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花了这么大的篇幅,来讲述四渡赤水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最真实、最鲜活的战略案例。真实的战略决策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显然,四渡赤水并不是谁事先设计出来的。一渡赤水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二渡,二渡赤水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三渡。但是,三渡赤水的时候想到了四渡。
四渡赤水是一个不断试错与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地根据环境调整方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在机动中寻找新机会的过程。
这就是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战略不可能完全是你事先设计好的。就像四渡赤水一样,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开放的、探索可能性的过程,进而是动态的演化过程。
其实,整个长征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个不断调整方案、改变计划的过程。
长征一开始的时候,是计划去湘西,会合贺龙、萧克的二、六军团,在湘西重建根据地。所以长征最早叫“西征”。
结果湘江一战,蒋介石判断出了红军下一步的行动路线,并提前向湘南调集10万大军,在红军北上必经的城步、靖县一带构筑堡垒,张网以待,等着红军从此经过。
李德、博古坚持中央原定的北上湘西重建根据地的计划。但红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行军,极为疲劳,尤其是湘江之战后只剩下了不足3万人,元气大伤。此时北上与国民党10万大军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
毛泽东向中央提议,放弃原定的北上到湘西重建根据地计划,转兵西进,进入贵州。贵州国民党兵力空虚,贵州的军队又不经打。进入贵州,可以攻占遵义,以遵义地区为核心,建立新的根据地。
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红军随即转兵西进,突破乌江,接下来出其不意,占领了遵义。
然而红军到达遵义之后,发现遵义地区并不适合建根据地。遵义地区北面是长江,西面是赤水河,东面和南面是乌江。大江大河,不利于红军大规模机动打运动战。还有,这一地区经济基础较差,老百姓又大部分抽鸦片,无法扩大红军。
针对这种情况,在遵义会议上,刘伯承和聂荣臻两个四川人向中央提议:放弃遵义,北渡长江,到四川去,会合张国焘、徐向前的四方面军,在川西北建立根据地。
中央接受了刘伯承和聂荣臻的建议,这才有了土城战役,有了四渡赤水,有了抢渡金沙江,有了强渡大渡河,有了飞夺泸定桥,有了翻过夹金山,有了一、四方面军在川西北的会师。
结果到了川西北以后,发现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建根据地。川西北就是今天的阿坝地区,地处高原,而且是藏区,人烟稀少,粮食有限,无法养活会师之后的10万红军。
在这种情况下,围绕下一步该南下还是北上的问题,张国焘与中央最终发生了决裂,毛泽东和中央被迫率领一、三军团单独北上。
但是北上要去哪里落脚,依然不知道。
一直走到了甘肃的哈达铺,在国民党邮局存放的报纸上,发现了陕北有刘志丹红军在活动的报道,这才最终明确到陕北去。
所以长征并不是一开始就计划到陕北去。长征是一个不断改变计划、调整方案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战略形成过程。
今天我们回头来看,从战略的角度来说,长征的过程,其实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长征中有不变的因素,这就是寻找新的落脚点重建根据地。这一战略意图是不变的。
但是什么地方才是我的落脚点?什么地方才是新的根据地?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来不断调整。
有句话叫“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战略一开始只能是一个框架、一个假设、一个初步的计划,最终的战略路线,是在打的过程中一步步明晰起来的。
战争的特点是什么?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没有人对大势的理解能够一步到位,更没有人会一次性看清所有的过程和细节。
战争必须有计划。没有计划或者计划漫不经心,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但是在战争史上,完全按照计划来实现的战略,只能是例外,不可能是常态。
这是战争中最大的悖论。
所以好的战略计划,就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素。
一方面,一定要提供清晰的战略意图作为行动的基本框架。四渡赤水的战略意图,是要北渡长江;长征的战略意图,是要重建根据地。有了这样的战略意图,你便可以为组织的行动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和总体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你的行动方案中,一定要给种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留出足够的随机应变、临机处置的空间。你必须适应环境,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你必须随时准备迎接意外。
就像四渡赤水,如何达成北渡长江的战略,要因敌、因地、因时而动。就像长征,究竟在什么地方重建根据地,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定。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你的战略、你的计划,就不可能是事先一次性的决策,更不可能是仅靠逻辑推导、凭空想象而做出的决策。不要奢望一次性制订出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然后就可以完美地执行到底。
你一开始所能够明确的,最多只能是你总体的战略意图和大致的战略方向;你所能提出的,最多只能是基本的战略假设和初步的行动计划。你的总体战略意图要保持不变,但最初的行动计划,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八成是需要修正的,甚至可能全部放弃。
因此,在这样一种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中,你更需要依靠对变化环境的感知和对未来走势的前瞻,而不是仅仅依靠此前的战略计划来取胜。
明茨伯格曾经警告说,千万不要把战略变成马的眼罩。战略可以使组织直线前进,但僵化不变的战略思维,却会让组织失去观察周围世界的眼光。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大部分战略要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预知的,因而是可以计划的,而且一旦战略计划做出来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可以不变。所以战略计划确定以后,决策者所要做的,只需要尽可能保证结果与计划相符即可。
在这种环境下,战略的流程是非常清晰的:在基于对战略环境所做的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决策者做出战略决策,明确战略计划。接下来,就进入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环节,保证战略的实施与落地,保证下属的行动不要偏离了你原来的计划。
回顾一下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初期,你会发现,李德的指挥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战略过程中的计划与控制。
李德一旦确定作战计划,就会以命令的形式,下达给部队去执行。而李德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检查、督促和纠正,也就是控制,来防止下属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出现偏离。
他要求部队要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有条不紊、严丝合缝、分毫不差地按照他的计划,执行他的命令,从而实现他的战略意图。彭德怀回忆说,李德甚至连一挺机枪应该部署在阵地的什么地方都不允许修改。
即使是湘江之战之后,蒋介石已经看出了红军下一步的行军方向,并且已经派出重兵,在红军必经的路上提前设下了四道堡垒线,李德还是坚持到湘西会合二、六军团的原定计划。他的理由是:中央的计划,不能随便改。
这就是李德的悲剧:他所做的是企图让动态的环境适应自己的计划,而不是让自己的计划适应动态的环境。
僵化的战略思维,真的像明茨伯格所说的那样,使过早敲定而又拒绝修改的战略计划,变成了遮住李德眼睛的马罩。李德式的指挥,因此就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真正的机会,从来不是你能事先计划出来的。机会往往是在不断地试探与行动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战略就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决策过程。战略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明晰的过程。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战略的明晰过程,又注定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探索的过程。这就需要你的战略计划必须保持弹性,保持柔性,保持灵动性,更主要的是对未知的机会保持开放性。
詹姆斯•奎因曾经讲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战略并非一个线性的过程,战略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它的清晰性或它的严密结构,而在于当新机会或新的推动力出现时,它捕捉新事物、处理未知事件、重新利用和集中资源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选择时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因此好的战略一定要鼓励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把握机遇的能力。”
还是以长征为例。在长征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于红军来说,有时候生死就在一线之间。哪怕些微的机会也可能就会让你突围成功,哪怕些微的威胁就足以让你全军覆没。
所以,你能做的,就不再单纯依靠此前制订的计划,相反,你要依靠的是对稍纵即逝的机会的敏锐嗅觉、对机会迅速响应的能力。
一方面,你一定要始终把握好总体的战略意图。你的总体战略意图一定要深思熟虑,而且要始终不变。这样你就可以始终把握总体的战略大方向,不会在不断的调整中不知不觉地脱离原有的战略方向,从而出现战略调整的另一个极端,也就是所谓的“战略漂移”。
调整与改变不是跟着感觉走。一味跟着感觉走,只会变成流寇。
另一方面,你还要保持对形势变化的洞察力,保持心智的流动性,保持快速的响应能力,从而保证行动与策略的弹性,在不断地试错与学习中去寻找和创造突围的机会。
在混乱中寻找机会,在动态中把握机会,在不确定性中创造机会。机会一旦出现,你就要果断地在选定的方向上投入强大的资源,从而长驱直入,一举打开局面。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2861.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为什么总是对内对外两副面孔09-14
2 造句政治中:关注民生,用幽默造句推动社会和谐进步!09-05
3 进化就是自适,自适力就是进化的能力09-04
4 除了“不用担心”,永远不要说“不”09-04
5 电影经典歇后语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