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每天晚上只睡4小时。对他来说4小时足矣,醒来时他同样可以精神焕发、神清气爽地开始新的一天。我也认识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失声痛哭的人,同样认识有热水瓶恐惧症的人。我的朋友里有一个女性运营着三个独立的产业,另一个有强迫症,喜欢数数。我还认识一些人,如果不能背靠墙而坐,他们就会感到异常不安。这些人都很可爱,他们性格开朗、受人喜欢,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
我们总是担心自己“应该”还是“不应该”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出现在别人面前。你是否工作太认真?是否穿了不合适的衣服?说话有一口不合适的口音?是否过度担忧?你是否因为小怪癖或特别的爱好而变得古怪?听我说,这些才是让人成为独立个体的原因。正是这些区别,而非大家都会做的同样的事,才让你真正成为你。我希望,至少在一些方面,不论是你的兴趣、恐惧、行为还是志向,你都能有一些奇怪、独特或者不同寻常。
我在本地的一所学校和青少年进行合作,帮他们撰写大学申请书,他们之间的差别之大让我尤其喜欢。这些学生的年龄一样大,上着同一所学校,可有人想做摄影记者,有人想成为生物化学家,有人想研究哲学,还有人想学习产品设计或法国文学。有人希望赚很多钱,有人则希望得到能让他们四处旅行并让他们产生改变世界的感觉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然而,现实中却有太多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为什么会这样?你认为“不一样很好”或“不一样不好”的界线在哪里?要我说,根本不存在界线。只要你平等、体面地对待其他人,那么所有不一样都是可以接受的。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当然会对影响自己享受生活的特质做出反应。但这并不是说这些特质有什么错,只是因为它们对你起不到帮助作用。
世界上不存在“平常”的东西,如果存在,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是一个单调而乏味的世界。 如果你发现自己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那么你就应该庆祝。绝不要对自己说:“我不正常。”除非你用的是恭喜自己的语调。我们都“不正常”,而这是好事。任何因为你的不同而对你进行评判的人,他们的意见都根本不值得你考虑。我知道,如果是对你来说重要的人,如家人或上司,忽视他们的观点很难,但重要的是,那是他们的意见,而且他们错了。只要不伤害其他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都可以。
改变不符合自己天性的那部分自己,但不要为了满足“正常”的观念而改变自己,这么做只能给你施加毫无必要的压力。你当然可以“不正常”,你就是你。
只要不伤害他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都可以。
评估自己的情绪
想法和感受是两回事,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正当化自己的感受而对其进行解释。不能解释自己为什么愤怒、悲伤、沮丧或抑郁,这完全没有问题。 产生任何感受都是合理的,因为这就是感受。但让你产生了某种感受的事情却不一定会被人理解,例如,生气对他人来说并不是你粗鲁无礼的理由,生气本身难以避免,对于那些认为他人生气这件事不合理的人,他们的想法才不合理。我还听一些人说过“淡定,没必要生气……”但愤怒情绪并不是在合理需求的推动下产生的,愤怒就是一种有时会出现的正常情绪。
不管怎么说,尽管可能没人为了理解你的情绪而要求你对自身感受做出解释,但理解这些感受实际上对自己有着很大的好处。我不是强制你去理解自身感受,只是这样做对你有好处。如果能在产生某种情绪时理性地思考这种情绪,你就更有可能找到方法,减少自己不喜欢的情绪的出现频率。
第一步,确定自己的感受。我的意思就是为一个感受确定名字,当然不是埃里克或者泡泡这种名字。思考哪个词最能描述你的感受,请尽可能具体,不要局限于“快乐”或者“难过”这样的词。你是沮丧,还是失望?是恐惧,还是焦虑?你是脾气暴躁还是生气?这么做不只是为了明确感受,而且还能像正念练习那样,帮助你将自己和感受分离开,从而让你把深层次的自己与暂时正在体验的情绪分割开来。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自己的感受,你能想清楚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吗?我指的是真正的原因,并不一定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例如,你可能因为朋友拒绝你提议某天晚上一起出去玩而生气,但真正让你生气的可能是被拒绝的感觉,而不是错过一场电影或者没能去酒吧喝酒。也有可能不是这种情况,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但经过认真思考,也许你就能明白真正的原因。
像这样解释自己的感受,有助于平复心情。这里的重点不在于对解释抱有怎样的期待——那只是感受,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认真思考至少能分散你的注意力,也有可能让你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你也有可能会注意到,自己是不是容易产生某种特别的情绪。例如,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会感到失望?或消极?或遗憾?
这就是有用的信息。如果你有感到失望的趋势,这会告诉你的理性思维,你的期望有可能定得过高。归根结底,失望是没能满足期望后产生的情绪。现在,你就能从更现实的角度设定对他人、环境或其他有可能让自己感到失望的事情的期望。
将自身想法与感受分割开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等待情绪最高峰过去后再采取行动。你的感受可能不理性,但你可以经过认真思考再去行动。而想法可以控制你,让你决定是否发送一封愤怒的邮件、在电话里冲母亲怒吼,或者本可以出门享受快乐生活时却整个晚上都在家生闷气。
理解情绪这件事并不是强制性的,只是这样做对你有好处。
拿自己开玩笑
在与健康思维有关的有很多都与剥离、分割自我、观察自身想法和感受相关,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站在远处观察自己非常有意思,这能让人们更全面地看待整个世界。
很多年前,我加入了一个慈善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功能就是倾听正在经历困难的人们的倾诉。我很难描述自己在这段经历中学到了多少与人生有关的智慧,如人们如何应对挫折、我们如何提供帮助,以及我们如何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阻碍了自己继续向前。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做出良好应对和具有幽默感之间存在高度关联。 即便身处难以让人笑得出来的环境中,这样的人也能想办法用自己和自身的遭遇开玩笑。对于两者为什么存在关联,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为了拿自己开玩笑,你就必须退后一步观察自己。你瞧!你就做到了分离与超脱,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当然,只靠幽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效果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幽默实际上可以解决大多数的人生小问题,例如,因为忘带雨伞而全身湿透,或者想起自己本来要准备一顿饭,但忘记打开烤箱,食物到现在都是生的。如果你正在经历创伤,那么是否具有幽默感将决定把你引向崩溃或振作的不同结局。
如果能用开自己玩笑的方式消除日常生活中小事故引发的压力和懊恼,你就能显著降低自己的压力状态。承受重大压力时我最喜欢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大脑中用搞笑的方式重写事件经过,不管是没带伞身上越来越湿、因为堵车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还是因为服务员态度不好而怒气冲冲地离开商店。
一个朋友最近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的餐厅的下水道被油脂和食物残渣堵塞,因此他不得不进行清理。清理现场令人作呕,他们在厨房门外放了一辆独轮手推车用于运送清理出来的垃圾。10分钟后,一个卫生部门的检查人员没打招呼就出现在了现场,所以我朋友只能偷偷避开他,在他进入厨房前藏好手推车。我朋友穿着一身新西服,当他全身沾满油脂并推着那堆垃圾走过一扇窗户时,检查员就站在窗户里面、背对着窗户。毫无疑问,当时的情况肯定非常紧张,可我朋友讲述的方式却让人捧腹大笑。从他的话语中,我也能看出他在事件发生时也看到了这件事搞笑的一面。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本可能让人承受重大压力、感到极度紧张的事件,成了我朋友的快乐源泉。
为了拿自己开玩笑,你必须退后一步观察自己。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常态并不正常: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2875.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经典歇后语经典09-14
2 “优质造句技巧汇总集萃资源集萃平台,优化语言表达”09-04
3 不要自大09-06
4 为什么爱之深,责之切09-14
5 造句经济中:创新驱动,用幽默造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