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个3G客户!
一开始,李嘉诚打算在2002年初推出3G业务,但因为市场情况不稳定,这一计划一变再变,经过几次调整之后,和黄的3G业务才于2003年3月在英国正式推出。一年后,李嘉诚又在香港率先开通3G电讯业务:那时已经有对3G前景不抱乐观态度的欧洲运营商退出3G市场。李嘉诚与和黄的员工们却信心十足,认为3G事业大有可为,时任和黄集团总裁的霍建宁更是发出了3G“愈少人做愈好”的感叹。
对于李嘉诚在欧洲的大举行动,欧洲的电讯运营商们也提高了警惕,他们怎能允许外人来自己的地盘分抢饭碗呢?沃达丰、02、0range等电讯运营公司纷纷把3G计划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其实在李嘉诚出手之前,他们也早就考虑过用3G代替2G的问题,但因为耗资太大,而且发展前景不明朗才暂时搁置。雄心勃勃的李嘉诚也正是想借此机会,率先推出3C服务,抢占欧洲3G市场。
在欧洲所有电讯运营商中,李嘉诚最大的对手是曾经打过多次交道的沃达丰电讯公司。沃达丰自然不会甘心让李嘉诚达到目的。长期以来,沃达丰的2G业务收入都非常稳定,因此并不急于推出相对昂贵的3G业务。和黄为了吸引2G客户转到3G,采取了降价的策略。沃达丰看出和黄的花招,却明智地不跟着降价,而是宣称3G网络过于复杂,目前还不适合用户使用。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他们将先从2G升级到2.5G,即具有一部分3G的功能,增加了数据服务使用率,并且能够提供资料传递的服务,以此来稳定现有客户群,同时保证了公司受益。更重要的是,以此阶段作为过渡,以便带着原有客户群顺利地过渡到3G业务。 李嘉诚多年来在商海沉浮、冲风破浪,见惯了各种经营手段,沃达丰的方法确实是一记妙招,却也难不倒他。很快,李嘉诚就制定了新的作战方略。他先下令,将3G手机压到和2G手机同等价位水平,同时联系欧洲几大网络,专门为3G手机提供新鲜有趣的图片,提供特色内容的服务,让客户产生猎奇的心理,并跟各地的电讯运营商签约,用低价大规模地抢占电讯市场。 可是,在英国市场,和黄的3G业务并不景气,为了提升英国3G服务的用户量,和黄大幅降低收费,其中话音服务一项就比对手便宜了25%~30%。但目前和黄在英国、意大利仅分别取得2万多和不足10万的客户群,亏损高达数十亿港元;香港地区不过才运营了1个月,就因为3G手机型号少、耗电量大、网络慢等原因多次遭到用户投诉,香港电讯行业对香港的3G业务都抱有怀疑的态度。正当李嘉诚为此绞尽脑汁的时候,香港电讯管理局通知他说,由于和黄电讯现拥有的CDMA的2G牌照,实际用户不足5万人,在2005年到期后,将不再优先续约,并且在收回这张2G牌照后,将考虑发放香港地区的第五张3G牌照。 对此,和黄方面表示:“总人口不到700万的香港已经有四张3G牌照,香港移动通讯市场已经缺乏发展空间,运营商正挣扎求存。过分激烈的竞争环境,只会进一步损害电讯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当初政府在出售3G牌照时,并未说明还要发放第五张牌照。和黄将保留维护其投资利益的追索权。”香港另两家持有3G牌照的香港流动通讯和香港SUNDAY电信也表示支持和黄,力求政府不要发放第五张3G牌照。 2002年,李嘉诚旗下3G业务亏损达20.7亿港元,2003年,由于手机缺乏,未能实现预定的用户数量,3G亏损高达183亿港元,亏损急速上升7.8倍。李嘉诚早已明智地预测说:和黄3G业务的亏损数字将会扩大。果然到了2004年年底,3G净亏损253亿元,用户数仅有700多万户。 3G市场的惨淡经营,迫使李嘉诚不断地投入新的资金,这不仅大量吞噬了和黄的备用资 金,也使得股民对和黄产生了不信任,和黄的股价受到负面影响从而下滑。 李嘉诚并没有因此而动摇,他认定的目标就一定会坚持完成。当初投资Orange电讯公司的2G业务,是在7年后才大有斩获,如今3G市场虽然一蹶不振,但李嘉诚始终抱有十足信心。 李嘉诚表示投资者的担心是多余的,进军无线网络通信市场包括3G都不是赌博,“3G是把手机的便利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手机和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两大带有革命意义的消费技术”。 为了继续支撑3G业务,李嘉诚不断调集资金,甚至不惜为此出售旗下公司的股份,仅在5月份这一个月,李嘉诚就将和黄所持有的宝洁公司的股份出售给宝洁公司,从中获得137亿港元的收益。并将旅游网站priee—line.Com的1000万股股票以2.49亿美元转卖。李嘉诚将这两笔款项均用于补贴3G业务。 至2006年,李嘉诚已在这场推广3G的战役中投入了超过200亿美元的巨资。最早推行3G业务的欧洲、日本及韩国,都和李嘉诚一样,连连亏损,不见起色,他们大多难以维系,而纷纷转向4G业务。尽管3G业务亏损比预期的还要严重,推广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难题,已经看到未来曙光的李嘉诚依然坚定地表示:“3G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对3G前景充满信心。” 在进军电讯业的同时,李嘉诚认同新科技的重要性,决定全力发展超级网站。李嘉诚以中国为起点,以tom.com发展超级网站。他认为,网际网络对任何一家公司都重要,网际网络世界广泛,大家互相补充,不会有冲突,互相配合得益。 2000年2月17日,李嘉诚的旗舰长(实)和(黄)系宣布,以“将中国带到世界,将世界带到中国"为口号的互联网站Tom.com即将于3月1日在香港上市,这又引起了华人社会以至全球资讯界的广泛瞩目。 李嘉诚说,网际网络有时候比资讯更重要,他的Tom.com的口号是:“将中国带到全世界,也将全世界带到中国”,网站取名为Tom,是因为方便中国人,Tom易记又易上口。 Tom公司全称为Tom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集团总部设在香港,地区总部分别设在北京及台北,在20多个城市聘用了3400名员工。 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Tom.com,拟筹资6.4亿港元,用作技术开发、市场推广及发展集团的电子商贸,其余资金将用作策略性投资及一般营运资金。为了应付大量认购,TOM印制逾3万本招股书及超过20万张认购表格,倘若认购表格派完还会再加印。 16日,市场即有传闻称,Tom.com在上市时股价会即时涨升10倍。然而,也有经纪人提出警告,如果美股尤其Nasdaq的高科技股出现大幅调整,则认购Tom.com股份的人士,特别是以融资为主的投资者将会损失。因Tom.com的估值本身已很高,加上融资成本,不一定是稳赚。 Tom.com网站携高科技热潮,以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及长江实业集团为主力股东,其他股东还包括盈科数码动力,Schumann International Limited及Handel International Limited,为海外全球提供“通晓中国事”的资讯,并为大中华地区及海外华语社区的全球华人提供“华人时尚生活"与电子商贸服务,内容包括旅游、文化、科技、艺术、时装、游戏、新闻、体育、娱乐等项目。 Tom.com在记者会上,除介绍公司业务外,还为投资者描绘出了盈利前景。公司主席陆法兰说,未来两年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为广告收入,他预期产品及服务交易与订购收入、佣金收入及内容供应收入将稳步增长。 此外,公司将通过Tom.com之名经营三个主要入门网站,提供内容及服务。这些入门网站将会本地化,在全球各地区主要针对中国社群推出特色网站,其中包括中国台北、新加坡、北京、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64:http://www.yisoumao.com/meirongmeiti/3977.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多一分孤独的快乐,少一分无为的浪费】09-06
2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2509-05
3 公司金融法律原理大全9809-03
4 发朋友圈适合经典的座右铭09-05
5 公司金融法律原理大全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