武术上有“借力打力”的说法。在企业竞争中,当对手发起攻势的时候,如果能够预测并巧妙地引导对手的进攻行动,往往同样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Drypers是得克萨斯一家生产婴儿尿布的地方性企业,宝洁公司旗下的帮宝适品牌为了打败Drypers,在得克萨斯大量发放赠券,试图以此对Drypers进行强力打压。Drypers没有照搬宝洁公司的进攻性策略,而是宣布帮宝适的赠券对自己同样适用,从而将竞争对手的赠券变为自己的赠券,将对手的攻势转化为自己的推动力。结果宝洁发的赠券越多,Drypers卖的就越多,公司销量猛增,最后宝洁不得不停止了攻击行动。
孙子说:“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在竞争中,因势而为的另一层含义是,当企业再努力也没有取胜希望的时候,就不要去逆势而动,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退出市场。
比如说一种产品已经进入生命周期的最后,再多的努力也难以回天,这时候还不如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顺应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
毛泽东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当对手过于强大的时候,只有承认大势已去,果断地走,才有保全自己,才能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死守不退。
20世纪80年代,在存储器市场上,英特尔遭到了日本企业的猛烈攻击,日本企业所有的产品都比英特尔成本要低10%,英特尔根本无力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格鲁夫决心果断退出自己创建的存储器市场,转入微处理器行业,从而奠定了英特尔在微处理器行业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没有当年的顺势而为,就没有今天的英特尔。
在不利的情况下,退却也是一种顺势的行为。全身而退,需要的是更大的智慧。
曾鸣教授在他的《智能商业》一书中,曾经提出过一个“三浪叠加”的理论,是指今天中国的商业发展,经常会在一个时间点出现三个发展周期的叠加。
以零售业为例,传统零售业是1.0模式,国美、苏宁是2.0模式,淘宝为3.0模式。
在2008年的时候,三种模式的差距还看不出来,淘宝、国美、苏宁的零售总额都差不多是1 000亿元。短短4年的时间,到2012年的时候,淘宝全年的销售额过了万亿,传统零售却开始负增长,2.0模式的增长也开始缓慢起来。
曾鸣教授的结论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时间点,当3.0模式出现之后,1.0模式的企业就要非常小心了,很可能是突然进入断崖式的困难期。而这样的企业如果在看到3.0模式后,就尽早准备,能够趁大部分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套现退出,就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从战争的角度来说,“势”是衡量对抗双方胜败的标志。当其中的一方已经“失势”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已经失败了。
承认失败的现实,并及时止损,有时候反而是最明智的选择。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利用“势”的杠杆作用: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3114.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沉得下来才能成就大事09-06
2 为团队注入精神力量09-04
3 沉睡的甲09-04
4 从社会变迁洞察需求09-04
5 经典个性歇后语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