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楼上的卫兵——高守(手)
2、 蚂蚁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3、 【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谚)比喻个别的劣质分子会殃及整体事业。也比喻因为一个环节不好而影响了整体荣誉。
4、 【 吊桶落在井里】无法摆脱困境。茅盾《霜叶红似二月 花》:“曹志诚仰脸大笑摇头晃脑说:王伯申这回吊桶落在井 里了。”
5、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6、 【牛打江山马坐殿】享受别人的成果。或说:人打江山狗 坐殿。成语:坐享其成。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咱们 俩,凭什么在这儿给别人当驴使,让他们牛打江山马坐殿?”
7、 抬棺材上阵——拼命
8、 石灰木炭一把抓——黑白不分
9、 看着电视里转播的拳击比赛,我觉得怪吓人的,便对妈妈说:“谁学那干啥,又费力又挨揍?”妈妈说:“牛吃荆棘图扎的,人吃辣椒图辣的,各有所好嘛!”(河南·伊川)
10、 【老鼠舐猫鼻梁子】(惯)比喻做十分冒险的事情。 也作“老鼠啃猫鼻子”。
11、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嘴上说没有用,得在实际中比 比。张洁《沉重的翅膀》:“他们要求调整生产组织,把车、 钳、铣、装配四摊分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到底谁完不 成任务。”
12、 登太行望运河——远水不解近渴
13、 【杀了一只虎,留下一只狼】除恶未尽,留下后患。姚雪垠 《李自成》:“要杀,一齐杀,不要杀了一只虎,留下一只狼,纵 它伤人。”
14、 小弟一转眼十个多月了。奶奶笑着对妈妈说:“有苗不愁长,没苗就甭想。不知不觉这孙子可快一岁了。”(河南·鄢陵)
15、 【一着不到处,满盘俱是空】(谚)一着:一步棋。关键时刻一步棋不到位,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比喻在事情的主要环节中,稍有差错就形成无法挽回的失败。 也作一着错,满盘输。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16、 哥哥要去学习烹饪技术。临走时,爸爸叮嘱说:“去了好好学,家有千两黄金,不如薄艺在身。”(河南·邓州)
17、 【正月】我国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叫“正月”,为什么叫正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在先秦以前,以哪一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代以建寅的月份——现在的农历正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建丑的月份——现在的农历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以建子的月份——现在的农历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后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朝代改后,把纪年的方法也改过来,树立新政权的权威,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以建寅的月份,作为农历的第一个月——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再一种说法,正,是一年的开始。古代帝王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称为正(政)月。周朝时,许多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处理,所以干脆叫正月为政月。那么,“正”月的“正”字又为何读“征”音呢?据说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名赢政,他嫌“正”字读音与他的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念成“征月”。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征”音,延续至今。
18、 【大树之下,草不沾霜】(谚)生长在大树底下的小草,不受霜露侵袭。喻指人靠着有权有势者的庇护,别人就不敢欺侮。 也作“靠大树草不沾霜”。
19、 田里的菩萨鱼(小杂鱼)——没见过大江河
20、 夺下羊羔放走狼——留下后患
21、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谚)指长期窗下苦读无人过问,一旦取得功名便名扬天下。
22、 【强龙不压地头蛇】强龙,比喻能力强大的人;地头蛇,比 喻地方上有势力的人。谓地头蛇不好对付。姚雪垠《李自 成》:“他们以为强龙不压地头蛇么?我才不信这地头蛇有 多么厉害!”
23、 【有粥吃粥,有饭吃饭】(惯)比喻随遇而安。
24、 【说死莲花还有藕】释义:莲花死了还有藕存在。比喻根本是不会动摇的。“还有藕”又作“一枝藕”。例句:还有没有?八盘四碗尽管端出来,我余家富吃得了呢,嗨嗨,你说,说死莲花还有藕。
25、 【一字入公门,千牛不能拔】(谚)公门:衙门。指诉讼状一经递入衙门,一字也不能更改。告诫人们写诉讼状应特别谨慎。
26、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释义:各地风俗不一样。例句:“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那里人家,更无此善。”
27、 满树青梅——没个熟
28、 【嘴硬骨头酥】(惯)形容说话强硬,却胆小心虚。 也作“嘴硬骨头松”。
29、 稿子写到纸边上——不够格
个性歇后语心情短语经典
30、 【刨土圪垃】(惯)土圪垃:土块。 指以种地为生。
31、 【医不自治】见“卢医不自医”。
32、 【四面烧香,八面求佛】到处求人。《人民日报》( 1982,9, 18):“合江地区八个县扩大经委权限,改变多头领导,企业 办事再不用四面烧香,八面求佛了。”
33、 铁板上的铆钉——没跑
34、 【 有一利必有一弊】事情有利弊两个方面。清代《二十年 目睹之怪现状》:“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哪里有没有弊病 的道理。”
35、 十两瓶子装一斤——正好
36、 【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谚)指人免不了要吃五谷杂粮,也就免不了要生百病。 也作“人吃五谷生百病”。
37、 【人凭良心猪凭肉】(谚)人是凭着良心来得到人们的敬重,猪是凭着肉香来得到人们的喜爱。指人做事凭良心,是立身的根本。
38、 【水有源,树有根】释义:比喻不能忘了根本。例句:赵连啥说:“都说是水有源,树有根。叫我看呐,这大字报也长着根!”
39、 【一辈子不出马,总是个小驹】(谚)马不出阵打仗,到老也只能算个驹子,成不了战马。比喻年轻人不出家门,不经见世面,永远也不会有大出息。
40、 鹅卵石垫墙基——立场不稳;不稳当;根基不稳;基础不牢
41、 小红学习成绩好,但很骄傲,经常自称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妈妈知道后,对小红说:“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学问知识无止境,一山还比一山高。你是不能骄傲的。”(广东·龙门)
42、 【面笑心不笑】(惯)指表面装出笑容,内心却并不高兴。
43、 【一支笔难写两件事】释义:一支笔不能同时记述两件事,得分头写。例句:书中交代,一支笔难写两件事。怎么柴、杜二位班头会被人锁上呢?这其中有一段隐情。
44、 【有药敷在疼处,有话说在明处】(谚)药用在疼处,见效快;话说在明处,少怀疑。指有话摆在明处说,不要背后说闲话。也指说话要直截了当,不要吞吞吐吐。
45、 【一度着蛇咬,怕见断井索】(谚)索:绳索。比喻人在某方面受过大的惊吓,再遇到类似情况就不由得心惊胆颤。 也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带子。 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回蛇咬脚,十年怕踩草。
46、 【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歇)底子:本指花纹图案的衬托面,转指基础。指基础太差或品质太次。也作“破麻袋绣花——底子差”。
47、 【情人眼里出西施】(谚)西施:春秋时期美女,后世美女的代称。在情人的眼里,他所爱的女子美得就像西施一样。指只要男子情有独钟,那他所爱的女子对他来说就是最美的。 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
48、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9、 【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打妻子,拿妻子出气。例句:唉,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我后悔酒醉拿你出气。
50、 【爬得高,跌得重】多指追求个人地位,必然要失败。爬, 也说:攀,抬,捧。类似的:抬得高,跌坏腰。歇后语作:粪坑 里的蛆,爬得高,跌得重。清代《老残游记》:“鄙人并非无志 功名:一则,性情过于疏放不合时宜;二则,俗说攀得高,跌 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轻些的意思。”
51、 【剪不断,理还乱】原为李煜词中的语句,指一种说不清 楚、摆脱不了的情绪。台湾朱秀娟《女强人》:“你是个十足 女性的母亲,浑身上下充满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
52、 急救车碰上了救火车——急上加急
53、 二叔是个讲义气的人,他的兄弟们有了难,不管是上刀山下油锅,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忙。爷爷不放心地劝他说:“理是理,情是情,黑白是非要分明。犯法的事再小也不能干!”(广东·龙门)
54、 【父子无隔宿之仇】释义:父子之间有隔阂会很快消除。例句:“‘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55、 小王想与他们厂的一个女青年交朋友,可约过女青年几次,人家都说不得闲,小王很是生气。妈妈说:“有好汉没好妻,赖汉娶了个花颜妻。这就叫人对脾气客对货,老牛对住麦秸垛。”(河南·辉县)
56、 吴叔叔想养山鸡,却又担心没技术养不好。吴婶安慰说:“没技术咱还不会学吗,活人还会给尿憋死?干吧!”(江苏·海安)
57、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人在社会上磨练,能增长才干。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缺点是有,那不要紧,克服了缺 点,这是优点。古语说得好: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你 们今天就好好儿检讨检讨吧!”
58、 每年春节,在省城工作的姑姑总要回来接奶奶去她那儿过年,可奶奶说什么也不去。这一次,我忍不住问奶奶为什么不去。奶奶摸着我的头说:“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窝。我待在自己家,心里舒坦。”(河南·内乡)
59、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歇)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俗称,字子牙,传说曾于渭水边用无饵的直钩在离水面三尺之上钓鱼,说:“负命者上钩来!”比喻心甘情愿去做某事。也指心甘情愿落入圈套。也作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个性歇后语心情短语经典
60、 千条小河归大海,各种荣誉集体来。
61、 近厨得食,近民得力。
62、 【长添灯草满添油】做好充分准备。图书:“如果她们得知 夏天缩短,秋天提前到来这一长期预报,就会在男人意料不 的时候,已经像长添灯草满添油一样,早做准备了。”
63、 电灯照雪——明明白白;明白
64、 【烧香得罪菩萨】对人好,反而落埋怨。类似的:烧香惹得 鬼叫。电视剧:“咱们做人啦,脚正不怕鞋歪,我这是烧香得 罪了菩萨。”
65、 【狗长犄角——羊相】(歇)犄角:牛、羊等头上长出的角。狗头上长出角,想装扮成羊的样子。羊:谐“洋”。讥讽人出丑,闹笑话。
66、 【除死无大灾】(谚)指人如果横下一条心,连死都不怕,就不怕有更大的灾祸。
67、 【掌舵的心不慌,乘船的便稳当】(谚)掌舵的:船上的舵手。船在波浪中,舵手沉着自信,坐船人心里就踏实。比喻领导人物在危险时刻从容不迫,人们就有了主心骨。
68、 三赖的儿子和他一样不安分,村里人说真应了“腥锅里煮不出素豆腐”这句老话。(河南·新野)
69、 【瓦片尚有翻身日】(谚)扔掉的瓦片,也还有拾起来再用的时候。比喻背时的人不必丧气,总会有境遇好转的一天。
70、 【死抱葫芦不开瓢】(惯)形容非常顽固,脑子不灵活。
71、 我们村有一家人,去年办厂,今年办店,结果借满了债。人们都说,他们这是烂泥中搬石头——越搬越往下陷。(江苏·无锡)
72、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谚)开创业绩得持续一辈子,败坏家业只需极短的时间。指创业是艰难而长久的,败业却极其容易而又迅速。
73、 【治一经损一经】(惯)经: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治好一条经络,损伤了另一条经络。比喻安抚了一方,得罪了另一方。
74、 【耍滑头】(惯)l指玩弄手段,推卸责任。2指人不实在,搞圆滑的一套。
75、 【牛耕田,马吃谷】(惯)谷:谷物。 受累的不享福,享福的不受累。比喻分配不公。 也作“牛耕田.马食谷”。
76、 【 经一事,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在实际事务中,逐渐 接受教训,增长见识。类似的:吃一堑,长一智/吃一次亏, 长一次见识。姚雪垠《李自成》:“为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让他受受挫折,多磨练磨练,慢慢会走上正路,不再任性胡 为。”
77、 两个盘子十条鱼——多鱼(余)
78、 【只见和尚吃馒头,不见和尚受戒】只看到好处,看不到困 难。台湾梁实秋《雅舍散文二集》:“有人只看见和尚吃馒 头,没看见和尚受戒,遂生羡慕别人之心,以为自己这一行 只有苦没有乐。”
79、 二嫂老是爱说别人的闲话,整天这家富那家穷的,妈妈笑着说:“她呀,是嘴上长眼儿,没有不放风的时候。”(河北·张家口)
80、 张老头是村上有名的生意精。一次,他去理发店收头发,别人问他做啥用,你猜他咋说:“常言说,一把头发可温半碗粥,温粥用。”(山东·临沂)
81、 【打退堂鼓】(惯)旧时官吏坐堂问事结束,击鼓退堂。比喻做事中途退缩或改变主意。
82、 邻居爷儿俩为了点小事在吵架,奶奶听见了劝道:“亲人亲,亲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俩都相互让着点儿!”(河南·卫辉)
83、 爸爸总提防我结交品质不好的同学。他说:“学坏没有种,就怕别人拱。”(安徽·临泉)
84、 【重打鼓,另开张】(惯)比喻从头干起或作新的打算。 也作重打锣鼓另开张。 另打锣鼓重开张。
85、 【锅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释义:比喻集体富了,个人也就多得。例句:弯弯绕希望有个人出头露面,能够钳住萧长春,多报点产量,多分点麦子。不论怎么一个方法,锅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弯弯绕的要求仅仅是这个。
86、 【人言可畏】释义:流言飞语令人生畏。例句:大兴营是个二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可不是小事。常言说‘人言可畏’,…一
87、 【不蒸包子蒸(争)口气】(惯)蒸口气:谐“争口气”。争气:要强,
88、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释义:比喻山再高,水再深,总有路可通。例句:行者笑道:“师父说哪里话。自古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可放心前去。”
89、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谚)河身狭窄,水流就必定湍急;同一道理,人到急处,为形势所迫,就会生出奇计来。指情势危急时会逼出应急的奇谋。 也作“河狭水紧,人急计生”。紧:湍急。
90、 【 骑马吃豆包】露馅儿馅儿掉在路上,路、露谐音,借指露 出破绽。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咱们回去,可别‘骑马 吃豆包——露馅儿’!”
91、 【人家偷牛,他拔桩】牛被别人偷走,他拔桩被捉,作了替罪 羊。类似的:没抓住偷牛的,抓住了拔橛的/偷牛的抓不住, 抓住拔桩的/偷菜的捉不住,拔篱笆桩的捉住了/走了牵牛 的,捉住拔桩的。清代《三侠五义》:“银两业已到手,我还在 此作什么?难道人家偷驴,我还等着拔橛儿不成!”
92、 【喝粥要等豆儿熟】(谚)要喝粥,必须等到粥里的豆子煮熟方可。 比喻做事不能性急,必须耐心等到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93、 【百灵鸟不忘树,梅花鹿不忘山】(谚)指百灵鸟不忘它生活着的树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着的深山。 比喻人无论生活环境怎样变化,都绝不可忘本。
94、 【讨饭的掉了碗】(惯)要饭的丢了要饭用的碗。比喻失去了最重要的器具。
95、 【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一俗语形容某些人爱耍小聪明,做事情弄巧成拙,被人耻笑。它源自汉朝的一个真实故事。 “画虎不成反类犬”是马援劝教两个侄子信中的一句话,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马援,字文渊,东汉名将,伏波将军,就是誓要“马革裹尸还”的大英雄。他的两个侄儿马严、马敦,性格好议论时政,又喜欢行侠仗义,马援在前线不放心他们俩,专门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告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是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成了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的是,每次新的太守到任就会为他头痛,百姓们的意见也很大。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马援不仅是大英雄,还是循循善诱的长辈。
96、 【驴唇不对马嘴】这个俗语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它最早的出处是宋《五灯会元》卷十五:“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转话绕你从朝问到夜。”这里的“驴唇马嘴”本意是指众人纷纷询问,形容人多嘴杂的意思。后来演化出“驴唇不对马嘴”,用来表示两不相干的事物。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讲,驴唇是可以对马嘴的.因为它们是同科动物,犹如狮虎和狼犬一样,狮虎配生下狮虎兽,狼犬配生下狼狗,驴和马配生下骡子。所以,“驴唇”对“马嘴”没有什么稀奇,倒是驴唇对上其他动物的嘴,那就稀奇了。不过,这也证明了中国的词汇是丰富多彩的。
97、 【赔了夫人又折兵】(惯)《三国演义》描写,东吴为了要回荆州,设下一计,假借提亲,把刘备骗到东吴逼他归还荆州;刘备按诸葛亮计谋,成婚后带着孙夫人逃走,周瑜带兵追赶又遭埋伏,结果大败而归。比喻本想暗算别人,结果自己反受打击,损失惨重。
98、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谚)不经受彻骨般的严寒,就不会有梅花开放的扑鼻清香。比喻人只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取得出类拔萃的功绩。 也作“若无三冬霜雪侵,难有梅花放清香”。
99、 【把死人说活了】善于说话。死人,也说:木头人。马烽 《刘胡兰传》:“咳,你这两片嘴呀!真能把死人说活。”
100、 骆驼脖子仙鹤腿——各有所长
101、 【刀搁在脖子上】(惯)比喻面临死亡的危险或威胁。 也作刀子撂在脖颈上。 刀压着脖子。
102、 【 天阴总有天晴时】谓情况会好转。马烽西戎《吕梁英雄 传》:“你心里有什么快说吧,不要怕!天阴总有天晴时。“
103、 【忙者不会,会者不忙】见“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104、 【没包弹】(惯)包弹:批评,指责。 指没有缺点,无可挑剔。
105、 叫林黛玉抡板斧——强人所难
106、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借指事物不可能整齐划一,总有差 别。或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见高低。马烽西戎 《吕梁英雄传》:“可是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各人有各人的想 法,有些人愿学,很热心,有些人思想没打通,他就不学。”
107、 爷爷是位退休教师,每逢春节,乡亲们找他写对联的很多,奶奶嫌麻烦。爷爷笑着说:“没办法,谁让我的字写得好呢?巧人是拙人的奴嘛!”(河南·内乡)
108、 有一天天很冷,姐姐却穿得很单薄。我说她“美丽动(冻)
109、 【当差不自由,自由不当差】(谚)差(chai):差役。指当差役的,受上司或主人的指使与管束,身不由己,不得自由;要想自由,只有不当差。 也作“当差不自在,自在不当差”。
110、 【人望高头,水望低流】(谚)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之理;人往高处奔,这是人情之常。指人总是有向上的心理。 也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水往低。
111、 【人不伤心不落泪】人不轻易哭泣,遇到危难,心情痛苦才 流泪。伤心,也说:难处。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人不伤心 不落泪,羊肚子毛巾水淋淋。”
112、 晚上,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我装着去睡觉,就躺在被窝里偷偷地看。妈妈发现了,又带气又带笑地说:“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来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张家口)
113、 刘备对诸葛亮——无话不说
114、 【苦瓜缠上黄连——一样是苦】(歇)后一个“苦”字,本指味道苦,转指痛苦。指两人的经历都一样苦。
115、 【谷雨前后,栽瓜种豆】释义: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I9、20或2旧。谷雨前后是栽瓜种豆的时候。例句:农谚说:“谷雨前后,裁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
116、 叔父说我哥办事是“嘴上没毛,做事不牢,东一拖子西一耙子,上一斧子下一榔头,像杆没星的秤”。(河南·郏县)
117、 【一条藤上结的瓜——苦都苦,甜都甜】(歇)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甜:本指味道甜美,转指生活幸福。形容彼此利害相关,同甘共苦。也作“一条藤上的两个瓜——一样苦来一样甜”。
118、 【错认定盘星】(惯)定盘星:秤杆或戥子上标志重量为零(起算点)的星儿。指对事情判断错误。
119、 甘蔗加蜜糖——甜上加甜
120、 【九天阴,一天晴】阴天多于晴天,常用来比喻人的脸部表 情,经常阴沉,难得一笑。海外於梨华《三人行》:“大哥二十 九岁了,还没有对象,脸色九天阴一天晴。”
121、 一个书法家伯伯来我家看我写字。我怕写不好不敢写,伯伯说:“写字不怕丑,只要笔笔有。”(河南·博爱)
122、 【没眼儿闷葫芦】(惯)比喻没有心眼的人。
123、 【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歇)黄柏:即黄檗,落叶乔木,木材坚硬,味苦。磬:佛教打击乐器,似钵,多用铜制。体面:本指好看,转指光彩。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困难。指表面看起来似乎很体面,实际上却有许多难处。
124、 【到哪个山头唱哪个歌】释义:比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方法办事。例句:有些甚至采用“不跟你耍”的办法与自己原来的未婚夫一刀两断,如果这个未婚夫依然是个农民的话。这种“到哪个山头唱哪个歌”的风习,真是“实际”得不能再实际了。
125、 【狗咬吕洞宾】这句俗语全话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意思明了,不用多加解释。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荀杳父母双亡,弧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艰难,就和他结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帮助他读书应考。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荀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婉言推托了。但苟杳知道后却动了心。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心思后,怕他留恋娇妻,不去赶考,便想出了一条“毒计”,让他弃妻而去。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三天过后,荀杳踏进新房,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着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荀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从此,苟杳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官。过了几年,有一天,吕洞宾家失了火,为生活所迫,他只好沿街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一晃过了十来天,只管每日好吃好喝,就是不谈帮助之事。吕洞宾疑苟杳忘恩负义,不肯相帮,赌气不辞而别。在回家乞讨的路上,遇见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顺利返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扶着丈夫的棺材号啕大哭。吕洞宾问明妻子后,气得把棺材砸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荀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自此“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在民间传开了,并逐渐讹传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赖人”。
126、 玻璃掉在茅坑里——又滑又臭
127、 【老将刀熟,老马识途】释义:比喻老年人有经验。例句:“从大叔的身板看,硬朗着呢,老将刀熟,老马识途,余太君百岁还挂帅出征呢,你不能……”
128、 夏天到了,天气很热,爷爷买了一个大西瓜。家里的人还没有全回来,叔叔就自己先吃了起来。眼看他自己就快吃大半个了,爷爷在一边看不过去了就说:“君子略尝滋味,小人撑死不足。”叔叔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河北·平泉)
129、 吹喇叭打鼓——各有各的调门
130、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谚)惺惺:聪明智慧的人。聪明的人总是喜欢聪明的人,英雄好汉总是爱交英雄好汉。指杰出的人物总是相互仰慕的。 也作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 惺惺相惜,英雄相爱。
131、 【一箭易断,百箭难折】释义:比喻个人力量孤单,经不起打击。团结起来力量大。例句:肖元山默默点头,像同意我的话。他又低声自语道:“一箭易断,百箭难折!”
132、 【孔夫子搬家——净是韦】(歇)孔夫子:即孔子,春秋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设想家里的书一定很多。净:只。书:谐“输”。指总赢不了,或总是失败。也作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孔夫子搬家——都是书。
133、 爸爸最爱读书看报,平时连字典都能看上半天。我对爸爸说:“您又不考学,读那么认真干吗?”爸爸说:“这叫书报为良友,知识自然有;鸟以羽毛为美,人以知识为荣嘛!”(吉林·汪精)
134、 【自己塞了自己的嘴】(惯)指说话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135、 【东西耳朵南北听】释义:指把话领会错了。例句:唉!东西耳朵南北听。我说的是立什么业?你还是光看手心里那一点!
136、 【有千年产,没千年主】(谚)有千百年不变的产业,却没有干百年不更换的主人。指财产是长久的,主人却是会变换的。
137、 【吹牛皮不贴印花】释义:比喻说大话不费力,不花钱。例句:嫂子说:哼!说两句大话壮壮胆吧!吹牛皮不贴印花,你能考上,我头朝下走三年!
138、 学艺终身福,是艺不亏人。
139、 【 天上有,地下无】仙境中所有,人间所无,极言美妙。清 代《玉娇梨》:“只说他这位小姐,名唤玉娇,今年才十七岁, 真生得天上有地下无,就画也画不出的标致。”
140、 【一块石头往平处放】(惯)形容办事公平、公正。
141、 病人掷铁球——强挣扎
142、 司马懿父子行军——你要进我要退:一个要进,一个要退
143、 老鳖吞秤砣——好狠的王八,铁打的心
144、 【 黄花菜凉了】拖延过久,失去时机。类似的:汤冷了,菜 凉了。成语:事过境迁。贾平凹《废都》:“我早让你去找院 长,后来才知道你没有去,现在再不抓紧,黄花菜就凉了!”
145、 这天又下起了雨,奶奶叹气道:“唉,月逢初四雨,一个月晴九天;这个月晴天又不多了。”(江苏·建湖)
146、 【没碰过钉子不知道疼】(谚)比喻人没有遭受过打击和挫折,就不会有切实的经验教训。
147、 【越热越出汗,越冷越打战】(谚)打战:颤抖。越热得出汗就越热,越冷得打战就越冷。比喻有钱的就越有钱,贫穷的就越贫穷,或走红的就越走红,倒霉的就越倒霉。
148、 【矮子群里拨不出将军】(谚)指从平庸或素质低劣的群体中难以选出优秀的人才。
149、 【人嘴两张皮】释义:比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话没准,不可信。例句:“真是人嘴两张皮,愿说什么说什么。分明是刚才你和钱掌柜商量的。”
150、 长江里的流水——川流不息;后浪推
151、 【鼓不敲是不响的】释义:比喻人总要有人提醒、帮助。例句:我哪里算得上响鼓。俗话说,鼓不敲是不响的,即使是响鼓,也得有人捶打,哪有不捶自响的鼓呢?如果不是海涛捶了我几下,我也会捅出许多乱子来的!
152、 【叫板】“叫板”具有滋事或挑战的意味。它源出有二。其中主流说法是“叫板”原为戏曲用语,指戏曲演员于道白之后、未唱之前,将道白的最后一句节奏化,使其有韵律,拖长抬高道白腔调,以便使伴奏开始,过渡到下面的唱腔上去。此外,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也叫“叫板”。“叫板”的方式有多种,或把道白末一字字音拖长,或用一个感叹词、语气词,或用笑声、哭声,或用一个特殊手势、身段。“叫板”的念、做都要充满感情,使演员和乐队都要做好准备,充满激情,故而引申为具有挑战性。 “叫板”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古代民间有个游戏叫骨牌,四个人在一起打的,当一个人没钱时,还可以多打一次,这时那个没钱的人就会拍一下桌子,并且这次是由他说话,一般也称作“叫板”。
153、 我第一次用糖兑水做冰砖,先放进冰箱,没过一会儿,就要拿出看看冻没冻。奶奶说:“不到时候。你可真是猴洗孩子不等毛干。”(黑龙江·哈尔滨)
154、 小青正看的一本小说被阳阳拿去看了,小青知道后对阳阳说:“你要东西,也要敲一下梆嘛!让我找得好苦。”(湖南·双峰)
155、 【贼无赃,硬似钢】(谚)捉贼如果拿不到赃物,贼会死不认账。指捉贼必须捉赃。
156、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擀面杖无孔。一窍不通,谓外行, 不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要写文章,咱是擀面 杖吹火,一窍不通。”
157、 【大丈夫报仇,十年不迟】谓遇到事情要沉着,找机会对侍。 类似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姚雪垠《李自成》:“大丈夫报 仇十年不迟,何况只用等几个月?气坏了身体可不值!”
158、 我问老师:“老师,每次下课铃一响,您也正好讲完课,怎么那么准?”老师说:“常吃豆腐眼是秤,常站讲台心是钟嘛!”(山东·昌乐)
159、 袖筒里揣刀子一暗藏杀机
160、 【有钱能使鬼推磨】(谚)只要有钱,就连买得鬼推磨这样的奇事也能成为现实。旧指金钱万能,人们不敢想象的事,用金钱都能办成。 也作有钱使得鬼推磨。 有钱使得鬼挑担。
161、 金铸的鞋模——好样子
162、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谚)能宽恕人的地方尽量宽恕,能饶恕人的地方尽量饶恕。指为人处世不宜太苛刻,要有大度量,对己严,对人宽。 也作“好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163、 【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惯)比喻机构重叠。
164、 【不站人前,不落人后】谓甘居中游,随大溜。《川行随想》: “你以后不会学奸点?不走人前,不落人后,比什么都强。”
165、 【睁着眼做,合着眼受】(惯)指自作自受,不怕受罚。 也作“开着眼做,合着眼受”。
166、 下午放学回家,我给鸭子喂了许多东西。等一会儿,妈妈从地里回来了,鸭子嘎嘎地跟在妈妈后面叫着,妈妈又给鸭子倒了不少麦子。我忙说:“刚才已经喂了。”妈妈说:“撑不死的鸭子,饿不死的鸡子。”(河南·新野)
167、 大水冲过龙王庙———家人不认一家人
168、 【过了九月九,大夫高了手,米饭萝卜丝,吃了去病根儿】释义:过了农历九月九,萝卜一类有利健康的蔬菜下来了。例句:现在你给出个“主意”,叫我明天卖烤红薯,我就觉得这是好主意。为啥呢?常言说:“过了九月九,大夫高了手,米饭萝卜丝,吃了去病根儿。”看病的生意不行了,红薯才下来,城里人都爱吃个新鲜烤红薯。
169、 【为人容易做人难】(谚)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个有品格、有作为的人不容易。
170、 白鸽眼——望高不望低
171、 【衣裳】“衣裳”指一年四季能穿的所有衣服,都叫衣裳。最初的衣裳应该是树叶与兽皮连在一起的“围裙”。后来传说黄帝创上衣下裳,即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服饰,故后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到有文字记载时,我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成。如殷商时期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到春秋战国时,这种上衣下裳开始变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长了一些,就是说这一时期男女还都穿裙子。《诗经》中多次提到有“麻”(衣领)的新式服装,以及“袍”(一种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做被的长式衣服)、“裼”、“裘”等儿童褓衣和皮衣。可见,当时人们的衣着已十分可观了。
172、 死马当作活马医——妄想;想尽一切办法
173、 【公众堂屋无人扫】指一种社会心理,不关心公共事业。 周立波《山乡巨变》:“我就是怕公众堂屋无人扫,社里人口 添多,田还是这些,明明是个吃亏的路径。”
174、 【占着茅坑不拉屎】(惯)指占着职位而不办实事。
175、 鸡穿大褂狗戴帽——衣冠禽兽
176、 【 武可安邦,文能治国】具有很高的文武全才。《短暂的春 秋》:“武可安邦,文能治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后,还 要多发挥他的作用呢。”
177、 【上坡路吃力,下坡路好走】(谚)比喻人进取向上艰难,消沉堕落却十分容易。
178、 【拿着金碗要饭吃】有条件不加利用,而去求人。拿,也 说:捧、端。李准《老兵新传》:“我们不能拿着金碗要饭吃, 守着这么肥的土地,还得向国家要粮食。”
179、 【铁打衙门流水官】(谚)衙门:官署,官员办公的地方。指衙门像铁铸的一样原处不动,官员却像流水一样,一任去了一任来。 也作“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180、 【庙里猪头——有主】(歇)指女子已经有了婆家。也指东西已经有了主人。
18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谚)做事能有个良好的开头,成功就有一半的把握。指凡事打好基础很重要.没好基础就难开展,有好基础就会顺利进行。
182、 【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缝】(谚)郎中:医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气候炎热易生病,医生走红;秋天收获季节,道士化缘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缝生意忙。
183、 【大火开锅,小火焖饭】(谚)指要开锅就得用大火,要焖饭就得用小火。比喻做事不能一个劲儿,该快时就得快,该慢时就得慢。
184、 【铁嘴豆腐脚】(惯)说话厉害,但底气不足。形容人外表厉害,实际上是软骨头。
185、 猫儿抓老鼠——本能;祖传秘方
186、 【登山观虎斗,坐桥看水流/坐山观虎斗】采取旁观态度,伺 机得利。浩然《艳阳天》:“这样一来,乡里立刻就会来人解 决问题,萧长春在上边下边都别想再站住脚了。只有请马 之悦出来重整旗鼓。他越想越美,手都发痒了。真是登上 高山观虎斗,坐在桥头看水流。”
187、 【麻将】打麻将牌是我国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麻将”,也称之为“麻雀”或“雀牌”,它究竟起源于何时,据专家考证,麻将的雏形应该是明代盛行的马吊牌,最先流行于江浙一带。吴地方言,马吊发言近似为马鸟,雀又为鸟,所以演变为麻雀、麻将。关于麻将是怎么来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里只介绍一种主流说法。麻将既然又名麻雀,当然与麻雀有关。一种说法认为麻将是由看守粮仓的小吏发明的,粮仓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防止雀患,捕雀就成为经常的事务。仓官为鼓励兵丁捕雀,就下发竹制筹牌记数酬劳,筹牌上刻有字,类似有价证券或奖券,可以用来作赌注定输赢。后来,筹牌慢慢演变为游戏工具,并固定成型,称作麻将牌,即今天的麻将。麻将的玩法、术语等仍包含捕捉麻雀的成分,例如“筒、索、万”。 “筒”的图案是打鸟用的火枪的象形符号,几筒表示几具火枪;“索”即束,是用绳捆绑起来的鸟雀,“一索”图案是一只鸟,“二索”以上图案像竹节,用来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数量计酬;“万”即赏钱。此外,风向影响准度,打枪时需考虑风向,所以设“东南西北”风。“中”即打中,受伤鸟出血涂上红色表示击中。“白”即白板,放空枪未击中。“发”,即得赏钱发财。“碰”即“砰”,鸟枪声。成牌之“和”应为“鹘”,类似老鹰的一种猛禽,有了它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赢牌日“鹘(和)”。还有麻将中的“吃”、“杠”等术语无一不与捕捉麻雀有关。麻将虽好玩,但不要成瘾,更不要赌钱,一旦沾赌,贻害无穷。
188、 【卖惯了私盐走惯了硝】(惯)比喻做惯了违法的事。
189、 【保饭碗】(惯)指保住职业,使生活有基本保障。
190、 疔疮长在喉头上——有痛说不出
191、 搬起石头打天——办不到的事
192、 【有钱不买张口货】(谚)张口货:张口吃白饭的人。指有钱人不会买一个只吃饭不干活的人。
193、 【鹅子石塞床脚——不稳】(歇)鹅子石:即鹅卵石,一种表面光滑的卵石。本指用鹅卵石垫床脚不稳固,转指事情不稳妥。
194、 【鸿沟】“鸿沟”比喻对立双方隔阂很深。 “鸿沟”一词源于秦末楚汉战争,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线。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成臬一带的古战场激战,项羽的兵力虽强,而刘邦凭借后方粮草充足的条件,使项羽无计可施,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归楚。”双方暂时息战。鸿沟是古代的运河。现今在河南省荥阳城东北的广武山上尚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面的叫汉王城,东面的叫霸王城;两城之间有一条宽约三百米的大沟,即有名的“鸿沟”。
195、 佛多香少——供不应求
196、 【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谚)时:时运。时运来时,飞黄腾达,谁不来巴结奉承;人倒运时,穷愁潦倒,谁也不会来走动。旧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197、 【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歇)比喻泄露了机密。
198、 【亏众不亏一】(谚)指亏损的事,众人分担还好说,一人承担受不了。
199、 飞机上装话筒——空喊
200、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谚)踬(zhi):被绊倒。垤:小土堆。 人不会被山绊倒,却往往会被小土堆绊倒。指出错失误,总是由于人在小问题上不经心。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个性歇后语心情短语经典:http://www.yisoumao.com/baikexinzhi/2389.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经典的歇后语经典歇后语原耽09-04
2 高质量歇后语经典09-14
3 造句大全:提供丰富的学习奖励和荣誉,激励你不断进步!09-14
4 造句护卫队:守护幽默语言的纯正与美丽,让幽默之花绽放!09-14
5 造句大全:让句子变得更幽默,让你的生活更加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