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大鸡腿。中环站是香港地铁首段的终点站,位于香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则与银行区近在咫尺,它是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和穿过海底隧道的起始站。在它附近有香港政府合署、最高法院、红十字会、文物馆等著名的建筑和政府办公大楼。如果地产商能接下这两个站的上盖物业,就一定会获得非常丰厚的收益。
很多地产商都看到了上盖物业所能够获得的巨大收益,都积极地关注着地铁公司招标的行动。1976年下半年,香港地铁公司将招标中环站(渣打站)、金钟站上盖物业的发展商的消息开始被香港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直到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才正式宣布在香港开始招标,招标地段是邮政总局原址。这一地段是香港最繁华的地区,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地皮之一,所以很多地产商在地铁公司宣布招标后,都把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这块黄金地段,各大地产公司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
李嘉诚也和其他地产商一样,对香港地铁的上盖物业非常看好。他决定让长江实业参与这两处上盖物业兴建权的竞标。从前的李嘉诚一直遵循着工作生活互不干扰的原则,他曾经对人说过,“我很少将工作上的事带回家,也很少在公司想家里的事。我认为,两者之间不应该有太多联系,我只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才可能以更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去面对一些出乎意料让人猝不及防的意外之事。”然而,在长实准备竞标的这一段时间,李嘉诚却不像自己说的那样洒脱,他连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在考虑有关中环站和金钟站建设的竞标方案。
正在李嘉诚为竞标的事殚精竭虑的时候,作为地产业的老大,置地公司不声不响地加入了这场竞标。它的加入瞬间在香港地产业激起了千层浪,很多人认为置地公司的加入让这场竞标变得毫无悬念,任何地产商都不可能斗得过置地。许多地产商对它闻风丧胆,还没有开战,就落荒而逃了。而置地也摆出一副势在必得、信心百倍的样子。因为中区很久以来就是置地的老巢,他们又怎能容忍外来者抢占自己的地盘?在很多地产商不击自败的情况下,李嘉诚却泰然自若,他不仅没有撤离这场实力悬殊的战役,还为自己有机会与置地短兵相接而高兴。 李嘉诚对长实如今的实力了如指掌,他很清楚要想战胜置地,夺得地铁上盖物业兴建权并非易事。他对当时香港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1977年,香港已经成功地从“文革”阴影里走了出来,香港的经济以11.3%的年增长率稳步发展,香港各个行业的繁荣使地产业一路春风,并很快成为香港的支柱性行业。回首自己的创业历程,从1958年涉足地产业,到后来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改名为长江实业,并成功上市,李嘉诚感慨万千。1976年,长实所拥有的地 盘物业多达56.7万平方米,净资产一举升至503亿港元,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佳业绩。这一切充分证明了李嘉诚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但同时,李嘉诚也敏锐地意识到,他的这种只租不售的常规经营方法在这次招标中一定不合香港地铁公司的胃口。 李嘉诚经过深思熟虑后,很快制订了竞标的具体方案。在长江实业的高层会议上,李嘉诚满怀信心地公布了自己设计的方案。方案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将两地的大厦设计成一流的商业中心和写字楼相结合的模式,建成后就出售,不再坚持以前只租不售的方法。第二,长江实业积极为香港地铁公司提供建筑费用,以满足地铁公司的现金需求。第三,在商厦建成并出售后,长江实业只拿49%的提成,而地铁公司则拿51%。方案尽管看起来制订得很完美,但是很多长实的股东还是没有信心胜出,他们觉得李嘉诚在自说自话,任何方案对于实力强大的置地都起不了作用,长实与置地硬碰只会自取其辱,长实还是应该有自知之明,早早觉悟,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为好。 面对各界人士和长实股东的质疑,李嘉诚却在心里给自己暗暗鼓劲:如果长实连竞争的勇 气都没有,那今后如何在商场上立足?为了增强大家的信心,也为了证明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他又一次对竞争对手置地公司作了更为详细的分析,并开始寻找它的弱点和漏洞,因为他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完美无缺的事物。置地是怡和集团下属的地产公司,纽壁坚是现任置地大班,他自20岁起就在怡和洋行工作,在没有任何显赫的家族背景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勤奋和坚持才登上董事局主席的宝座。置地的创始人之一杰姆·凯瑟克家族是怡和洋行最大的股东,他们力求将洋行的发展重点转移到海外,而纽壁坚还要受到其他股东的制约。因此,纽壁坚没有办法集中所有精力坐镇香港洋行的抉择。李嘉诚认为这就是置地不易被察觉的弱点之一,很多人都被置地表面的强大所蒙蔽了,所以看不出置地的弱点。而置地平时过于自负,很难积极地去迎合合作方的观点,往往会忽略很多细节问题。而这些细节恰恰是长实做得非常出色引以为傲的地方。 李嘉诚找到置地的弱点后,变得更加有信心,此后他又开始着手对香港地铁公司进行分析。香港地铁公司是公办公司之一,但它并不是一切由政府操控。香港地铁公司除了享受部分政府所赋予的特权和专利外,所有的公司行为都是按照商场上的规划来实施的,比如筹措资金、运营管理等,政府都不会过多参与,甚至将权力全部下放给地铁公司。就拿这次竞标的地皮——中区邮政总局原址来说,其地价高达2.443亿港元,只渣打、金钟两站的物业和九龙湾车厂的地皮估计就将近6亿港元,可以看出香港地铁公司在建设资金上还欠缺很大一块。虽然地铁公司可以通过香港政府来筹措资金,但还是无济于事,那么大一个资金缺口,很难被填上。香港地铁公司也想过先用部分现金和部分地铁股票来支付购人地皮的款项,但是香港政府却不肯妥协,强调必须全部现金支付。这就使地铁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迫在眉睫,他们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然而却收效甚微。 李嘉诚死死地抓住了置地的要害和香港地铁公司的迫切需求。他发现他此前设计的方案已经有意无意地利用和迎合了香港地铁公司的需求,这恰恰证明了他的竞标方案的可行性。李嘉诚对与置地的这场战役更加有信心,他认为这场战役并不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样,是以卵击石、实力悬殊,而是势均力敌,“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呢。 这期间,其他竞标公司也纷纷刺探地铁公司的真正意图,并拟订各自的竞标方案。这次竞标的公司有30多家,每一家的实力都相当雄厚。其中当然要数置地公司呼声最高,舆论也一直看好它。英国一个著名的记者采访置地的大班纽壁坚时,纽壁坚没有对记者提问的最后赢家是谁作任何猜测和评价,而是自信满满地说:“投标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答案。” 1977年4月5日,一个惊人的消息震惊了香港商界,置地居然在这次竞标中输给了长实。并不被人们所看好的长实竟然超越了置地并取代它成为了新的“地王”。香港上下一片哗然,各大报纸有关“置地输给长实”、“邮政总局原址地皮为长实投得”的报道频出,一时成为香港各界街谈巷议的话题, 长实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中标,主要归功于李嘉诚所设计的竞标方案,此方案投其所好,深深地吸引了香港地铁公司的眼球。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在招待会上也表示,"很多公司都很有兴趣与本公司合作,从而使这场竞标异常激烈。我们对所有的竞标公司的建议都作了很详细的研究,最后认为长实的建议是最具吸引力的,遂决议长实获得这一地皮的兴建权。”也正因如此,长实才得以从那些实力雄厚的竞标公司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让所有地产商垂涎已久的“两块宝地”的兴建权。 在李嘉诚递交了竞标方案后,香港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就在4月4日与李嘉诚签订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39:http://www.yisoumao.com/meirongmeiti/3938.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低谷时期不放弃09-04
2 策略营销1609-06
3 李嘉诚为人处世经商成功之道9109-05
4 公司金融法律原理大全12109-03
5 唯美经典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