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老婆舌头】(惯)指翻闲话,搬弄是非。
2、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谚)失蹄:马在行进间腿蹄闪空。失足:失足落水,借指行为出错。马有失蹄的时候,人也有犯错的时候。指人偶尔犯错是难免的。 也作马有前失,人有后悔。 马没有不打前失的,人没有不犯错误的。 人有失错,马有失蹄。
3、 六一快到了,妈妈给我买了一条花裙子。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要妈妈给我穿上。妈妈指着我的小脑袋,笑着说:“你真是炒虾子等不得红啊!”(江苏·南京)
4、 【你知我知,天知地知】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5、 去年夏天,两户人家在挨边地上都种了西瓜。一户靠科学种植,瓜大瓤红,卖了一千多元钱;另一户凭经验种植,瓜歪瓤白,没卖几个钱。村民们感慨地说:“勤劳苦干不可少,但科学技术更是致富的宝啊!”(河南·太康)
6、 【有饭大家吃,无饭大家饿】(惯)比喻同甘共苦。
7、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8、 【留得在,落得怪】(谚)主人好意留客,留住了,自然大家高兴;留不住,就不免见怪生嗔。指客随主便,主人既然挽留,就不必执意辞行。
9、 【菜碟子舀水——一眼看穿了底】(歇)形容事情很明显,一眼就能看清楚。也作“菜碟子舀水——一眼看到底”。
10、 【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谚:指生意场中不愁卖不了钱,只愁货物不齐全,满足不了顾主的需求。 也借指手艺行业要想使事业兴盛,就必须尽力满足人们的需求。
11、 【 耗子扛枪,窝里反】指内部起哄。电视剧《绍兴师爷》:“你 就是耗子扛枪窝里反,专会欺辱自己人。”
12、 【—分忍耐十分福】遇事要忍耐,冲动没有好处。汪幸福 《浪迹台湾岛》:“一分忍耐十分福。既然是邀人家做生意, 就应让人家有个考虑的余地。”
13、 地里的竹笋——有钻劲
14、 【公人见钱,苍蝇见血】(谚)指公人贪财如命,见到钱财,就如同苍蝇见到血一样。
15、 【碰钉子】(惯)比喻遭人拒绝、斥责或遭受失败、挫折。
16、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晒麦】(谚)指从云的走向上可判断是否有雨:云往东走,无雨;云往西走,马足溅泥;云往南走,暴雨来临;云往北走,天晴。
17、 【六十年风水轮流转】情况会有变化,会碰到好运气。王安 忆《文革轶事》:“他们又大多有着通达的世界观,认为六十 年风水轮流转,别看张思叶家现在倒霉,说不定日后会有崛 起的一天。”
18、 【家懒外头勤】释义:在外边勤劳,在家里什么都不管。例句:玉生是个“家懒外头勤”,每天试验这个,发明那个,又当着个民兵班长,每逢收夏、收秋、过年、过节就在外边住宿,根本不是管家的人。
19、 【比棒槌多两个耳朵】人如同棒槌,只是多两个耳朵,老实, 死板,无能。邓友梅《烟壶》:“您病着,那一位比棒槌多两个 耳朵,我不自己办谁办?”
20、 【推倒油瓶不扶】(惯)比喻不管闲事或见急不救,在一旁看笑话。 也作“油瓶倒了不扶”。
21、 【得命思财,疮好忘痛】(惯)刚把命保住了又想发财,疮疤好了就忘了当时的疼痛。指人贪财忘本。
22、 【 一个烂桃坏一筐】个别连累整体。陈登科《风雷》:“一个 烂桃坏一筐。凡是自己不找门路,光要救济的,光想贷款 的,一个不贷,也不发救济粮。”
23、 【 吃饱了混天黑】胸无大志,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类似 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苏叔阳《家庭大事》:“一个个老眉 卡嚓眼的,吃饱了混天黑,可谁也不打算让位。”
24、 【墙里的柱子——捶使劲不显身】(歇)指暗中不露声色地出力。也指不吭声地埋头苦干。
25、 【破蒸笼,不盛气】释义:比喻人没志气,不争气。例句:呸,破蒸笼,不盛气,他是孙大哥家里使唤的,我每吃酒,他来服侍的,倒与他结义做朋友,没志气。
26、 【风不摇,树不动】(谚)风如果不刮动,树枝就不会摇摆。借指凡事总有个起因,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也作“风不吹不响,树不摇不动”。
27、 大地养活人民,英雄保卫祖国。
28、 【换汤不换药汤】中医方剂。谓性质没变,只是换了一个 花样。马南邨《燕山夜话》:“表面上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 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29、 【鼻涕往上流】(惯)比喻事情被颠倒了。
优美歇后语经典人生感悟
30、 弟弟对做好的饭菜很挑剔,这不吃那不要的,当过老红军的爷爷生气地说:“想当年我们是渴饮雪,饥吞毡。现如今你们是冬有棉、夏穿单,菜有油、饭有肉,出门不用走、回家电视看,就这还把饭菜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河南·辉县)
31、 宁可爹娘羡儿女.切莫儿女羡爹娘。
32、 【程咬金的斧子——就这么三下】(歇)程咬金:唐初大将,古代小说《隋唐演义》、《说唐》中的人物.传说惯使两把很重的板斧,头三下很厉害,后来就差劲儿了。比喻本领不怎么样,就开头几下子,使不出新的花招。也用来表示自谦。
33、 【牡丹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谚)指牡丹花再美,离开绿叶陪衬,也显不出它的艳丽。比喻本事再高强的人,离开得力人的辅佐,也成不得事。 也作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牡丹虽好,绿叶扶衬。扶衬:扶持,帮衬。 牡丹花少不得绿叶扶。
34、 菜地里围篱笆——没有不透风的墙
35、 【低头不见抬头见】见“抬头不见低头见”。
36、 叫林黛玉抡板斧——强人所难
37、 【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释义:各人有各人的福分。例句:“得靠运气,靠能耐。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的福。”
38、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谚)早上看见东南方有红霞,是下雨的征兆;傍晚看见西北方有红云,是晴天的征兆。指早晚分别看东南、西北的云色,就可预知天气的晴雨变化。
39、 张大伯的儿子好睡懒觉,张大伯说:“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仓先冒尖。像你这样早睡晚起,日子能过好吗?”(湖北·钟祥)
40、 【 打蛇先打头】打击为首的,击中要害。姚雪垠《李自成》: “目前咱们的战兵很少,只能将主要兵力放在南路,交你使 用,要在白羊店以南对郑崇俭亲自督战来犯的官军迎头痛 击。这是打蛇先打头之策。”
41、 【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一俗语形容某些人爱耍小聪明,做事情弄巧成拙,被人耻笑。它源自汉朝的一个真实故事。 “画虎不成反类犬”是马援劝教两个侄子信中的一句话,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马援,字文渊,东汉名将,伏波将军,就是誓要“马革裹尸还”的大英雄。他的两个侄儿马严、马敦,性格好议论时政,又喜欢行侠仗义,马援在前线不放心他们俩,专门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告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是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成了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的是,每次新的太守到任就会为他头痛,百姓们的意见也很大。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马援不仅是大英雄,还是循循善诱的长辈。
42、 【脚踏两只船】(惯)1形容和两边都有联系,哪一方都不得罪。2指同时做两种事情。 也作脚踩两边船。 脚踩两只船。
43、 每天天不亮,总能听见邻居家的孩子毛毛的读书声。我问他:“你起那么早,不瞌睡吗?”他装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说:“这叫笨人早起身,笨鸟先出林。你懂吗?”(河南·内乡)
44、 头发捻绳子——不合股;合不了股
45、 【老母猪吃碗碴——肚里有瓷】(歇)瓷:谐“词”。指说话振振有词,头头是道。有时含讥讽意味。也作“老母猪吃碗碴子——肚里挺有瓷儿”。
46、 【柳树开花没结果】柳絮没有果实。借指事情没有结果, 没有好收场。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他说命太苦,头 一回说亲说了个你,闹了一回子,谁知道柳树上开花:没结 果。”
47、 二姐收拾好行装要去南方打工,大姐送她到车站,买好车票准备上车时,二姐犹豫了。大姐劝她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去就去吧,别这么难舍难分啦!”(河南·内乡)
48、 叔叔在县机械厂工作,他总嫌单位不好,很不安心,今天请病假,明天请事假。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应该认清形势啊!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河南·内乡)
49、 刘二婶常为自己家过得不如别人而生气,奶奶劝她:“穷没根,富没苗。一根竹竿十二节,说不定谁过到哪一节呢,还是想开点好哇!”(河南·长垣)
50、 【山字摞山字——请出】见“两个山字落在一块儿——请出”。
51、 【宁看贼挨打,不看贼吃耍】(谚)指看贼挨打受罚可以儆戒自己,而看贼用偷来的钱吃喝玩乐,则容易受邪恶的引诱。
52、 真主给人一个舌头,两只耳朵——这是叫人说一次,但要听两次。
53、 【箭在弦上,话在嘴边】(惯)指事情到了不能不说出来的时候。
54、 每天早晨梳头发的时候,我总是这儿跑跑那儿遛遛,全家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我脱落下来的头发。妈妈拖地的时候,见地上都是头发,就说:“你看,你的足迹遍布全家了!”(河南·焦作)
55、 【下课】“下课”一词原本是教学用语,指一堂课结束。现在却增添了新的词意,指体育教练因执教能力被迫停教。它源自四川的球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四川球迷们的演绎,下课词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变成了足球队教练被迫离职的一种生动写照。“下课”最初应用在中国足球队第一任外籍教练施拉普纳身上。当时这位德国老头告诉中国球员,如果不知道将球往哪踢好,就往门里踢,1993年中国足球队却在成都惨败,而在成都也破天荒地响起了“施拉普纳,下课”的愤怒声音。从此,“下课”一词被广泛地应用在足球领域,随后,又被广泛地引申到其他体育领域,几乎与引咎辞职同义了。同时,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该被淘汰的意思。
56、 【七大姑,八大姨】(惯)指众多的女性眷属。
57、 土地爷逮蚂蚱——慌了神
58、 【出了灯油钱,站在黑地里】付出代价,没有报酬。菡子《纠 纷》:“当年那么大灾荒都能带他们一家糊过来,换了旁人真 不易得的,帮工五六年没有算过一回工钱,反而倒掏自己腰 包,这笔工钱算算也吓人,人心换人心,不能叫刘二出了灯 油钱,站在黑地里。”
59、 我的邻居有位老奶奶,年近六十,两个儿子均已成家,弟兄两人常因为嫌老人偏这家向那家而吵闹不休。热心的妈妈常去劝和兄弟俩:“天下老人偏小的,不偏小的偏好的。”(河南·林州)
优美歇后语经典人生感悟
60、 【没了王屠,连毛吃猪】(谚)王屠:姓王的屠夫。指没了王屠夫,就得吃没煺毛的猪肉。比喻缺了某个紧要人物,事情就办不成。 也作没有张屠夫,就吃连毛猪。 死了王屠,连毛吃猪。
61、 【惜子如杀子】见“惯子如杀子”。
62、 菜瓜打锣———锤子买卖;一锤子交易
63、 【种田的儿郎不顾衣】(谚)儿郎:泛指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只顾耕田种地,不怕弄脏衣服。指劳动者不怕脏。
64、 扫帚顶门——净权(岔)儿
65、 【宰相回乡拜四邻】(谚)宰相作为当朝一品大员,回到家乡,还去拜访邻居。指官位再大也不压乡亲。
66、 【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歇)头脑:本指头部,转指头绪。 指理不出事情的头绪,猜不透是怎么一回事。 也作丈二长和尚——摸头不着。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67、 【摸老虎屁股】(惯)指冒犯有权有势或难以对付的人。
68、 【不是吃素的】不吃素,则吃荤,需要油水。指敲诈,动武 等。清代《官场现形记》:“再加派去的委员亦并不是吃素 的,万太尊斟酌送些,他再借些,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了。”
69、 【热心招揽是非多】(谚)热心:有热情,肯尽力。指热心人常会落得麻烦缠身,苦恼不断。 也作热心招是非,冷眼无烦恼。 冷眼:冷漠地看待周围的事物。 热心闲管招非,冷眼无些烦恼。 热心闲管是非多,冷眼觑人烦恼少。
70、 【翻身离虎穴,失足入龙潭】(惯)比喻刚离开一个危险的地方,又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71、 寡妇门前多是非。
72、 鼻子大了压到嘴——难开口;口难开:不好张口
73、 【神龙见首不见尾】(惯)形容行动巧妙迅速,或行动诡秘,不见踪影。
74、 马路不拐弯——正直公道
75、 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多,同学们在底下埋怨起来。老师说:“不上树,怎么能摘到苹果呢?”(云南·水富)
76、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惯)比喻人甘心落后,无论用软的还是硬的办法都不能使其上进。
77、 【舀净水,捡千鱼】采取彻底的办法来搜索。李英儒《野火 春风斗古城》:“地里空了到场里,场里空了到屯里,舀净水 捡干鱼,打完蒿草连狼也跑不了。”
78、 老鼠掉进铁桶里——无缝可钻;无空子可钻
79、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谚)量:度量。毒:狠毒。指度量小不能容人容物者,算不得品德高尚的真君子;对敌没有狠毒手段者,算不得敢作敢为的大丈夫。
80、 【洒热血,抛头颅】见“抛头颅,洒热血”。
81、 【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谚)凡人:尘世间的普通人。比喻上层人物争权夺利,直接受害的是老百姓。 也作神仙打仗,百姓遭殃。 神仙打架,小鬼倒霉。
82、 【春初早韭,夏末晚菘】释义:菘:蔬菜名,叶柄厚而呈青色的称青菜;叶似薄而色淡的称白菜,又称黄芽菜。指春初早生的韭菜和夏末晚生的青菜最好吃。例句:文惠太子尝问周彦伦:“菜食何味最佳?”彦伦答日:“春初早韭,夏末晚菘。”
83、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众人都有相同的认识。老舍《四世 同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不能怪你!你有个好心 肠!”
84、 【三亩棉花三亩稻,晴也好,涝也好】释义:一半地种棉,一半地种稻,晴收棉花雨收稻。比喻做事稳当,不冒风险。例句:三亩棉花三亩稻,睛也好,涝也好。花宜晴,稻宜雨,平分三亩,必有一得。故日:“晴也好,落也好。”计图人定胜天,不思不便宜处,亦必居其一。
85、 【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谚)禄:禄粮,饭食。指吃了人家的饭,拿了人家的俸禄,就要尽心竭力地报效人家。 也作食人之禄,必当终人之事。 食人之禄,当尽其心。
86、 江边插柳一一生了根
87、 电线杆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
88、 【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谚)执法严正,国情自然和谐;官员清廉,人民自然安乐。指执法严正和官员清廉,是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的决定因素。 也作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官清民自安,法正天心顺。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89、 【六六大顺】“六”字,在当今社会大时兴,结婚选择带六的日子,买高层住宅要选十六层,电话号码要选带六的号,汽车牌照带六的拍卖时身价倍增,就连喝酒时的酒令也有“哥俩好,六六六”。为什么人们钟情于六呢?为什么是“六六大顺”而不是“七七大顺”、“八八大顺”呢?这里有四种说法。 1.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对“六”有如此一些说法,因为六月六日前后农忙结束,正处于农闲阶段,是探亲的最佳时段。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也被称为“回娘家节”。如果晴天,在这一天很多人家都会把大红大绿的衣服被褥拿出来洗晒,到处呈现一派祥和之气。因为再过几天就要进入伏天,洗了衣服被褥就不容易晒干,容易发霉,这天洗晒衣服被褥能去除霉(晦)气,人们图个吉利,所以选择六月六日去做这些事情,当然六六心情大顺。 2.“六六大顺”来自《易经》,《易经》中“六”代表阴爻(“九”代表阳爻),六六即六条阴爻,是为坤卦,效法大地,厚德载物,功德圆满,自然大顺。因此有了“六六大顺”的说法。 3.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称为“六顺”,这使六成为吉祥和顺的代名词。 4.“六”与“溜”、“顺溜”谐音,两个六就是特别溜。如最近上演的一部影视剧——《我的名字叫顺溜》,可见“顺溜”深人人心。
90、 吃了三天斋就想上西天——功底还浅
91、 【神归庙,鬼归坟】(惯)比喻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92、 【人哭天没泪】(惯)指陷入困境,无人同情、帮助。
93、 【人咸踬于垤,莫踬于山】见“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94、 狗尿苔打卤——天生不是个好蘑菇
95、 【拿着金碗银筷子,就是吃不成饭】释义:比喻好条件未能利用,得不到好处,仍旧受穷。例句:弄得现在,咱合作社搞副业这样好的条件,要人有人,要牲口有牲口,要本钱有本钱,结果呢,却拿着金碗银筷子,就是吃不成饭。
96、 【疾风知劲草】(谚)疾风:猛烈的风。指猛烈的风吹过,这才见出哪些草是坚实强劲的。比喻只有在十分严峻的考验下,才能鉴别出真正的刚直忠贞之士。 也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极荡:《诗·大雅》有《板》、《荡》二篇,讽刺周厉王时社会动乱,后借指乱世。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97、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释义:“睛”与“情”谐音。比喻彼此终究有情意。这是刘禹锡《竹枝词》名句。例句:依我分析:你们这段儿难忘的八月十五,难忘的七十二天,可以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吧?
98、 害了芝麻打跟斗——碰到茬子上了
99、 泥人遇木偶——面面相觑
100、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释义:莲子:莲的种子,可以吃。比喻辛酸苦楚在内心里。例句:她仇恨这人吃人的社会,但她无力反抗,只好让泪水往肚里流,她变得沉默孤癖(僻)起来。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她不愿说话,不到不得已时不开口,别人问话时,她总是用点头摇头来回答。
101、 学习不努力的哥哥今年要参加中招考试,但是,这不,马上都要考试了,他还在玩电脑。奶奶劝哥哥去读书,爸爸说奶奶:“这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河南·内乡)
102、 【门前结起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谚)门前拴着高头大马,有钱有势,不是亲戚的也会来认亲戚。 旧指人情势利,攀高结贵,只要有钱有势,人人都会来奉承。 也作门前扣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戗着讨饭棍,骨肉之亲不上门。 门前缚仔高头马,不来亲者也来亲;门前挂着破帘子,嫡亲娘舅陌路人。
103、 【狐狸再狡猾,狐皮还是经常出售的】(谚)狐狸无论怎样狡猾,也逃不脱身死皮售的命运。比喻邪不胜正,邪恶者终归要受到正义的制裁。
104、 【军令重如山】(谚)指军中只要下达命令,任何人都必须绝对服从,不可违抗。 也作军令如山倒。 军令如泰山。
105、 【呕心血】(惯)形容费尽心思,苦心思索。
106、 【大丈夫报仇,十年不迟】谓遇到事情要沉着,找机会对侍。 类似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姚雪垠《李自成》:“大丈夫报 仇十年不迟,何况只用等几个月?气坏了身体可不值!”
107、 【落个树叶怕把脑袋砸碎】见“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头”。
108、 【弯刀对住瓢切菜】(惯)弯刀:刃部呈弧形的刀。瓢: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的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弯刀在半圆形的瓢里切菜,正合适。形容正好吻合。
109、 【得一望十,得十望百】(惯)形容人贪得无厌,胃口越来越大。
110、 牵着肠子挂着肚——放心不下
111、 小毛的一把“鱼形”小刀不知什么时候丢了,当他看到邻居家的小孩也拿着同样的小刀时,硬说是他的。邻居大婶气愤地说:“兴你吃红高梁,就不许人家拉红屎了?”(山东·文登)
112、 千条小河归大海,各种荣誉集体来。
113、 核桃仁子——不砸不出来
114、 老师让我们默写课文,可有的同学却照抄书本。老师发现后说:“你们这是捏着鼻子骗眼睛啊!”(贵州·湄潭)
115、 【对事不对人】针对事情讲道理,不是看人行事。台湾林 海音《春风》:“他们这场辩论,对事不对人,这句话只是脱口 而出罢了。”
116、 【草膘料力水精神】释义:吃草能使牲口长膘,吃料能使牲口增力,喝水能使牲口存精神。例句:如果黑夜喂不好,牲口就要受伤,一夜要喂五六次,我有的工夫一次接一次,直喂到天亮才算。这吃草料饮水还有讲究,常言说:“草膘料力水精神”。
117、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原指武艺高强,借指精通有关方 面的技术。师陀《果园城记》:“就是说他得教国文、地理、历 史、自然、算术,甚至还得会教体操,十八般武艺他得件件精 通。”
118、 【慷他人之慨】(惯)指拿别人的东西或钱财作人情或挥霍。
119、 【好兄弟高打墙,亲戚朋友远离乡】(谚)兄弟之间关系再好,分居后也应筑起高墙,节制往来;亲戚朋友相处再好,也应离得远些,不多接触。指和人相处关系宜淡,过热难得长久。
120、 电视里播放广告,我在一旁尖声怪调地随着学说广告词。妈妈嫌难听,白了我一眼说:“嘴不尖学鹰叫。”(山东·平邑)
121、 【兜肚断了带子——没得绊】(歇)兜肚:护肚子的内衣,上下都有带子束在身上。绊:缠束。指人不受约束了。一说“绊”谐“盼”,指没有盼头了。
122、 【桂冠】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夺得第一名的人,常常被人们称为夺得“桂冠”。“桂冠”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个舶来品,源自古希腊。古希腊人认为月桂树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木,他们用月桂树的枝叶编成冠,授给在祭祀太阳神阿波罗的节日赛跑中的胜利者。戴桂冠者有极高的荣誉。后来,人们用月桂树的枝叶编成冠冕,献给最有才华的诗人和各种比赛中的胜利者,成为一种惯例,流传下来。特别是古希腊又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奥运会的胜利者也会得到一顶“桂冠”,于是“桂冠”一词随着奥运会传向世界。大家对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记忆犹新,在那届奥运会上,获奖者除得到金、银、铜奖牌外,发奖官员还将桂枝编的花冠戴在他们头上。无独有偶,在中国还有一个和“桂冠”词义相近的词,叫“折桂”,也来自一个和桂树有关的美丽神话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称科举考试登科为“蟾宫折桂”,又引申为各种考试与比赛的第一名叫“折桂”。“桂冠”和“折桂”,这两者同义不同源,一个为“西”,一个为“中”,中西合璧,珠联璧合。
123、 肚里藏生铁——心情沉重
124、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释义:比喻人本领再高,能力再大,也需要别人帮助。例句: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单干是不好的,总是要有人帮,在这样的问题上尤其要有人帮。
125、 便桶底渗出水来——下流
126、 不吃桑叶的老蚕——净是丝(私)
127、 水里石头——雷打不烂
128、 【面软的受穷】(谚)面软:重情面,该采取强硬态度时拉不下脸面。指面对过分的要求,不忍或不敢向对方说“不”的人,注定要遭受穷困。
129、 【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子不急不咬人】被逼反抗。张孟良《儿 女风尘记》:“什么叫有胆子没胆子,兔子急了还咬人咧,何 况一个人?”
130、 杀鸡给猴子看——惩一儆百
131、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132、 【发洋财】(惯)洋财:跟外国人做生意得到的财物。指从外国人身上得到财物或非常稀罕的东西。 也指得到不义之财。
133、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谚)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人老了,却永远无法再变年少。指少年时代是黄金时代,要及时努力进取,不可虚度时光。 也作花有重开日,人无返少期。 人无再少年,花有重开日。
134、 【三眼铳打兔子——没准】(歇)三眼铳:一种有三个枪眼的旧式火器,用于出殡时放礼炮。本指射击没有准确性,转指说话、办事没有目标,没个准头。 也作“三眼铳打兔子——没准头”。
135、 猴儿下竹竿——溜到底
136、 【生姜断了辣气】(惯)比喻人改变了本质、秉性。
137、 晚上,我总是喜欢看电视到很晚,有时困了还想看。妈妈常说:“算了,别看啦,骑马坐轿,不如去睡觉。明天你还要早起上学呢!”(江苏·新沂)
138、 【一箭就上垛】(惯)垛:箭垛,即箭靶。一箭就射中了靶子。比喻一次成功,一拍即合。
139、 【胎毛未干】(惯)胎毛:胎发。讥讽人年幼无知。
140、 【熬粥要有米,说话要讲理】(谚)就像锅里不下米就熬不出粥一样,说话不在理就不能使人信服。
141、 【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见“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142、 三十三头牦牛拉不回——倔脾气
143、 旧车断了轴——破烂不堪
144、 【羊肉馒头没得吃,空教惹得一身膻】(惯)比喻好处没得到,还惹下了麻烦。 也作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羊肉没吃到,先惹一身骚。 羊肉没吃到,弄得一身臊。
145、 【做贼不犯,少做一遍】(谚)指做贼的不犯案,是因为做的次数还少,做多了必犯。
146、 【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谚)见穷家别笑他穷,见富家也别夸他富;因为穷不会常穷,富也不会久富。指穷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嫌贫爱富。 也作“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
147、 驴子拉磨牛耕田——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148、 【不知者不作罪】(谚)指不了解情况而误犯了别人,应当得到别人的原谅与宽恕。 也作不知者不怪。 不知者莫怪罪。 不知者不为过。
149、 【十个儿子十个相】(谚)相:相貌,长相。一母所生的十个儿子,长相就有十个样。指人的相貌各自不同。
150、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谚)道:道行,佛家修行的工夫。魔: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魔。指道行有一尺高,阻挡修行的魔力就有一丈高。原为佛门用语,是说修行者越进步,前面的阻力越大。比喻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越大,进取越艰难。 也作“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151、 【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实在在,没有空缺。多指每人有一 个岗位。类似的:一个钻眼一个钉。谌容《关于猪仔过冬问 题》:“现在人浮于事_哪个局不局不是七八个局长?群众说,不 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是八个萝卜挤一个坑儿!”
152、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歇)汤里来:指豆腐是用大豆加水磨成豆浆后,再加入石膏或盐卤凝固而制成的。水里去:指豆腐翻倒在海水里。比喻何处来,还回到何处去。也形容四处劳苦奔波。
153、 耗子啃茶壶——满口是瓷(词、刺)
154、 宣传车演节目——载歌载舞
155、 【床罩】“床罩”是最普通的床上用品,美观大方,可它的得来并不美。床罩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的法国。据记载,这个伟大的发明者是一个普通的法国高卢妇女迪迪。迪迪与马夫路易恋爱了三个月后,正式举行婚礼。不幸的是,婚礼后的早晨,年轻的妻子发现丈夫有遗尿的毛病,他将婚床上的被褥尿湿了。这时,祝贺婚礼的客人们已在门外,他们大声笑闹,捶打木门,迪迪已没有更换床褥的时间。迪迪望着神情沮丧的路易,忽然灵机一动,从衣橱里取出一张床单,迅速铺在潮湿的被褥上,然后开门迎客。客人们向新郎新娘祝福,并参观他们的新居。突然,一位客人手指床单,惊奇地叫道:“多奇怪的布置,这是洁白的‘床罩’!它一定是巴黎上流设计者的最新玩意儿吧?” 新娘微微一笑,不发表意见。客人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哦!这多么时髦,多么漂亮!” 很快,这种铺床方法在法国各地流传起来。三年后,法国宫廷正式采用了这种方法,并按那个客人所说的那样,将铺在被褥上的床单命名为“床罩”,并且把它载人了《宫廷起居事典》。
156、 【节约油,油满罐;节约钱,钱满串】(谚)串:也作贯,旧时钱制,干钱为一串。在油上节约,油罐常满;在钱上节约,钱柜常有积蓄。 指节约是致富的条件。
157、 【连锅端】释义:比喻全部除掉或拿走。例句:谁知道半腰里杀出一支解放军的小分队,打伤李荣厚,把那些“人质” 放走了,还差一点把司令部也连锅端掉。
158、 大姐姐抱着个小孩儿,一位阿姨见了说:“啊,这是谁家的孩子啊,长得多粉!”(河南·郑州)
159、 洪水冲了老鼠洞——窝子全完
160、 老龙王搬家——离海(厉害)
161、 【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歇)本指高空里的手,转指技能高超的人。
162、 【黑纱】中国人治丧,儿女后辈只穿孝不戴黑色,农村现在也如此。后来,西风东渐,才开始戴黑纱,也只限于城市和公职人员。那么,戴黑纱从何说起呢?它源自欧洲。在古代欧洲,如果一个贵族死了,他的仆役都要为他穿黑色丧服致哀。英国仆役在购不起丧服的情况下,首倡用一块黑纱佩戴在左臂上表示致哀。就这样,节俭易行的佩戴黑纱的丧礼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163、 【哪里跌倒哪里爬】释义: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难,争取成功。例句:“养猪卫星”虽然丢了丑,可卫治国并没泄了气。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决心再放个“卫星”,以挽回面子。
164、 第二天就要考试,我要复习功课,请爸爸妈妈晚上不要看电视了。爷爷在一旁像朗诵诗歌似的说:“平时不用功,临考靠着灯,熬个小红眼,考个大白丁。”(黑龙江·哈尔滨)
165、 【三人说着九头话】(惯)指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
166、 【太阳从西边出来】释义:太阳事实上不会从西边出来。借指不可能、办不到或特别新奇的事。例句:“什么,要叫小日本把东西还回来,真是做美梦,那就要等到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们必须去夺回来。”
167、 兔子上树——赶急了
168、 我比同龄人高出半头。一次有人说:“你看这孩子,真是人高马大的。”奶奶在旁听了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身大力不亏嘛。”(江苏·东海)
169、 【人人心里一杆秤】(谚)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对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170、 妈妈平时喜欢与人拉家常。一天,她出门办事,临走时爸爸嘱咐她:“女同志不要站哪儿成井,坐哪儿成坑,做事要放枪收马,利索点!”(安徽·霍邱)
171、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不可错过机会。类似的:过了 这个节日,就怕种不上这个庄稼了/过了此船无好渡。反义 说:过了这个村,再找一个店。老舍《茶馆》:“告诉你,过了 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耽误了事可别怨我!快去快来!”
172、 鸭子头上插锦鸡毛———语(羽)双关(冠)
173、 【干金难买回头看】释义:做事时回头看看或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会大有好处。例句:“你们看,我这秧行不齐,秧根插得深浅不匀。……”“干金难买回头看,你这一看看得好!”
174、 【心记不如墨记】(谚)指凭记忆力去记事,不如用笔墨记录可靠。
175、 【堤外损失堤内补】(谚)堤:沿海、河、湖等的防水建筑物。指农作物要是在堤外受到损害的,就要在堤内设法得到补偿。比喻在这方面失去的,就要在那方面补起来,不使总体亏损。 也作“堤内损失堤外补”。
176、 刚出飞的麻雀——翅膀不硬
177、 【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明代《西 游记》:“古人云: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们如今招的 招,嫁的嫁,取经的还去取经,走路的还去走路,莫只管贪杯 误事。正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178、 【白龙瞟娘,必主雷雨】释义:白龙:“传说中白色的神龙。(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此处借指西方上空出现的白云。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此日西方出现白云,必有雷雨。例句: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白龙瞟娘,必主雷雨。”
179、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蚂蚁。比喻做事不自量 力。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近有文僧,勾结小报,竟也作 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
180、 【又做巫婆又做鬼】巫婆假装有鬼附身。借指弄虚作假, 两面应付。又,也说:也。成语:装神弄鬼。赵树理《小二黑 结婚》:“又做巫婆又做鬼,两头出面装好人。”
181、 我总爱向大人要零花钱,奶奶经常说我:“毛毛雨要淋湿衣裳,杯杯酒要喝完家当。你得注意节约啊!”(新疆·塔城)
182、 【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惯)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比喻摆脱不了他人或某种力量的控制。 也作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跳不出手心。
183、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风景秀丽,自古就很有名气。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语又是从何而来呢?它源自北宋。早在北宋,汴京的人们就传唱“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的民谣,羡慕苏杭的繁荣富足。而后金灭了北宋,南宋王朝还真迁都杭州,偏安一隅,杭州苏州更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后来,诗人范成大在他编纂的苏州地方志《吴郡志》中写道:“谚日: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日:苏湖熟,天下足。”到了元代,周卿在《蟾宫曲》中又写道:“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诗句比起以往的说法,更精炼,更上口,所以历久不衰,流传至今。
184、 【露水见不得太阳】比喻难以存在,时间长不了。或说:露 水见风就会干。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好好好,抗战 快到头了,咱们拼命干吧,日本鬼子就完蛋啦!“嗨,小鬼子 是露水见不得太阳了!”’
185、 近日商店来了一车化肥,一夜之间分了个精光。某人问隔壁邻居:“昨夜分化肥,你也得了一包吧?”那位邻居说:“老鼠夜间行窃,与人何干?”(甘肃·临洮)
186、 【虎瘦雄心在】(谚)瘦:瘦弱。比喻志向高远的人,纵然年老体弱或遭遇坎坷,锐气不会减退。 也作“虎瘦雄心在,身死骨不倒”。
187、 【名字有叫错的,绰号没有起错的】(谚)绰号:也叫外号,根据人的行为特征起的另名。指人有什么行为,就起什么绰号,往往名副其实。
188、 我本来已经穿了很厚的衣服,还总是围着个火炉子。妈妈说我:“无毛的小鸟是叽叽,有毛的小鸟也是叽叽。”(安徽·旌德)
189、 【背包袱】(惯)比喻在思想上或经济上有沉重的负担。
190、 【头发不剪,总要长的】(谚)比喻事情发生了,要及时解决,不然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191、 爸爸平时经常帮助乡邻,和许多人交上了朋友。爷爷常对我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你可得好好向你爸爸学习啊!”(浙江·绍兴)
192、 叔叔见义勇为,各方面的表扬奖励纷至沓来,这让叔叔很不好意思。婶子说:“好马配雕鞍,好人配称赞。你又不是袁世凯做皇帝——欺世盗名的,有什么难为情的呢?”(河南·南阳)
193、 黑瞎子怀孕——熊包(比喻软弱无能的人)
194、 【不见真佛不烧香】释义:认准了人再去求他。例句:“他已经上过两次当了,这一次恐怕他不见真佛不烧香!”……“不怕,猴不上树,多筛几遍锣嘛……”
195、 【受熬煎】(惯)指倍受折磨。 也作“受煎熬”。
196、 【无根的浮萍,长不成栋梁之材】释义: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池塘、河渠中。比喻浮在表面、没有根底的人,不会有大的作为。例句:他又想到自己前一段工作,所遇到重重困难,屡次碰壁,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没有在群众中扎下根去。无根的浮萍,长不成栋梁之材。
197、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释义:穿靴:指腿脚发生水肿。戴帽:指头部水肿。男人腿脚水肿,女人头部水肿,表明病情严重,有危险。例句:雁雁,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我脚肿成这样子,看来是回不了老家了。
198、 【愁人苦夜长】(谚)指忧愁烦闷的人,一到夜里,会觉得更加愁苦而难熬。
199、 乌鸦当向导——把人带到死尸堆
200、 【稀泥抹不上墙】指不中用,不行,不起作用。丁玲《太阳 照在桑干河上》:“干部是可以撤换的,要是有那些软骨头, 稀泥抹不上墙的角色,就别叫他当干部嘛。”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优美歇后语经典人生感悟:http://www.yisoumao.com/lishijingdian/2287.html
推荐文章
09-05
1 考虑效果09-04
2 心灵经典歇后语大全09-04
3 2018最新经典歇后语09-05
4 利用奖惩机制提升执行内驱力09-05
5 看清“孩子不听话”这一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