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牙齿捉对儿厮打】(惯)形容受冻或极度恐惧时哆嗦得上下牙相叩的样子。
2、 鼻梁上挂钥匙——开口
3、 【大海禁不起瓢儿舀】只减少,不增加,总会有穷尽的时候。 李英儒《还我河山》:“只要埋头下工夫,大海搁不住勺子舀, 一万重山也有爬到头的时候。”
4、 【君是君,臣是臣】(惯)比喻关系清楚,界限分明。
5、 【提起此马来头大】秦叔宝,秦琼,《说唐》中的人物。他困 住在客店中时,曾要卖去他的战马。借指有来头,事情不简 单。或说:秦叔宝的黄骠马,来头不小。孙犁《风云初记》: “看样子,真是秦叔宝的黄骠马,来头不小哩!”
6、 【茶壶不强好嘴子】(惯)比喻虽然没有本事,却特别能说会道。
7、 【聋子放炮仗——散了】(歇)炮仗:爆竹。聋子听不见炮仗声,只看见炮仗爆炸时炸散了。散:本读san,转读san。指散伙了。 也作“聋子放炮竹——散伙”。
8、 秋天剥黄麻——扯皮
9、 【说大话使小钱】(惯)1指说话口气很大,做起事来却很胆小。2指口头上很大方,其实很小气。
10、 【灌迷魂汤】(惯)迷魂汤:迷信指在阴间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指用甜言蜜语迷惑人,使人受骗。 也作“灌迷汤”。
11、 卸磨杀驴子一利用一时;忘恩负义
12、 【软的欺,硬的怕】欺侮老实人,害怕厉害的人。成语:欺 软怕硬。老舍《茶馆》:“他不敢!这路人我见多了,都是软 的欺,硬的怕!”
13、 【无祀鬼神坛——凭你自来自去】(歇)无祀鬼:不享有固定祭祀的鬼神。神坛:祭祀鬼神的高台。指可以任凭人自由来去。
14、 我借了同学的书,却迟迟没还。妈妈见了对我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无还,再借万难。”(江西·景德镇)
15、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人在社会上磨练,能增长才干。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缺点是有,那不要紧,克服了缺 点,这是优点。古语说得好: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你 们今天就好好儿检讨检讨吧!”
16、 【 背后骂皇帝/背地里骂朝廷】背后连皇帝都可骂,则背后 被人议论是免不了的。也指只能在背后骂,骂也没有用。 类似的:二十五里骂知县。申跃中《挂红灯》:“什么叫人心 不服?人心多少钱一厅?只要你大权在手,就是他背地里 骂朝廷,当面你还是大爷。”
17、 【三国尽归司马懿/三国归司马】全部落人一个人手中。类 以的:三碗倒成一锅。王杏元《绿竹村风云》:“这样,两个弟 妇一改嫁,阿狮三碗倒成一锅,三国归司马了。”
18、 【天字第一号】(惯)旧时常用《千字文》文句的字来编排序号,“天”是《干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字,“天字第一号”就是第一的意思。后借指最大、最好或最突出、最重要的。
19、 【无置锥之地】(惯)置锥之地:插锥子的地方,比喻极小的地方。形容穷困得无处安身。 也作“无立锥之地”。
20、 昨天是我的生日,晚上,爸爸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我尽情地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的肚皮撑得像皮球似的。第二天早上只喝了一杯水就上学去了。中午,又是一桌丰盛的饭菜,我还是不想吃。爸爸说:“这真是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啊!”(河南·许昌)
21、 巫婆看病——妖言惑众
22、 婆婆穿花祆——老来俏
23、 树荫里拉弓——暗箭伤人
24、 【宁舍千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释义:该花的钱再多也要花,不该花的钱再少也不花。例句:刘阁梅还怕王佑山老婆嫌“寒酸”。她认为“宁舍干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有钱使在刀刃上!所以临出门,又给田贵发的包里塞了两瓶老白干。
25、 【望山走倒马】(谚)望见山就加鞭,把马赶死也还不到山的跟前。 指山看起来近,实际距离很远。也泛指要到达目的地,还要作走较长路程的准备。 也作望山跑死马。 望城跑死马。
26、 【小巫见大巫】(惯)巫:巫师,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人。法术低下的巫师遇见了法术高超的巫师。比喻二者的本领相差太远。
27、 【稳坐吃三注】(惯)三注:赌场用语,指押在上门、下门和天门三个位置上的赌注。指不费气力稳得多方钱财。也比喻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28、 小冬的爷爷过去总爱数叨东家长西家短,近来话少多了,小冬问爷爷这是为什么。爷爷叹口气说:“唉,今晚脱鞋,不定明早还穿不穿哩,还管那么多闲事干吗?”(河南·方城)
29、 三十晚上熬年(守岁)——送旧迎新
忍耐的歇后语经典
30、 【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谚)水位上升,船身自然就高;泥土加多,塑的佛像自然就大。比喻事物随所凭借的条件的提升而提升。 也作“水长船亦高”。
31、 【报喜不报忧】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台湾琼瑶《人在天 涯》:“留学生的习惯,报喜不报忧,他不肯告诉家里,也不肯 找大使馆帮忙,那时候,只有我和忆华在照顾他。”
32、 【反贴门神——不对脸】(歇)门神:旧俗贴在两扇门上以为能驱鬼避邪的神像,多为唐朝秦琼、尉迟恭的画像,也有以钟馗和温(温峤)、岳(岳飞)二元帅等为门神的。比喻双方意见不相合,不来往,或不理睬。
33、 【笑破不笑补】(谚)指人们嘲笑的是衣服破了不补的懒人,而不是穿补丁衣服的穷人。
34、 新婚之夜开窗户——喜出望外
35、 眼看暑假就要结束了,我的作业还没完成一半。奶奶提醒我,我总说时间还早。“别说时间早,一去没处讨;别说你还小,人生容易老。”奶奶说。(山西·平陆)
36、 【透口风】见“露口风”。
37、 【才说了嘴就打了嘴】(惯)说嘴:自夸,自我吹嘘。刚夸了口就出丑了。 也作“说嘴打嘴”。
38、 雨接连下了一个星期,真烦人!一天,我问爷爷雨为什么总是不停。爷爷说:“雨前淅淅必久下,雨后淅淅必久晴。这雨一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所以,要连阴。”(河南·镇平)
39、 病人遭雷打——天灾人祸
40、 【到手的肥肉换骨头】好的换成差的,吃亏。周立波《暴风 骤雨》:“到手的肥肉跟人换骨头,我总是心里不甘。再说, 咱们光景还不如人呢。”
41、 【大口小口,一月一斗】(谚)不论大人或小孩,在吃粮上,一人一月总得一大斗。指口粮的耗费是硬指标,不容含糊。
42、 【毒蛇口中吐莲花】释义:阴险狠毒的人伪装善良。例句:“大家别看陈尚仁平日装笑脸,做善事,正如俗话说的:……‘毒蛇口中吐莲花’,大家要擦亮眼睛啊!”
43、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跳】经过比较,才发现巨大的差别。 比,也说:说,算。张贤亮《邢老汉和他的狗的故事》:“这个 账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就等于我们一个人定 的一半。”
44、 【—粒耗子屎,坏掉一锅粥】坏的成分加入,破坏了质量。 类似的:一个死苍蝇坏了一锅粥/一泡鸡屎,坏了一缸酱。 刘心武《班主任》:“你弄个小流氓来,陷到作他个别工作的 泥坑里去,哪还有精力抓教学质量?闹不好,还弄个一粒耗 子屎坏掉一锅粥!”
45、 【送佛送到西天】(谚)西天:佛教指佛祖所居的圣地。要送佛祖,就必须送到西天。比喻帮人要帮到底。 也作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周全。 送人送到家,救人救到底。
46、 【 秃子跑进和尚庙,硬充数】不够条件,无能,冒充。成语: 滥竽充数。李晓明等《平原枪声》:“听到刘中正‘扫荡’失败 的消息,杨百顺特别得意,骂道:真是秃子跑进和尚庙,硬充 数!”
47、 伟伟整天说话“呱呱”叫,能把死蛤蟆说活,可到考试就傻了眼。同学们都说他是“三斤鸭子,两斤半的嘴,去掉嘴没货了”。(江苏·邳州)
48、 扁担搂柴——管得宽
49、 学校大扫除,我忘了带劳动工具,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拿。妈妈看我慌张的样子,笑着说:“你呀,真像八十岁的老婆婆穿袜子,老是一二五——丢三落四的。这可怎么行?”(湖南·郴州)
50、 【抬头不见低头见】(惯)指彼此经常见面,很熟悉。 也作“低头不见抬头见”。
51、 【撇在脑背后】(惯)指认为人或事情无关紧要,放在一边或丢弃不管。
52、 阎王爷啃猪头——馋鬼
53、 我放学回家,进屋就闻到一股香味。到厨房一看,妈妈在炒大米饭。我脱口道:“啊,好香啊!”“那当然,大米炒三遍,给肉都不换嘛!”(河南·郑州)
54、 【豁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见“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55、 砖穿里起火——穿烟(谣言)
56、 【死狗——扶不上墙】(歇)比喻人素质太差或没有志气,别人想扶持也扶持不起来。也作“死狗——扶不到墙上”。
57、 【自己的耳朵——看不见】(歇)指事情明摆在那里,却没有看见。
58、 【新官上任三把火】(谚)指新上任的官员,往往一上任先抓几件紧要的事,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泛指事情的开头往往雷厉风行,之后就风平浪静。
59、 【 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谓不打则已,打起来就很重。 明代《西游记》:“常言道: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你外公 手儿重重的,只怕你捱不起这一棒。”
忍耐的歇后语经典
60、 【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歇)冷眼:冷淡、鄙视的眼光。横行:本指螃蟹横着爬行,转指行为蛮横,胡作非为。对横行不法的人,从旁冷眼相看,总看得到他到头的日子。指人末日将到,横行不了几时。
61、 【耽误了庄稼是一季,误了孩子是一代】(谚)误了农时只是一季没收成,教育孩子的事耽误了,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指教育子女是头等大事,千万不能含糊。 也作“地误误一季,人误误一辈”。
62、 在吃饭的时候,我一只手拿着筷子吃饭,一只手放在口袋里,不扶饭碗。妈妈很看不惯地说:“手被猪踢了?”(江西·景德镇)
63、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歇)据《三国演义》描写,刘备在长坂坡惨败后,赵云杀入重围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刘备为笼络人心,故作姿态地将阿斗摔在地下,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指用手段笼络人心,使人甘愿受其利用。 也作刘备摔孩子——笼络人心。 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64、 青蛙腚里插鸡毛——算什么鸟
65、 【倒霉】“倒霉”指事不顺利或运气坏。倒霉一词源自江浙一带的方言,原作“倒楣”。 “倒霉”一词产生的时间并不算长,大约在明朝末年。那时候,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限制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加之考场舞弊之风甚盛,所以一般读书人要想中举是极不容易的,“范进中举”虽是小说中人物,却是当时真实的写照。为了求个吉利,江浙一带有个习俗,学子们临考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树起一根旗杆,当地人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树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下,叫做“倒楣”。后来,以讹传讹,把“倒楣”写作“倒霉”。
66、 舅舅做生意亏了本,心灰意冷的,妈妈劝他:“你呀,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好花要有绿叶镶,能人还须众人帮。还是先跟亲戚商量一下再说吧!”(宁夏·固原)
67、 【黄花闺女】人们习惯地把没有出嫁的女子称为“黄花闺女”,它源自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时代。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在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它“花黄”或“额花”。梅花妆在宫内普遍采用,不久便流传到民间。《木兰辞》里的花木兰,从军返家以后,立即卸下戎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梅花妆已经普及到了平民百姓,风行南北朝。因为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采取这种妆饰的人一般都是少女,而等到她们出嫁以后,就要改变装束,另作一番打扮。因此,人们便习惯地将未婚女子称作“黄花闺女”,至今未变。
68、 【焦了尾巴梢子】(惯)焦:干枯,转指断绝。尾巴梢子:比喻子孙。 讥讽人断子绝孙。 也作“焦尾巴”。
69、 【一身枪眼儿】成为射击的目标、攻击的对象。成语:众矢 之的。《小说月报》(1980,2):“说得有道理。我看还不够, 我知道自己是一身枪眼儿,仇人多。”
70、 晚上,妈妈让我洗脚,我却不愿意。妈妈说:“睡觉前洗脚对身体有好处。富人吃药,穷人洗脚嘛!”(河南·洛阳)
71、 【水沟不通四处流】(谚)水流的渠道如果不畅通,就必定四处漫溢。 比喻下情不能上达,必定造成麻烦。
72、 大海里找剑——捞刀(唠叨)
73、 我到奶奶家去玩,看到奶奶卖的苹果又大又红,馋得直流口水。于是,我忍不住了,向奶奶要苹果吃。奶奶笑着说:“赚钱不嫌钱,落个肚子圆。”说着,就拿了一个大苹果给了我。(河南·信阳)
74、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谚)手既然伸进鱼篮,就非沾上鱼腥气不可。比喻人既然已经插手办事,就不必顾虑重重。
75、 【鸡来迎鸡,狗来迎狗】(惯)比喻没主见、没原则,对谁都奉承、迎合。
76、 【土地爷放屁——神气】(歇)气:本指气体,转指气势、气派。指自以为了不起,装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也形容有气派。
77、 【狗改不了吃屎】(谚)狗生来就吃惯了人的粪便,这是改变不了的。 比喻坏人总要做坏事,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他为非作恶的本性。
78、 【太华之下,白骨狼藉】(谚)太华:西岳华山。白骨狼藉:遍地都是死人的白骨。上华山原为求药避世,却多有死在山下的。指华山不易攀登,十分凶险。
79、 徐霞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她撅着嘴直埋怨老师的水平差。妈妈在一旁不愿意了:“你可真是人穷怪屋基,饭生怪筲箕(淘米洗菜用的器具),房子漏怪椽子稀,怎么就不说自己没努力呀!”(甘肃·东乡)
80、 【让人家当枪使】被人利用来攻击别人。贾平凹《废都》: “你是他的朋友,你给他说,别让人当枪使,有三十年河东, 也有三十年河西。”
81、 【靠着大树有柴烧】指所处条件优越。或说:依着大树不 缺柴。靠,也说:挨。梁斌《播火记》:“我也姓冯,靠着大河 有水吃,靠着大树有柴烧,冯家大院里有个财主,我吃了什 么亏了?”
82、 小小灯笼——肚里明
83、 灯草搓绳——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84、 【穷时不走亲戚家,饿时不进萝卜园】(谚)人穷时到亲戚家,会让亲戚以为是来求助,受亲戚小看;萝卜通气开胃,消积食,人饿时吃萝卜,会越吃越饿。指人贵识趣。
85、 青蛙鼓肚子——气呼呼的
86、 【撑硬船儿】(惯)形容人态度生硬,架子大。
87、 【打黑枪】(惯)指在暗处向人开枪射击。 也作“打冷枪”。
88、 【不显山,不露水】释义:看不出有山,也看不出有水。比喻没有显露出来,不被人注意。例句:他呀,尽跟我打马虎眼,哼哼哈哈的,那可真叫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派呀!
89、 钢条做钉子——宁折不弯
90、 婶婶不爱做家务。这不,天都冷了,被子还没有拆洗,整天忙着打麻将。奶奶说:“烧火需根好火棍,当家需个好女人。”(河南·内乡)
91、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难办的事,亦即各有各 的难处。古华《相思树女子客家》:“如今这世上,家家都有 一本难念的经,人人也有一本难念的经。”
92、 小健又在外边打架了,可他妈妈不讲理,只知道护短。李大伯说:“屎壳郎好夸孩儿香,刺猬爱说孩儿光嘛!”(河南·长垣)
93、 上数学课,老师反复强调不要把被乘数与乘数弄颠倒了,结果还是有人弄颠倒了。老师说:“这就像抱起狗砸石头,怎么行呢?”(河南·汝州)
94、 【锔碗的丢了眼镜——这个碴儿你找不着】(歇)碴儿:谐“茬儿”。 指挑不出毛病,找不出差错。
95、 【胡同】城镇、村子的巷子、小街道,在北方叫“胡同”。据明朝末年出版的《正字通》说:“街也,今京师巷叫‘衙衙’。”“衚衙”乃“胡同”的异体字。明朝沈榜《宛署杂记》说:“元人呼街巷为胡同。”可见,“胡同”一词产生于元代。据考证,“胡同”一词源于女真族的“霍通”一词。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蒙古语和女真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语调和语音都很接近,女真族叫“霍通”、“火瞳”都指“聚族而居”的意思。后来汉族人把“火瞳”译为“胡同”,成为汉字化的外来语词。城市里的小街道大多直呼“胡同”,如李家胡同、于家胡同等。胡床人们常在古代文献或诗词中见到“胡床”或“床”字,有时误解为是睡觉的卧具,即现在的床。其实,古时候,“床”并不是专指卧具,而大部分作为坐具使用。汉朝人许慎在《说文》中称床为“安身之几坐也”,明确说是坐具。至迟到唐代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睡觉的床(寝具)。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类似于现在的马扎。胡床早期系用于军旅之中,相传大约是公元二世纪的汉灵帝从北方游牧民族中引入,故称“胡床”。可见,“床”在前,“胡床”在后,床与胡床是两种不同的坐具,胡床更加小巧灵活。胡床若用绳绷扎,则称“绳床”,又因其形制可以转动折叠,故又称“交床”。《演繁露》云:“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看来这种坐具非常便于携带,因而常为战争时将军出征所带,所以后来便发展为权力的象征——交椅。
96、 【敢吃三斤姜,敢挡三条枪】(惯)比喻敢作敢当,无所畏惧。
97、 吃着海椒[辣椒]训人——说话带辣味
98、 一天,我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你不是说春节要给我买新衣服吗?”妈妈说:“是啊,老鸹吃桑椹也要等到天黑啊,不是还不到春节吗?”(河南·商水)
99、 肚板油太多——懵了心窍
100、 铜钱眼里打秋千——小人
101、 【哄堂大笑】“哄堂大笑”源自唐代。据唐代赵磷《因话录》所载,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其中由台院一位御史专管杂事,称作“杂端”。凡是公堂食饭,大家都不准谈笑,犹如僧人斋饭一样,是为有修养。但有时杂端实在憋不住而大笑,这在当时称之为“烘(哄)堂”。由此可见,此记载“烘(哄)堂”只限于官吏食饭的公堂。到了宋代,烘(哄)堂的场合扩大。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载:“冯阳、和相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日:‘九百’。和性偏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日:‘此亦九百’。于是烘(哄)堂大笑。”自此,凡人多的地方有人发端引起众人大笑,皆可日哄堂大笑。
102、 【使功不如使过】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错的人。 有过错的能吸取教训,感恩图报。图书:“真正有胆识的领 导者,反而觉得犯过错误的干部有个很大的长处,就是有犯 过错误的经验,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会更加谦虚谨慎。从 这个意义上讲,使功不如使过。”
103、 【篱牢犬不入】(谚)篱:篱笆,用竹竿或木条扎起的围墙。篱笆扎得牢固,野犬就钻不进来。比喻防范严实,坏人就没有可钻的空子。 也作篱牢处犬难穿。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104、 【馍熟该揭锅】时机成熟,应采取行动。申跃中《挂红灯》: “馍熟该揭锅了,他随即下了命令。”
105、 【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谚)指说话要有分寸,不能夸大其词。 也作“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
106、 【生铁补锅——看各人的手段】(歇)补锅要用熟铁,生铁性脆,补不牢。指看各人的本事,以决胜负。
107、 【蚂蚁撼大树】(惯)撼:摇动。讽刺人不自量力。
108、 【入行三日无劣把】(谚)劣把:对业务完全生疏的行外人。人进入某一行业,有三天工夫就能基本懂行。指精通行业的业务难,懂得行业的一般知识易。
109、 【 哪家门口没有一块滑石子】家家都难免有意外不幸。海 外聂华苓《桑青与桃红》:“行船,骑马,都有个危险!人人门 口有块滑石板!没有人能够担保。”
110、 手插到染缸里——不沾染也得沾染
111、 【卖惯了私盐走惯了硝】(惯)比喻做惯了违法的事。
112、 【噙着骨秃露着肉】(惯)骨秃:骨头。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113、 一到星期天,李奶奶的儿子就带着孙子孙女们回来团聚。别人都说李奶奶真有福气,李奶奶却皱着眉头说:“有啥福气?他们回来就像鬼子进村一样大吃大喝,真是忙死老爹累死娘。”(河南·鲁山)
114、 晚上,只要外面有什么动静,爸爸就会马上开门去查看。一天深夜,我被爸爸的开门声惊醒了,第二天我向爸爸说:“你一有声音就出去看,这院里住着这么多人,难道有人敢来偷东西不成?”妈妈在一旁听见了,抢着说:“狗都有个睡觉时。”(贵州·印江)
115、 杀凳上的肥猪——活不了多久;死在眼前
116、 公鸡戴帽子一冠上加冠(官上加官)
117、 鲤鱼跳龙门——碰时运,身价百倍
118、 王大娘养两个儿子,一个老实能干,家里活地里活一人担;而另一个儿子却游手好闲,成天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伸手不拿四两。邻居背地里说:“这家人啊,可是莲菜调上蒜薹了——有眼子,有光棍。”(河南·邓县)
119、 【下台阶】(惯)比喻摆脱困窘的处境。
120、 【东净里砖儿——又臭又硬】(歇)东净:茅房,厕所。臭:本指气味难闻,转指惹人厌恶。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死硬。讥讽或责骂人名声败坏,思想、态度等又顽固死硬。
121、 【粉丝】现在,“粉丝”是个使用频率十分高的热词,相当于追星族。粉丝是个外来语,与粉丝、粉条这种大众食品没有任何关系。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原意是“热心的追随者”的意思。因为在中文里,说“我是他(她)的迷”这样的话是不通的,必须在“迷”之前再加一个字,如“歌迷”、“影迷”、“球迷”等。在许多场合,这样用起来还是繁琐,为了方便,干脆就把“热心的追随者”——“粉丝”拿来使用,不管是歌迷、影迷、球迷,都可以直称“我是某某的粉丝”。并迅速流传开来。
122、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惯)指说得十分动人,其实做不到或不想去做。
123、 【拿得起,放得下】(惯)1指人有本领、有技能。2指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3指处理问题果断、灵活,有能力承担,也舍得放弃。
124、 【事有凑巧,物有偶然】(谚)凑巧:恰巧凑合到一处。偶然:意想不到的巧合。指天下事,往往有完全出入意料、恰巧凑合到一起的。 也作“物有偶然,事有凑巧”。
125、 【驴跟马跑折了腿】谓比不上,勉强追赶没有益处。海外张爱玲《茉莉香片》:“你那个英文——算了吧!跷脚驴子跟马跑,跑折了腿,也是空的!”
126、 全家动手牵只羊——人浮于事
127、 【英雄无用武之地】才能无法发挥。反义说:英雄有用武 之地。海外张爱玲《倾城之恋》:“凭着这点本领,她能够做 一个贤惠的媳妇,一个细心的母亲。在这里她可是英雄无 用武之地。”
128、 【龙虎斗】(惯)比喻两个强者或两派势力发生争斗或争论。
129、 小舅舅写作业总是东张西望的,精力不集中,气得外公常骂他:“太不专心了,一个麻雀飞过来都要看看是公还是母。”(四川·荣县)
130、 【事看谁办的,法看谁犯的】(谚)事情要看是谁办的,国法要看是谁犯的。指旧时认钱不认理,认权不认法。
131、 疮口上贴膏药——揭不得
132、 【进门欲问荣枯事,观察容颜便得知】释义:只要观察对方的面容,就能知道对方的处境和心情。例句:俗话说:进门欲问荣枯事,观察容颜便得知。姐姐是个疼兄怜弟的人,平时对待宝三恰似半个母亲,衣食冷暖全部操心;若有个天灾病痛的,她更是守着弟弟寸步不离。
133、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虚名】徒有虚名,没有实际。成语:有 名无实。明代《西游记》:“菩萨道:‘他是个骟了的狮子。’八 戒闻言,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这妖精真个是糟鼻子 不吃酒,枉担其名了!”’
134、 孝子吃豆腐——里外都是白
135、 【只有错拿,没有错放】(谚)指案件中往往捉人比较随便,而放人特别谨慎。
136、 老母猪尿窝——自作自受
137、 【夹着尾巴逃走】原指狗,形容狼狈而逃。周立波《暴风骤 雨》:“保媒的叫她这一骂,夹着尾巴就跑了。” 久赌无胜家长期赌钱,总会输。也指冒险的事情,难免 失误。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他说内线工作犹如赌 博,厮混久了,正如俗话说的久赌无胜家,没有不出漏子 的。”
138、 在学校,有的同学做作业虽然很快,但出错也多,老师总会说:“吃得快哽得多,写得快错得多。”(四川·遂宁)
139、 群雁无首不成行,羊群出圈看头羊。
140、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释义:比喻人生一世,兴衰无常,变化很大。例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单家桥这几年竟然转了风水,出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变化。
141、 【是疖子就得流脓】借指坏事总要暴露。类似的:脓包早 晚要破。浩然《艳阳天》:“他甚至于感到,只要政局不发生 一点儿变化,自己身上这个脓包早晚要破。”
142、 【耍花枪】现在指那些巧言花语、光说不练或只会摆花架子的行为。它的由来得从“枪”说起。中国古代军队里有一种在长杆上装上锐利尖头的武器,叫做枪,属于十八般兵器之一,是实战之利器。历史上枪使得最好的要属三国的赵云和南宋的岳飞。而花枪并不是一种武器,它是中国传统戏剧中使用的一种道具之一,枪杆大约有五尺长,枪头像梭,通常全是木质,枪头染成银色,猛一看跟真家伙一样。在枪头下面系着红缨,耍弄的时候借助着纤细的枪杆,枪头会抖动起来,红缨乱舞,使人眼花缭乱,故此得名“花枪”。传统戏曲表演中,经常会有角色舞动花枪,动作娴熟优美,给人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有一出京剧名字就叫《对花枪》,京剧老旦新秀袁慧琴演唱该剧,不仅唱功极好,“对花枪”一折武打也十分精彩,深得票友戏迷喜欢。不过,“耍花枪”的动作大多是花拳绣腿的假动作,这些好看不中用的虚招,在真实的打斗中是不管用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踏踏实实,就就业业,不能“耍花枪”。
143、 【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释义:人得了额外收入才能富起来。例句:懒虫眯着眼,打量楚世杰的表情,嬉皮笑脸地说:“常言道,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呀!”
144、 爸爸很忙,但他答应星期天带我去爬山,我真有点不敢相信。爸爸认真地说:“盐值钱,酱值钱,说句空话不值钱。说到就要做到!”(河南·社旗)
145、 【太太】“太太”现在多指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太太”一词源自汉朝。在汉哀帝时,“太太”为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到后来,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太太”的称谓,在汉代贵族妇女中逐渐推广起来。明代对“太太”的称谓限制较严。据《辞源》载,明胡应麟(1551-1602年)的《甲乙剩言·边道诗》中说,明时中丞以上官员的妻子始得称“太太”。但据何良俊(1506-?)的《四友齐丛》中记述:“凡士大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前辈未有此。” “太太”称呼最大众化的时期,大致开始于军阀混战时期。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开始泛滥,从大帅到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其眷属都可称太太,官太太、经理太太、校长教授太太,到处都是。不过,无形中多少还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 “太太”的称呼始终没有下放到老百姓之中,老百姓也不屑于“太太”的称谓,所以,“太太”于老百姓是有距离的。
146、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惯)比喻以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也作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147、 王大叔富了,人们说他再也不会恁仔细了吧。奶奶说:“我看不一定,他多半辈子都是吐口唾沫也要润湿块坷垃,会过着呢!”(河北·邢台)
148、 【瞒债必穷,瞒病必死】(谚)隐瞒债务的,必定穷愁潦倒;隐瞒病情的,必定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误了性命。指凡事不可隐瞒,不然没有好结果。
149、 爷爷七十多岁了,他常爱说老的东西好。这一天,他又说:“生姜是老的辣,甘蔗是老的甜,酒是老的贵。”我灵机一动,又补了一句:醋是老的酸。”爷爷听了呵呵地笑,说我补得好。(山西·平陆)
150、 【见缝就下蛆】(惯)比喻一有机会就搞破坏或做坏事。
151、 搬家时,我把存放的废品都扔了。爸爸对我说:“孩子啊,家无次货不发,哪怕是一根布条,也有它的用场。”(江苏·如皋)
152、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一俗语多指心甘情愿。也指故弄玄虚,不可能实现。此俗语源自商、周交替时期。商朝末期,商纣王无道,周文王决定讨伐昏庸残暴、民心尽失的商纣王,便留心物色一位有才能的军事指挥者来辅佐自己。一天,周文王带着他的儿子到渭水北岸去打猎,看到一个老翁在渭水边钓鱼。令人奇怪的是他的鱼钩是直的,而且离水面有二三尺。老翁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这时,一个樵夫走近他,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那老翁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文王见状大为惊奇,就下车,与之交谈。得知他叫姜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个精通兵法布阵的高人。周文王喜出望外,便诚恳地请他一起回宫。此后,姜太公钓鱼、文王访贤广为传诵,遂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俗语。
153、 【五湖四海都行船】释义:比喻哪里都可以去,在哪里都有行动的自由。例句:“你刚才说得好,五湖四海都行船,咱们各走阳关道,你凭啥仗势欺人?
154、 六月里的蛤蜊——死不开口
155、 离开祖国的人,像离开花园的布谷鸟。
15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下功夫,再难的事情也能 做成。或说:铁打房梁磨绣针/铁杵磨成绣花针。台湾电视 剧《含羞草》:“没关系,我这人有耐力,有道是有志者事竟 成,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157、 【秀才】现代汉语词典对“秀才”的释义为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现泛指读书人。“秀才”绝不是明清两代才有的,它比举人、状元还要早得多,它源远流长,最早始见于《管子·小匡》。到汉代,秀才成为举士科目。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令诸州岁各举秀才一人。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宋代凡应举者都称秀才。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两代,秀才成为府、州、县生员的专称,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秀才”,现在一般用来泛指读书人,如“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也用来形容会写文章的人,如某某在领导眼里就是个“秀才”。肠断(断肠)“肠断”形容悲痛到极点。竟源自一只猴子。《世说新语·黜免》载:齐桓公进入蜀地,经过三峡时,兵士中有个人捉到一只小猴子,结果,母猴沿岸随着船队追赶,走了一百多里路程,而且哀号不止,执著永不放弃。当船行到一个较窄的河道上,母猴奋力一跳上了船,想去抱回小猴子。然而,母猴还未站稳,便一头栽到船舱里。士兵剖开它的肚子一看,它的肠子断成一寸一寸的了。它虽然是只猴子,竟有这样的爱心,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后以“肠断”喻极度悲伤,亦说“断肠”。衍生出“肝肠寸断”这一成语来。
158、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释义:司马昭:三国时魏国的权臣,处心积虑地要夺取曹魏政权。比喻阴谋、野心,人所共知。例句:贾源冷笑道:“纯洁?高雅?还不是图申茂那几块残废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59、 【烂肉煮不出香汤】(谚)比喻素质低劣的人,说不出品味高雅的话或做不成让人赞许的事。
160、 【敢怒而不敢言】心中不满,不敢表示出来。台湾林语堂 《京华烟云》:“走私的人有治外法权保护,路警也不敢碰他 们,只是袖手旁观,敢怒而不敢言。”
161、 【背靠大树好乘凉】释义:比喻借别人的势力做靠山,有庇护,有依靠。例句:自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是自己没有一点实力,这个凉是乘不好的。
162、 孔雀开屏——尾巴翘得高;喜气洋洋
163、 【拈不得轻,负不得重】(惯)拈:用手指夹取东西。轻的拈不起,重的背不动。比喻人什么本事也没有。
164、 彩电演节目——有声有色
165、 【吃了灯草灰儿——说得轻巧】(歇)灯草:灯心草茎部的中间一段,质地很轻,可做油灯的灯芯。 讥讽人把事情说得过于轻巧。
166、 【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释义:形容人干的活重,出的力大,吃的饭食非常不好:常用来形容旧时劳动人民受剥削的情况。例句:你有几百家佃户,终年辛苦,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一年三百六十天难得一天温暖。
167、 【上不上,下不下】(惯)比喻两头都靠不上。也形容处境困难。 也作上不得,下不得。 上不上,落不落。
168、 【老天不负苦心人】做事肯下功夫,总会有收获。老天,也 说:皇天、上天。香港梁凤仪《千堆雪》:“老以为皇天不负有 心人,自然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谁料得到 又是另一个峰回路转,山外有山?”
169、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惯)指了解事情不全面,只了解一个方面,不了解另一方面。 也作知其一,不知其二。 徒知其一,不知其二。
170、 【西红柿】“西红柿”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一种外来蔬菜。那么,外来蔬菜多了,为何单探西红柿之源呢?因为西红柿有个典故。国外传人的东西,一般用“胡、番、西、洋”来表述,并与国产相区别。 “西红柿”最初叫“番茄”,现在还有“番茄酱”美食。顾名思义,它来自番邦,大约在明代时传人中国。最初称为“番柿”,后来又叫“西红柿”,因为它的形状酷似柿子,颜色是红的,来自西洋的缘故。据记载,它的老家在南美洲秘鲁的丛林幽谷之中,它的枝叶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所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有毒植物,艳丽的果实竞无人敢吃。当地印第安人认为只有狼才敢吃它,于是给它取名为“狼桃”,警示人们不要误食。直到十七世纪有个法国画家先写下了遗嘱,然后冒死吃了一只“狼桃”。他虽然尝到了酸甜可口的美味,但想到种种可怕的传说,仍躺在床上心惊肉跳,等候死神的降临。过了大半天,他仍旧活着,便立即爬起来把遗嘱烧掉,兴冲冲地出门告诉亲友们,“狼桃”无毒可以吃,且味道美极了。这一举动不亚于鲁迅笔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件事广泛传开,许多科学家对番茄进行研究,证明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实。从此,番茄风行全球。
171、 【三钱儿油,俩钱儿醋】(惯)比喻很小的事情。
172、 【除了灵山别有佛】(谚)灵山:灵鹫山,佛祖圣地,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居住。比喻凡事不可只认一条死理,要能够灵活变通。 也作“除去灵山别有庙”。
173、 【过鬼门关】(惯)鬼门关:迷信指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指经历艰险或磨难。
174、 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175、 天上的银河——不解近渴
176、 【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条俗语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情一方愿意,另一方冷淡,也叫“一厢情愿”。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过去,不仅有固定的理发店,还有走街串巷的流动理发师。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是因为当时剃头的工具全部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供顾客坐着理发用,是凉的一头。凳腿间夹置三个小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钱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里塞进去的,就好像公交车上的投币箱一样。第二第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另一头是个高长圆笼,里面底部放一小火炉,是热的一头。上面放置一个大沿的黄铜盆.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热度,供顾客洗头。圆笼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条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儿上挂钢刀布和手巾。如今,这种挑着担子剃头的已经很难见到了。故而,民间有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现在还常用,如一方热恋,另一方冷淡,被人称为“剃头挑子——一头热”。也就是单恋了。
177、 【三教九流】“三教九流”一般认为对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职业人物所做出的基本区分评价。最初,“三教”与“九流”并未联袂,而是各自流行。所谓“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指向比较明确,只是排序有争执。儒教排第一,都能认可。道与佛的争执延续了很长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日趋激烈,甚至连带了儒家学说。为此各代帝王伤透脑筋,不得不费神安排三教的位次。佛道争执不下,各代帝王喜好也有不同,因而三教排序屡有变动。南北朝时期周武就灭佛,明文规定了儒、道、佛三教等级。但之后又经过了长期的激烈斗争,直到晚唐才基本以儒、佛、道的顺序确定三教地位。查阅资料,可知“九流”在早期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不过,后来衍生出的上、中、下“九流”却很明确。一般认为“上九流”是佛祖、天、皇帝、官、阁老、宰相、进士、举人、解元等,基本上为神为官,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也有人将九流分为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等,也是在当时被认为地位优越或正当职业的群体;“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士、画家、书生、琴棋手、和尚、道人、尼姑等。有的顺口溜排序为: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琴棋。除了上九流已列举的举人外,这部分都是技巧艺人和僧道寄食者,主要靠手艺挣钱或靠神灵吃饭;“下九流”是:一流高台(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剃头),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给家畜配种)九娼妓。这些基本上是职业低贱、颇受歧视的群体,在旧社会属于最下层的百姓。后来“三教”、“九流”联袂,词义发生了变化.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
178、 棺材里打铳——吓死人
179、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有了疑问,问之便晓。
180、 【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谚)人不能离开道路,就像虎不能离开山冈。指人总要上路,上路总要靠别人帮助。
181、 【盆朝天,碗朝地】(惯)形容东西放置无序,乱七八糟。
182、 【 冒天下之大不韪】言行不顾法律、舆论的限制。张贤亮 《绿化树》:“他又年壮气盛,所以敢说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 韪的话来。”
183、 蚯蚓走路——能曲(屈)能伸;以曲(屈)求伸
184、 【牛套马,累死俩】一快一慢,谓无法协调。周立波《暴风 骤雨》:“我养活的是牛,走得慢。又不能跟马搁在一起套 车,牛套马,累死俩。”
185、 【一失足成千古恨】(谚)失足:失脚跌倒,借指犯了大错。指在关键时刻行为不慎,犯了大错,就会造成终生遗憾,至死无法弥合。 也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一失足为千古恨,惊回首已百年身。
186、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87、 【水仙不开花——装蒜】(歇)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似蒜头,叶子形状与颜色像蒜叶。本指装成蒜的样子,转指人故意装糊涂或装模作样。含讥讽或责骂意味。
188、 晚餐少喝水,睡前不饮茶。
189、 【 一条藤上的瓜】比喻处境相同,关系密切j多指有血缘 关系或为同一社会阶层的人。成语:休戚与共、休戚相关。 刘绍棠《芳年》:“不要骂她,她跟我们都是一条藤上的瓜。”
190、 【怀揣金刚钻,敢揽破瓷碗】(谚)金刚钻:用金刚石做的钻头,能钻透瓷器。指有了金刚钻,才敢承揽补修瓷器活。比喻有某方面的本领,才敢承担某方面的任务。
191、 考试的时候,我把“亮”的反义词错写成了“黑”。这一次考试的时候,我又照着写了,妈妈说:“你怎么不长记性?一个地方绊倒两次。”(河南·滑县)
192、 【儿婚高堂抹花脸】北方滹沱河一带有个习俗,儿子结婚那天,新娘抬进门来,娘家送亲的人也进了门。公公、婆婆笑得合不拢嘴,这时好开玩笑的同辈嫂妹,乘其不备,将预先准备好的锅底子灰、颜料之类的东西向他们的脸上抹去,顿时,两人变成了一对大花脸,观者无不哈哈大笑,喜气充满了整个院落。这一习俗的由来,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宋朝的时候,井陉官道旁有一个小村,一户人家过喜事,新郎在门口不停地迎接来贺喜的宾客。忽见一老头在门口蹲着,便请他进去吃喜酒。老头连连摇头:“你请我是小事,先去准备口棺材吧。”这可把新郎给气坏了:“好啊,我好心好意请你吃饭,你却叫我备棺材,真是丧门星临门,你赶快给我滚!” 二人的争吵,被人传给了新郎的父亲,他一听顿时感到老头来的不凡,赶紧上前赔礼:“大哥,小孩子不懂事,孩子的话千万别放在心上。”老头说:“谁给你们定的日子,今天是十五,最厉害的黑道日,甭看你现在没事,恶鬼已经缠身,明天恐怕……。”他一听脸霎时变得蜡白,乞求道:“大哥,可有法救回我这条老命?”老头接着说:“我没有办法,不过,有一个人可救你命,也算你命大碰巧了,他一会儿就路过这里。”“谁?”新郎急不可耐地问道。 “包黑子。”说罢,老头不见了。有人说那老头就是喜神。过了不多一会,果真包大人坐着八抬大轿来了,父子俩跪在地上拦住了去路。当包拯知道情况后,差点笑出声来:“我又不是学生死簿的鬼官,怎能救你?”“贪官怕你,恶鬼能不怕?”“是吗,恶鬼怕我?”包公想了想,冲着身边的马汉唤道:“砚墨来。”包公接过砚台,将墨汁倒在手中,向新郎父亲脸上抹去,笑道:“这回,我看恶鬼还敢不敢缠你?” 他回去后,果真没有出事,活到了九十九岁。这件事传出去以后,结婚的人家纷纷效仿,形成了今天的儿子结婚父母被“抹花脸”的习俗。传说归传说,高堂抹黑脸确有作用,新娘娘家的人初来乍到,不用问人就知道谁是公公、婆婆。
193、 【围着锅台转】(惯)指烧火做饭,忙家务事。
194、 【上门买卖好做】(谚)找上门来愿意和你做交易的,这种生意最容易成交。指送上门来的事容易办成。
195、 【虎门无犬种】出自名门的人,不会太差。相关的:将门出 虎子。茅盾《子夜》:“这就出山了!我原说的,虎门无犬 种!—一自然要请客罗!”
196、 木头眼镜——看不透
197、 【百样米养百样人】(谚)指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与志趣。
198、 【放过的爆竹——声势已尽】(歇)本指爆竹已经失去声响和势焰,转指人完全失去了声威和气势。
199、 林子帮人打群架,嘴被别人打得血流不止。他妈半是心疼半是怨恨地说:“不亏,身单力薄,自己一屁股屎还擦不净,还想去替别人擦!”(河南·南阳)
200、 【实棒槌灌米汤——寸水不进】(歇)本指一点儿水也灌不进去,转喻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忍耐的歇后语经典:http://www.yisoumao.com/renzhijuexing/2041.html
推荐文章
09-14
1 情感语录大全:开启情感之门的万能钥匙09-04
2 经典歇后语语,句句暖人心09-04
3 2016年经典歇后语短篇09-04
4 经典生活感悟歇后语09-14
5 情感语录大全:情感的丰富情感故事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