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玻璃窗户上的苍蝇飞不出去。】指看到光明,但没有出 路。或说:苍蝇飞到玻璃窗上。台湾李敖《传统下的独白》: “我们没梁山可上,没出境证可拿,我们活像玻璃窗户上的 苍蝇——前途光明,没有出路,随时都要被苍蝇拍子打下 来。”
2、 【男人往外走,带着娘们手】(谚)男人:专指丈夫。娘们:专指妻子。指丈夫走在人前,从衣着外表上就可看出妻子缝制与打扮的手艺。 也作汉子外边走,带着老婆两只手。 丈夫人前走,带着老婆的手。
3、 苦水里泡大的杏核儿——苦仁(人)
4、 【拉皮条】(惯)指为男女搞不正当的关系牵线搭桥。 也作拉皮条纤。 牵马拉皮条。
5、 早睡早起,赛过人参补身体。
6、 手电筒没泡儿——有眼无珠
7、 【 狗咬狗,争骨头】为了争夺权利,而互相伤害。成语:争 权夺利。古华《浮屠岭》:“山外边那花花绿绿、乱乱轰轰、狗 咬狗,争骨头的地方去不得!”
8、 我一边吃饭一边说:“我长大要到国外读博士。”爸爸说:“你总把白天当晚上过。现在努力,才有将来。”(江西·南昌)
9、 小红家里很穷,今年又连遭不幸。前不久学骑车时摔折了右腿,近两天又得了骨髓炎,乡亲们非常同情地说:“这风咋光往没袄人身上刮呢?”(河南·内乡)
10、 【表壮不如里壮】释义:事物的外表强壮不如事物的内里强壮。也可以比喻妻子善于持家,比男子更重要。例句:“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说。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觑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
11、 【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释义:比喻人心难测,要真正了解很不容易。例句:现在是革命时代,只讲干革命不讲打天下,但是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真正的革命派当然很多,假革命准又能保其无?
12、 【 闲着媳妇雇保姆】谓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中国 劳动报》(1996,3,28):“这种闲着媳妇雇保姆的行为,除了 加大经营成本外,还产生了其他负效应。”
13、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谚)指凡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只有亲如父子兄弟的人,才会舍生忘死地相互救助,拼命去干。 也作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不离父子兵。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4、 【瞎子磨镰刀——快了】(歇)快:本指刀刃锋利,转指不要多长时间。指事情快有结果了。
15、 【习惯成自然】(谚)指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像天生成的一样,自自然然,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
16、 玻璃猴子——成不了气候;不成气候
17、 一颗星星少光亮,万颗星星亮堂堂。
18、 和尚摸头——没发(法)
19、 【叫化子碰上要饭的——穷对穷】(歇)指穷困的碰上穷困的。
20、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与周瑜联合用火攻曹操水 军,一切准备停当,就缺少东风吹火,诸葛亮便设坛台借东 风。事出《三国演义》。此句表示只缺少一个必要的关键条 件。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叫我看,你这事儿,现在 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1、 铁丝做门闩——经不起推敲
22、 【奴要白饭,马要青刍】(谚)白饭:白米饭。青刍:青草。奴仆要吃饭,马匹要吃草料。指使用人和牲口要付出代价,不是白使唤的。
23、 【物极则反,人急计生】紧急之际,人被逼想办法应付。成 语:急中生智。明代《醒世恒言》:“自古道:物极则反,人急 计生。赵寿忽地转起一念,便道:爹莫慌,我自有对付他的 计较在此。”
24、 【先进山门是我大】(谚)LLi门:佛寺大门。指出家当和尚,谁先进山门的,谁的资格就老。借指在同一个单位里,总是按先来后到排位次。 也作先进山门为大。 先入寺门为大。
25、 【做顺水人情】(惯)顺水人情:不费力的人情。指顺便给人好处。
26、 【女愁哭,男愁唱】见“男愁唱,女愁哭”。
27、 【丈八的灯台——照远不照近】(歇)照:本指照射、照耀,转指照顾、照管。指照管好了远处的或别人的事情,却不照管近处的或自家的事情。常比喻名声、影响等传播、扩大到远处,而不在近处。
28、 【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惯)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形容惊慌失措、狼狈逃跑的样子。 也作急急如漏网鱼,忙忙似丧家狗。 急急如丧家之狗,忙忙似漏网之鱼。
29、 【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谚)好男儿不吃结婚时的现成饭,好女子不穿出嫁时的现成衣。 指有志气的青年,贵在能独立生活,不靠祖业,不享现成福。 也作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
写出经典的歇后语
30、 【小报告】人们把告黑状等目的不纯的报告称为“小报告”。这种“小报告”在明朝首次被制度化,由见不得人登上了“大雅之堂”。上奏折参奏朝野大事,是大臣行使自己职责的一部分。唐代时规定,由“下之所以达上的”官文书有“表、状、笺、启、辞、牒”等六种形式。到明代时,朱元璋通过改革,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密疏。就是皇帝特许大臣之间写秘密奏折,报告大臣的言行。密疏突出“密”,其内容一定属于机密事宜,一般只需要皇帝本人知晓就可以了,所以它是除了大臣向皇帝所上的正常奏章表议之外的一种非正式文书,即秘密奏章,具有保密性强、无正式地位和非制度参与等特点,类似于现在的小报告。从洪武时期实行密奏形式,永乐之后逐渐制度化,到明朝后期,密疏言事范围更加广泛。密疏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突出了它的政治功能。在前朝不登大雅之堂的密疏(小报告),被朱元璋首次肯定并大力推行,使得皇帝又多了一条控制官员的信息渠道。但同时也为心术不正的大臣提供了陷害他人的机会和条件。被人暗算了,还不知道是谁。
31、 开甑的蒸气——直往上冲
32、 小兵要用自己漂亮的泡沫文具盒去换小强的米老鼠文具盒。奶奶说:“你啊,何必用会下蛋的母鸡去换不下蛋的公鸡呢?”(四川·汶川)
33、 【忘了自己吃几碗饭】忘了自己有多大能耐。忘了,也说: 不知道。成语:得意忘形。浩然《艳阳天》:“怎么官僚,这还 不明摆着吗,别人不知道他,我还不知道他吃几碗干饭哪! 不行,光靠他一个人不行。”
34、 千只麻雀炒盘菜——多嘴多舌
35、 【软的欺,硬的怕】释义:欺侮老实人,害怕厉害人。例句:“我深知你们软的欺,硬的怕,背着我的眼,还怕谁?倘或二奶奶告诉我一个‘不’字,我要你们的命。”
36、 【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释义:人得了额外收入才能富起来。例句:懒虫眯着眼,打量楚世杰的表情,嬉皮笑脸地说:“常言道,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呀!”
37、 钟在寺里——声在外
38、 【一个师父,一个传授】师父教法不同,各有特点和绝招。 歇后语形式为:剃头使推子,一个师父,一个传授。姚雪垠 《李自成》;“一个师父,一个传授。你的师父传授你的射法, 她们不一定听见过。”
39、 穿了短裤套袜子——差一大截
40、 【上午三十一,下午脚无力】(谚)指人的年龄一过三十岁,生命的活力就在逐渐减退。
41、 【 立着也是死,跪着也是死】不论态度软硬好坏,都逃避不 了惩罚。申跃中《挂红灯》:“现在,要把这些树都糟践了,反 正立着也是死,跪着也是死,那就不如立着死!”
42、 【一身枪眼儿】成为射击的目标、攻击的对象。成语:众矢 之的。《小说月报》(1980,2):“说得有道理。我看还不够, 我知道自己是一身枪眼儿,仇人多。”
43、 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44、 【歪竹子节多】指人品不好,容易产生麻烦,惹是生非。杂 文集《歪竹子节多》:“好竹子节少,歪竹子节多。过日子,我 看也是一样的。”
45、 【提着头过日子】(惯)比喻时时处于危险的境地。
46、 【肥处割膘,瘦处添油】(惯)膘:肥肉。形容不偏不倚,很公正。
47、 大庆的深井——油水多
48、 【 小鬼见阎王】谓大有逊色,比不上。也形容害怕。成语: 相形见绌。鲁迅《阿Q正传》:“即如未庄的乡下人不过打 三十二张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够叉‘麻酱’.城里却连小 乌.龟子都叉得精熟的。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 几岁的小乌龟子手里,也就立刻小鬼见阎王。”
49、 【子虚乌有】现在我们常用“子虚乌有”来形容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那么,它来自何处呢?汉武帝时,有一位大才子叫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他的名字本来叫“犬子”,十分不雅,后来有了学问,因为佩服战国时名臣蔺相如而改名相如。有一天,武帝读到一篇《子虚赋》,非常欣赏,但又觉得很遗憾,因为他以为这是古代人所作,所以叹道:“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武帝手下有一位养狗的杨得意,也是蜀人,禀告武帝说:“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武帝大惊,将司马相如召来一问,相如说:“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于是接着《子虚赋》的意思又作了《上林赋》,两篇大赋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既有文采,又含劝谏,“奏之天子,天子大悦”。《子虚赋》的内容是假托两人的问答,这两个人一个是楚国派往齐国的使臣子虚,另一个是齐国人乌有先生。子虚来到齐国,齐王与他田猎,子虚趁机向齐王吹嘘了一番楚国的园林如何如何广大、繁茂,楚王田猎又如何如何威风。乌有先生对他的这番渲染很不以为然,批评子虚言过其实。在接下来的《上林赋》中,司马相如借同时在座的亡是公之口,指出“楚则失矣,而齐亦未得也”,说他们只不过是诸侯园囿,而与天子的上林相差甚远。作者极力描写了上林苑的巨丽之美,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写出了大一统帝国的气势与富足。但笔锋一转,把重点移到天子身上。说天子极乐之时,茫然若失,叹道:“嗟呼,此太奢侈!”于是“解酒罢猎”,命将上林辟为农田,解除山泽之禁,然后“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始”。正如班固所言:“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这篇赋的前面是郑、卫之音,但是“曲终而奏雅”,其目的还是为了劝谏。子,是古人对男子的尊称,“子虚”也就是“虚先生”的意思;乌有先生,也就是“没有先生”;亡是公,也就是“没有这位先生。”三个人的名字虽然不同,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后来也就专用“子虚乌有”来指代根本就不存在的事物了。
50、 【人民大会堂】你知道“人民大会堂”的名称的来历吗?1959年初秋,人民大会堂落成时,尚未正式命名,人们称它为万人礼堂。一天,周恩来总理和茅以升等专家一起视察这座壮丽的大厦。周恩来对大家说:“咱们给万人礼堂起个什么名字好呢?”茅以升在纸上写了“人民大会堂”几个字,周恩来看后高兴地说:“‘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起得好!”就这样,“万人礼堂”被定名为“人民大会堂”,真是名副其实。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了,凡涉及政府机关和为人民服务的部门,都习惯冠以“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人民铁路、人民邮电、人民银行等。但地名和建筑物很少有冠以人民二字的,只有两处,一是人民大会堂,一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此可见,“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是创意,绝非抄袭。
51、 一同学从前打架斗殴,无所不干;如今是助人为乐,勤奋向上。他爸爸高兴地说:“大楼中的电梯能上能下,沙发中的弹簧可屈可伸。他开始走正路了啊!”(陕西·西安)
52、 【装幌子】(惯)幌子:旧时店铺门外悬挂的所卖商品的标志。比喻做出样子给人看。也比喻出丑,出洋相。
53、 【单方一味,气煞名医】(谚)单方:民间流传的土药方。指民间土方往往对一些疑难杂症有奇特的疗效,使名医自愧不如。 也作单方气死名医。 单方治大病,草先生气死名医。
54、 我放学回家,进屋就闻到一股香味。到厨房一看,妈妈在炒大米饭。我脱口道:“啊,好香啊!”“那当然,大米炒三遍,给肉都不换嘛!”(河南·郑州)
55、 【豆腐青菜,各人所爱】(谚)比喻各人志趣不同,追求不同,所走的生活道路也就不会一样。
56、 【迟是疾,疾是迟】(谚)疾:快速。 慢,就是快;有时太快,事情反而慢了。指事情不能只图快,慢一点,稳重而求实,结果反而快了。
57、 星期天我去姥姥家,想走小路,可妈妈却说:“大路虽然没有小路近,可小路坑坑洼洼的,不好骑车。俗话说‘宁走十里远,不走一里喘’,你还是走大路的好。”(河南·宁陵)
58、 今年天气很不正常。前几个月特别旱,特别是五月,更是旱得火烧火燎。到了六月份又一个劲儿下雨。我对这种天气特别讨厌。妈妈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河南·商丘)
59、 学戏先学声,打铁先打钉。
写出经典的歇后语
60、 【好汉饿不得三日】(谚)再壮实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连饿三天。指饥饿对人的威胁极大,在饥饿面前,任何人的忍受力都是有限的。 也作“好汉经不起三天饿”。
61、 【一失足成千古恨】释义:犯了严重错误,终身悔恨。例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年轻时候的一次并不十分看重的失误,却没想到竟会改变自己一辈子的感情生活,乃至一生的命运……
62、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谚)三九:冬至节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的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三伏:夏至节后的头伏、二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指练习武功,贵在坚持,冷不避三九,热不避三伏。 也作冷练三九,热练三伏。 热练三伏,冷练三九。
63、 海瑞上书——为民请愿
64、 【剥葱剥蒜别剥人】释义:剥葱皮剥蒜皮,别剥人的皮。比喻不揭别人的短处。例句:“剥葱剥蒜别剥人,他陈鯱刺总是剥人!”闻魁气愤地说。
65、 【屎一把,尿一把】见“一把屎一把尿”。
66、 林黛玉看《西厢》——入神
67、 太阳底下竖竹子竿——立竿见影
68、 【嗑瓜子嗑出个臭虫来,什么仁儿都有】人,仁同音借用。谓 遇到可恶的人。刘彦林《春风得意》:“隔重门户隔重山,隔 层楼板隔层天。吃瓜子吃出虾米来,这里什么人(仁)都有 呢。”
69、 百姓齐,泰山移。
70、 【八九不离十】十、实谐音,谓与实际情况差不多。阿来 《尘埃落定》:“这下,我对将发生的事情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了,便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
71、 去年我家种了二分四季豆,不知什么原因,有的长多高了,有的才刚出土。妈妈说:“今年的四季豆苗咋回事哩,爷的爷,孙的孙,简直没法管理。”(河南·长葛)
72、 双休日的一天早上,妈妈叫我抓住清晨好时光读半个小时的书,可我读不到几分钟就或者走动一下,或者喝口水,或者翻一下书包。妈妈说:“种田勿离田头,读书勿离案头。你可好,一会儿都坐不安稳。”(江苏·海安)
73、 【红尘】人们常说看破“红尘”,就是说把人间的事看透了,看明白了。这里的“红尘”指的是人世间的世道。但早期的“红尘”并无此意,那红尘最初指的是什么呢?唐代杜牧《过华清官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的红尘是指驿道、闹市街衢的飞尘,形容都市的繁华。徐陵《洛阳道》有“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之句,其中的红尘也是形容繁华热闹。到了近代,红尘则多指人世间,常为佛家所用。如《红楼梦》第一回在释题中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意思是说,那块石头无才补天,便被大士真人带到世间。
74、 该开学了,小伙伴都来找我。看见他们各自手里拿着干净的作业,我犯愁了,赶紧坐在桌前赶作业。妈妈说:“淘气鬼,早时不动,晚时挠腚。现在脚丫里长草——荒(慌)了脚。”(河南·宁陵)
75、 【蜗牛怕出壳】害怕,不敢出头。《解放区短篇小说选》: “我说你们这些人,可真是蜗牛怕出壳,开会的时候,我打着 锣,嗓子都喊哑啦,你们咋都不去哩?”
76、 【骆驼搁在桥板上——两头无着落】(歇)两头:本指骆驼的头和尾,转指双方、两方面。着落:本指落在地上,转指落实。指两头都落空,或两方面都不落实。
77、 【锅不热,饼不靠】对人不热情,团结不了人。陈登科《移 山记》:“锅不热,饼不靠,父不疼,子不孝。”
78、 【仙鹤遇了蛇洞——闻风即知】(歇)仙鹤:即丹顶鹤,体羽主要为白色,常在浅滩觅食,善于捅蛇。 指听到一点风声就能知道捕捉的对象在哪里。
79、 【吃挂面不调盐——有盐在先】(歇)盐:谐“言”。指把话说在前头。
80、 乌龟跟着兔子跑——望尘莫及
81、 【沙锅砸蒜——全砸到底】(歇)比喻彻底失败。
82、 孩子病死不买药——省的不是地方
83、 【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谚)比喻个别的劣质分子会殃及整体事业。也比喻因为一个环节不好而影响了整体荣誉。
84、 躺在怀里的猫儿——俯首帖耳
85、 【英雄所见略同】(谚)指分析形势或设计谋略,英雄豪杰的观点见识,往往是不谋而合的。 也作英雄所见,毕竟相同。 英雄之士,所见略同。
86、 一天晚上,老师来我家吃晚饭,我拿出一把酸枣给他吃。田老师接过酸枣,微笑着说:“桃三杏四梨五年,酸枣当年能卖钱,想吃白果一百年!”(河南·鲁山)
87、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释义:说明做事要小心谨慎。例句: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88、 黄连树上挂苦胆一一苦命相连
89、 【和尚脑袋——一溜净光】(歇)形容光光的,什么也没有。
90、 玩把戏的绝技——耍花招
91、 【窝里反】(惯)指家族或团体内部发生矛盾和斗争。 也作窝里斗。 窝里发炮。
92、 【春初早韭,夏末晚菘】释义:菘:蔬菜名,叶柄厚而呈青色的称青菜;叶似薄而色淡的称白菜,又称黄芽菜。指春初早生的韭菜和夏末晚生的青菜最好吃。例句:文惠太子尝问周彦伦:“菜食何味最佳?”彦伦答日:“春初早韭,夏末晚菘。”
93、 我给报社投了许多稿,可都石沉大海。妈妈安慰我说:“败事之路顺溜溜,成事之路弯曲曲。只要不灰心,你会成功的。”(福建·福州)
94、 橄榄涩嘴有回味——先苦后甜
95、 【酒斟满,茶倒浅】(谚)酒席上,给客人斟酒要满杯,以示敬重;给客人倒茶不要满,以示文雅。指酒满杯、茶浅盏,是酒席茶桌上的规矩,也是礼数。
96、 【肉烂在汤锅里】(惯)比喻没有受到损失,或好处还在自己人手里。 也比喻利益、损失都混在一起,分不出来了。 也作肉烂在汤里。 肉烂在锅里。
97、 【一会儿锣,一会儿鼓】释义:比喻说法或做法经常改变。例句:他说,办农业社也好,不办也好,他最怕“一会儿锣,一会儿鼓”。
98、 禾草里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99、 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100、 【汤元】“汤元”是中华美食之一,既好听又好吃,它历史悠久,但其名却历史不长。这么好听的名字,却与臭名昭著的袁世凯有关。汤元雅名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的元宵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卜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汤元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世凯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他又整天怕百姓推翻他的统治,所以下令改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101、 【炒冷饭】(惯)比喻说话或做事重复过去的一套,没有新的内容。
102、 路边含羞草——见人就低头
103、 我拿起一捆菜,嫌上边的水太多,小商贩说:“你小孩子家懂个啥?卖菜的不洒水,买菜的噘着嘴。”(河北·冀州)
104、 【亲的掰不开,疏的贴不上】(谚)掰(bal):用手分开。关系亲密的,掰也掰不开;关系疏远的,靠也靠不拢。指人际关系的亲与疏是自然形成的,勉强不得。 也作“亲的疏不开,疏的亲不拢”。
105、 【快牛门前卧,蔫牛不下套】见“蔫牛不下磨,快牛门前卧”。
106、 【人生面不熟】(惯)指彼此没见过,不认识。
107、 李青和张玲是同桌,关系很好,这两家的父母也特别合得来,常走动。奶奶说:“真是一辈同学三辈亲哪!”(河南·太康)
108、 【惹乱子】(惯)指引起麻烦。
109、 【马上摔死英雄汉】有经验者有恃无恐,往往发生意外事 件。或说:惯骑马的惯摔跤。类似的:河里淹死会水的/会 水的鱼儿浪打死/翻车的都是些好把式。清代《三侠五义》: “不好,不好!俗语说得好,惯骑马的惯摔跤,河里淹死是会 水的。焉知他不是艺高胆大,阴沟里会翻船,也是有的。”
110、 爸爸怕我用脑过度,常劝我要劳逸结合,我却因此而贪玩起来。妈妈怨爸爸不该这样,说:“马儿都很怪,骑着比牵着跑得快。孩子没一点压力,怎么会学好基础知识啊!”(山西·万荣)
111、 草字不归格,神仙认不得。
112、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释义:路远才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例句:“……这会儿我的心意你不能一下子就弄明白。我也不用多说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吧。”~
113、 八十老汉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114、 俩寡妇掉泪——不说都清楚
115、 【吹枕边风】(惯)指妻子向丈夫灌输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要求。 也作“吹枕头风”。
116、 快过年了,我嚷着要买新衣服,爸爸批评我说:“鸟美比羽毛,人美比学习。”(宁夏·西吉)
117、 妈妈给我买的零食我总是一气儿吃完,爸爸说我是狗窝里放不住剩馍。妈妈说:“那还是买得太少,要是给他一卡车他肯定吃不完。”爸爸说:“那叫杠头。”(河南·郑州)
118、 沙石打青石——石打石(实打实)
119、 【借给他点儿胆子断定他不敢。】浩然《艳阳天》:“那倒 是,借给他个胆子让他反,他也不敢了。”
120、 【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释义:河水已经开始结冰了,可萝卜还在继续长,不要拔得太早。例句:这方面,他也有许多口诀。比如“红长、黑长、白不长,沙地种谷一把糠”,还有什么“头伏荞麦,二伏菜,阳坡种麦熟得快”,“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
121、 船老大带徒弟——从何(河)说起
122、 瞎猫碰着死老鼠——凑巧;好运气
123、 【地误误一季,人误误一辈】见“耽误了庄稼是一季,误了孩子是一代”。
124、 棺材里打铳——吓死人
125、 【好汉生在嘴上,好马生在腿上】(谚)好汉的嘴是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好马的腿是矫健有力、日驰千里的。指看人要看他的语言交际,看马要看它的奔驰功力。 也作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 好马在腿,好汉在嘴。
126、 性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冷一下
127、 【怪人须在腹,相见又何妨】(谚)怪人:对人心怀嫌恶。指对某人嫌恶,只在心里警惕就是了,并不妨碍与之见面相处。
128、 春节期间,爸爸妈妈再三叮嘱我不要乱吃东西,防止闹肚子。爸爸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浙江·嘉兴)
129、 【拴不到一个槽上】(惯)形容两个人合不来。
130、 【拉住状元喊姐夫】释义:比喻攀附权贵。例句:只要他认为是用得着的人,即是“拉住状元喊姐夫”,也决不怕人笑他攀高结贵。
131、 【妍皮不裹痴骨】(谚)妍:美丽。指人的长相俊秀,天资必定也聪敏。
132、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谚)天空要是没云,雨就下不成;人群中要是没有做媒的,男女就配不成婚。指男女婚配总得要有人从中介绍。 也作“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133、 壁头上挂蒲席——不像话(画);不成话(画)
134、 大风里掉了下巴——嘴也赶不上
135、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36、 【光腚拉磨——转圈丢人】(歇)腚:屁股。指到处丢人现眼。常含讥讽或责骂意味。 也作“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地丢人”。
137、 珠穆朗玛峰——独高天下
138、 【提了头就知道尾】谓熟悉,精通。清代《儒林外史》:“到 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 事,他提了头就知道尾,文章也是枚、马,诗赋也是李、杜。”
139、 苍蝇叮不死人——添恶心
140、 【万般事仗少年为】(谚)少年:泛指人在年轻时期。任何一方面的事业,都要靠年轻人投入。指年轻人朝气蓬勃,敢作敢为,事业的成就,主要依靠他们去开拓。
141、 【命是盐换的】(惯)指命不值钱,拿性命不当回事。
142、 好汉打虎不打猫——找对手
143、 【借棍子打狼】利用一个打击另一个。成语:借刀杀人。 张贤亮《男人的风格》:“西北人有句土话:借棍子打狼。有 人是借你这根棍子打我这只老狼。”
144、 【一日三顿的炸酱面——一点不新鲜】(歇)指没有一点新东西,都是老一套。
145、 【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释义:鹌鹑:一种小乌,也叫鹑,雄性好斗。比喻人失利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例句:“是啊,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这家伙上不了阵势。”老孟也附和道。
146、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谚)娘:寡妇。就像天要下雨一样,寡妇决意要嫁人,是谁也阻拦不住的。多泛指铁了心要干某事的人很难劝阻。 也作“天要下雨娘要嫁”。
147、 【开空头支票】(惯)空头支票:不能兑现的支票。常比喻许不能实现之诺。 也作给空头支票。 发空头支票。
148、 【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歇)扎猛子:游泳时头朝下扎到水里。讥讽人缺乏自知之明,不晓得风险有多大。
149、 因生意不好,舅舅开的百货商店倒闭了,这两天,他又琢磨着想开个饭店。舅妈在一旁愁眉苦脸地说:“壶中无酒难待客,盘子无菜难压桌,大风刮倒了梧桐树,叫咱从哪儿弄钱再开张呢?”(山东·陵县)
150、 【烧香望和尚——一事两勾当】(歇)旧时作风不好的女子去寺庙,既烧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转指一举两得。
151、 【抬杠子】(惯)比喻无谓地争辩或顶撞。
152、 老猫教虎——留一手
153、 【警察打他爹——公事公办】(歇)指公家的事按公家规定的章程办理,不徇私情。
154、 【前有车,后有辙】释义:前面有车走过,后面便留下车辙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教训,后人可作为借鉴。例句:万一碰上鬼子伪军跟他在一块儿,也是一样办法,反正跑不了就光荣牺牲。前有车,后有辙,双喜就是我的榜样!
155、 【操心不怕白了头】操心过分,没有必要操心。浩然《艳阳 天》:“你别劳心费力了,也不怕多长几根白头发!”
156、 【吊桶落在井里】(惯)比喻陷入困境,难以摆脱。
157、 【夹肢窝生疮——阴毒】(歇)夹肢窝:也作“胳肢窝”,腋窝。本指阴处长毒疮,转指阴险毒辣。
158、 卖了鞋子买帽子一顾头不顾脚
159、 字要简洁方为妙。
160、 【狗窝里落不下剩馒头】释义:比喻人贪婪,有便宜必贪。例句:舍不得羊羔,逮不住狼;舍不得姑娘,能逮住和尚?这常二光是狗窝里落不下剩馒头的人,他能不就范?
161、 戏台上说话——不办真事
162、 【檐头雨滴从高下——一点也不差】(歇)屋檐的雨水丝毫不差地滴在老地方。指毫无差错。
163、 【十七不能常十七,十八也不能常十八】总要长大,借指不会 停滞不前。李准《李双双小传》:“十七不能常十七,十八也 不能常十八,双双,我孙喜旺今后一定要赶赶你,食堂炊具 改革这件事,我要下点工夫。”
164、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谚)指做生意要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领,傲多大事情。
165、 老道吃荤——开戒了
166、 打官司的上堂——各执一词
167、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
168、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谚)在锦缎上再绣上花容易,往雪地给受冻的人送炭取暖很难。旧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越是有钱有势的,奉承的越多;越是贫贱失势的,越没人接济。 也作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几多无。 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169、 【乌不三,白不四】(惯)乌:黑。 形容人不三不四,不像样子。
170、 【杂烩】“杂烩菜”是河南的特色菜。所谓“杂烩”,就是把白菜、粉条、白豆腐、油炸豆腐、肉丸子等放在一起,再加上葱、姜、香菜,以及其他佐料熬成一大锅。味美香浓,甚是好吃。吃时,一人一碗,或配蒸馍,或配白米饭,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因此,“杂烩菜”扩大了地域,北方大部分省份都喜欢吃这样的“大锅菜”,特别是在农村,红白喜事必不可少。民间传说,杂烩菜起源于宋代。据说南宋时朱敦儒为兵部侍郎,因主张抗金,被奸相秦桧免职,回河南老家,这一年,时逢朱敦儒六十寿辰,就在准备寿宴时突然从京城临安传来消息说,抗金元帅岳飞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朱敦儒无心庆寿,又不能让赴宴的人饿肚子,就吩咐家厨:“今日不饮酒,只把备好的疏菜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馍端来即是。”众人听说岳飞被害之事,都难过得吃不下饭。朱敦儒就说:“这碗熬菜中的丸子就当是秦桧的头,油炸豆腐就当是秦桧的肉,粉条就当是秦桧的肠子。”大家闻听此话,纷纷拿起筷子,顷刻之间就把一碗熬菜吃了个精光。吃完之后,众人给这道菜取名“杂桧菜”。因为此菜味道香美,就流传开来。又因为这道菜是将各种杂七杂八的菜烩在一起做成的,所以就将它叫做“杂烩菜”了。另有一说,杂烩菜起源于福州。当时福州有一名厨,听说岳飞被秦桧诬陷而死后,特意取用多种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杂桧”的菜,“杂”的意思杂种,“烩”与秦桧的桧同音。经考证,朱敦儒(1081-1195)字希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曾官至兵部郎中。1142年岳飞被害时,正在临安枢密行府谘议参军任上,七年后致仕。但1155年,因秦桧之子秦嬉喜好诗歌,起用朱敦儒之子为删定官,朱敦儒为鸿胪少卿。秦桧死后,敦儒也去职。“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而畏避蹿逐,故其爷不终。”因而民间传说朱敦儒发明“杂烩菜”并不可信,而且宋时番薯还未传人中国,当时还没有粉条。而起源于福州之说,也没有历史根据。但是“杂烩”菜确实是河南菜肴的重要代表,流传千年,影响很广。宋金战争中,河南地区是主要战场,人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岳飞十分爱戴,因此对秦桧的气愤情绪是真实的,最有可能的是“杂烩”确实是在痛骂秦桧,其发明者应是河南百姓,这个故事在流行过程中又附会了故旧乡贤,附会到朱敦儒头上的可能性较大。
171、 王大叔家这几天正盖房子,恰巧村里要放电影。王大叔对家里人说:“咱这几天正焦着麦,炸着豆,晚上谁也不许看电影!”(山东·宁阳)
172、 【生死路上没老少】见“黄泉路上没老少”。
173、 哥哥要外出打工,临行前,爹妈再三叮嘱他:“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门三里就是个离乡人了,谁也不知道你是个青杏还是毛桃,自己要多长些心眼儿,格外小心啊!”(河南·太康)
174、 【背后是石岩——靠得住】(歇)指可以依靠或可以相信。
175、 【外头闪电里头空】(惯)外表光鲜华丽,内里却空虚窘迫。比喻没落的富贵之家徒有其表,实际上已经财力空虚。
176、 六月里贴对子——还差得远
177、 背后施一礼——没有领情;不领情
178、 【 没有鸡蛋,就做不了槽子糕啦】槽子糕即蛋糕。谓人不必 摆架子拿一手,缺了谁也照样办事情。类似的:没有鸡蛋也 成席。浩然《艳阳天》:“快让他走,没鸡蛋,还不做糕了!看 李乡长再帮他办点什么好事儿!”
179、 【手无缚鸡之力】没有气力,软弱无能。老舍《四世同堂》: “我不考虑那个!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 能临危不苟,儿子怎死,我怎么陪着。”
180、 【东风吹来往西倒,西风吹来往东倒】(惯)形容人立场不坚定,哪边势力大就倒向哪边。
181、 【捅破窗户纸】(惯)比喻把话挑明或把事情说明白。
182、 【送顺水人情】(惯)指不用费劲,顺便送出的好处、人情。
183、 某人用过小刚的笔,不但没个感谢的话,还说小刚爱给他。小刚生气地说:“这真是刚背过河就不叫爷了。”(甘肃·镇原)
184、 【豁唇骡子卖了个驴价钱——吃亏就在嘴头子上】(歇)豁唇:唇裂,上唇直着裂开。指入吃亏是因说话不注意。
185、 【女大十八变】谓女孩子从小到大变化多,且有“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之说。 “女大十八变”这个俗语,本谓龙女神通广大,善于变化。语出《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日:‘尼家不用开堂。’尼日:‘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日:‘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后转义到民间指女子从小到大容貌、心理等变化很大。
186、 【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谚)压断街:形容出动的人多。太太死了,有老爷的权势,谁敢不来送殡讨好;老爷死了,权势没了,没有人会出来为他抬棺材。 形容旧时人们对有权势者的炎凉情态。
187、 小涛的妈妈要他把衣服脱下来洗,对他说:“你呀,一身衣裳一身泥,是狗皮也应该爱惜哩!”(湖北·仙桃)
188、 有一天,妈妈要给姥姥捎东西,姥姥不让捎。姥姥说:“东西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山东·济南)
189、 【人怕出名猪怕壮】(谚)猪肥壮了,就要上屠场被宰杀;人出了名,就会招来嫉妒,惹来麻烦甚至不测。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处处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猪怕肥。 人怕出名,树怕冒尖。
190、 【老妈儿坐飞机——抖起来】(歇)老妈儿:旧时称呼女佣人,又称老妈子。本指颤抖起来,转指因突然有了钱财或地位等而得意起来。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老婆儿坐飞机——抖起来。 老妇坐飞机——抖起来。
191、 黄鼠狼拜月亮——装神弄鬼
192、 拔掉屋檐当柴卖——穷极了
193、 火车上马路——出轨;越轨
194、 木钻钻钢板——纹丝不动
195、 【朝来愁檗,暮来愁米】(惯)缺柴少米。形容生活困难。
196、 看人上菜碟——势利眼
197、 【落得河水不洗船】谓省事,不添麻烦,相安无事。落、乐 谐音。明代《金瓶梅》:“奴巴不的腾两间房与他住,只怕别 人。你还问声大姐姐去。我落得河水不碍船,看大姐姐怎 么说。”
198、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199、 【面软的受穷】(谚)面软:重情面,该采取强硬态度时拉不下脸面。指面对过分的要求,不忍或不敢向对方说“不”的人,注定要遭受穷困。
200、 【闻名不如见面】(谚)只听到名声,不如亲眼见到真切。指听到名声只能引起敬仰与思慕之情,亲眼见到便能产生实感。 也作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闻名不如见面,耳听不如实看。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写出经典的歇后语:http://www.yisoumao.com/baikexinzhi/2352.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经典歇后语经典短篇202109-14
2 “优质造句方法汇总集萃资源集萃资源平台,助力语言提升”09-04
3 2018经典歇后语致自己09-14
4 诗词歌赋造句:感受古典文化的韵味,提升文字的艺术感09-04
5 歇后语大全经典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