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篇小说——干言万语
2、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释义:妻子贤惠,能及时提醒丈夫,少犯错误。孩子孝顺,当父亲的就安心了。例句:若是殷家女子贤惠时,劝她丈夫学好,也不至于后来惹出这场大事了。自古妻贤夫祸少,应知子孝父心宽。
3、 【官土打官墙】(惯)比喻用公众的钱办公众的事。
4、 【打着灯笼没处找】白天找,黑夜打着灯笼接着找,也找不 到。表示难得,少有,好极了。成语: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清代《红楼梦》:“你要再娶这么一个媳妇儿,只怕打着灯笼 儿也没处找去。”
5、 【往火坑里推】(惯)比喻使人遭受苦难,陷入悲惨的境地。 也作“向火坑里推”。
6、 【说出大天十九点来】意即不管怎么说,无论如何。类似 的:说出大天来/说下黄天表来。浩然《艳阳天》:“还讨论什 么呀?今年要地五劳五分红,这是坚决性的,说出大天十九 点来,也得这么办!”
7、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时间久了,情况容易衰败或恶 化。明代《警世通言》:“人无干日好,花无百日红!你一日 无钱,他翻了脸来,就不认得你。”
8、 火钳子修手表——没处下手
9、 【七月的荷花,一时鲜】释义:比喻新鲜一时,不长久。例句:开春我就说:“供销社是七月的荷花,一时鲜。”当时大家不信,现在该明白了,墙上画马不能骑,纸上画饼不充饥,订了供销合同,也成废纸。
10、 【好了疮疤忘了疼】释义:境况变好了,就忘记过去的困苦。例句:大春说:“三贵哥!你早先在城里打鼓收破烂,挣钱就吃喝嫖赌,把庄稼活早忘了,这工夫分了地,你还那么懒散,你这是好了疮疤忘了疼呀!你爹怎么死的?……”
11、 【夫有千斤担,妻挑五百斤】(谚)指妻子总是自然而然地为丈夫分担责任。
12、 【事缓则圆】(谚)缓:舒缓,从容。 圆:圆满。指遇事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容舒缓,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13、 【惹虱子头上挠】(惯)比喻自找麻烦。
14、 【骑上毛驴找毛驴】(惯)比喻到处寻找就在自己身边的东西。
15、 公共厕所丢炸弹——激起公粪(愤)
16、 七嫜的闺女不仅长得像七婶,而且也和她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李大妈常夸七婶:“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闺女九像娘,你可真有福气。”(湖南·益阳)
17、 蜗牛背“房子”——只顾自己
18、 【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歇)讥讽人忘记了自己的卑贱地位,过高估计自己的身份。
19、 背后捅刀子一暗伤人;暗里伤人
20、 【狗咬刺猬——没处下嘴】(歇)刺猬:哺乳动物,身上有硬刺,遇敌害时身体缩成一团,用长而尖的刺保护自己。形容事情极其难办,不知从哪里下手。也指谈话过程中插不上嘴。
21、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谚)行军打仗,在军队尚未起动时,军用的粮草必须先筹运。指粮草是行军打仗的先决条件。 也作“大军未到,粮草先行”。
22、 【横下一条心】(惯)指下了非常大的决心。 也作“横下心”。
23、 长江里的浪头——后浪推前浪
24、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释义:比喻人人痛恨,群起而攻。例句:现在不同了,满鞑子已经摇摇欲坠。尤其从铁路风潮发生,就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5、 【 哑巴梦见娘,说不出的苦】内心痛苦,无法诉说。类似的: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成语:有口难言。清代《儒林外 史》:“早晨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 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真是哑子梦见妈,说不出来的 苦!”
26、 【阴阳不可信,信了一肚闷】(谚)阴阳:算命、占卜、星相等迷信活动。指占卜、算命等迷信不可相信,信了令人气闷不舒、心绪难宁。
27、 【给个脸,还想往鼻子上抓挠】(惯)形容人得寸进尺,越来越放肆。
28、 吃了鸟枪药——火气冲天
29、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释义: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例句:虽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成婚丧祭各省不得一样,这儿女为父母成服,自天子以至庶人,无贵贱,一也。
女人经典歇后语致自己 短歇后语
30、 【聋子的耳朵——摆设】(歇)摆设:用来装饰点缀的东西。指人或物形同虚设,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也作聋子的耳朵——样子货。聋子的耳朵——摆个样子。聋子的耳朵——配相的。
31、 【盗憎主人】(谚)指盗贼憎恶主人的防范。比喻邪恶小人总是忌恨使他不得恣意作恶的正道直行的君子。
32、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谚)人无论到了哪里,都要尽量留下自己的好名声,就像大雁经过哪里,都要留下叫声一样。指人活一世,应留下好名声。 也作“人过留名传后世,雁过留声待来春”。
33、 【败为寇,成为王】见“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34、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释义:比喻人受到激励,才能树大志,奋发向上。例句:这说明,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改造人的思想上,古语说,水激石则呜,人激志则宏。
35、 【一人向隅,满座不欢】某一人闷闷不乐,影响众人情绪。 清代《儿女英雄传》:“久之,那些同寅,也觉得他一人向隅, 满座不欢,渐渐的就有些声气不通起来。”
36、 【趋名者于朝,趋利者于市】(谚)趋:追求。要想争名,那就到朝中去当官;要想夺利,那就到市场去贸易。指要争名利,就要找对获取名利的场所。
37、 树叶子掉到河里——随波逐流
38、 厕所题诗——臭秀才
39、 中午放学回来,我一进门就问妈妈什么饭?“米饭。”爸爸接过话说:“你妈妈一上班就是这个饭。鸭子不差食,差食不下蛋。”我听了哈哈大笑。(河北·行唐)
40、 【开口告人难上难】(谚)告人:求人。指张嘴求人是非常为难的事。 也作“开口求人难”。
41、 【锣鼓长了无好戏】(谚)锣鼓:锣和鼓,两种打击乐器,常在正戏开演之前敲打一阵。指锣鼓敲打的时间长了,是为正戏的演出拖延时间,正戏准定不会好。比喻时间拖得长了,事情就办不好。
42、 【有状元徒弟,无状元师傅】学生可能中状元,意即学生将 来会超过先生。或说:有状元学生,无状元先生。类似的: 青出于蓝而甚于蓝。李英儒《女游击队长》:“有状元徒弟, 没状元师傅。拐老头那点文化,很快要被学生掏尽了。”
43、 【铁炼成钢,兵练成将】(谚)铁经过千锤百炼就能锻成好钢,士兵经过千锤百炼就能成为好将领。指艰苦锻炼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
44、 【 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为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的儿子刘禅, 懦弱无能,虽有诸葛亮辅佐,也未能守住刘备开创的基业。 谓人无能,帮助他也成不了大事。海外张爱玲《金锁记》: “怎奈这丫头天生是扶不起的阿斗,恨得我只嚷嚷。”
45、 【馒头】“馒头”是中国人的主食,特别是中原地区和北方。现在商品流通快捷方便,南方人也吃馒头,北方人照吃大米。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记载,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人酵面中,令松松然也”。可见“发面”古已有之。有了发酵的面起饼,不愁没有馒头。但馒头的来历却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平蛮回到泸水,忽然阴云布合,狂风骤起,兵不能渡,回报孔明。孔明问孟获,获日:“泸水原有猖神为祸,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风平浪静,境内丰熟。”孔明日:“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有主意。”遂命行厨宰杀牛羊,和面为剂,塑成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后明人郎英《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至清代,馒头的叫法发生了变化。北方把没有馅的称为馒头,有馅的称为包子。而南方则把有馅的称为馒头,无馅者也叫做“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日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直到现在,馒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在北方,对没有馅的馒头,有称作“馍”、“卷子”的。在南方,对有馅的馒头,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但,“馒头”之称南北皆通,而“馍”、“卷子”、“面兜子”、“汤包”都是地方性称谓。
46、 暑假里的一天中午,天气闷热。吃饭时,我脱光衣服,开着电扇,还是热得要命。奶奶说:“要是能把肉皮子也脱了就凉快了!”(四川·达川)
47、 望江亭上度中秋——近水楼台先得月!
48、 【耗子见了猫】见“老鼠儿见了猫”。
49、 【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歇)荆州:古代行政区名,汉、三国时约辖今湖北、湖南二省之境,州治在今襄樊市,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曹操兵败,以“借”为名占据了荆州,东吴多次派人讨还,刘备以各种借口拒绝归还。指不讲信用,一旦借走就不归还。常含讥讽意味。
50、 【从来好事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谚)指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好事不会长久,就像彩云一闪就过,也像琉璃容易破碎一样。
51、 某村干部在群众大会上讲自己是如何秉公办事的,可在宅基地的审批中,还是给他的亲戚开了方便之门。爷爷忿忿不平道:“说归说,笑归笑,秃头和尚向老道。”(河南·辉县)
52、 芳芳跑到妈妈面前说:“妈,三婶家的猪还是没圈,把园里的菜又拱了。”她妈一听,想想上午拱倒的几棵小树刚扶好,不由来了气:“你三婶就怕猪长慢了,巴不得扒着腚眼子吹!也不问糟蹋人不糟蹋人。”(江苏·新沂)
53、 【以狼牧羊,何能久长】释义:用豺狼放羊,如何能日久天长。比喻任用恶人,必受其祸。例句:乙辛复入为枢密使,流岩寿于乌隗路,终身拘作。岩寿虽窜逐,恒以社稷为忧。时人为之语日:“以狼牧羊,何能久长!”
54、 【家里没有梧桐树,也招不来彩凤凰】见“没有梧桐树,引不得凤凰来”。
55、 妈妈叫我去割草,我嫌门口草太矮,不好割,想到村后去割。妈妈说:“远跑不如近磨,你有跑的工夫,在门口早就割好了。”(江苏·丹阳)
56、 【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谚)见穷家别笑他穷,见富家也别夸他富;因为穷不会常穷,富也不会久富。指穷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嫌贫爱富。 也作“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
57、 【生处好寻钱,熟处好过年】(谚)寻钱:寻找赚钱的门路。指在人生的地方容易赚钱,在人熟的地方方便借钱借物,容易过年。
58、 【大伙心齐,泰山能移】(谚)泰山:我国五大名山之一,在山东省。 只要大家心齐,团结一致,就连泰山也能搬掉。指团结起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也作“人心齐,泰山移”。
59、 妈妈责备爸爸说:“你啊,怎么能把钱借给外村人呢,难道不怕被骗了?”爸爸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反正是豆芽炒虾米——各有各的弯子。”(江苏·灌云)
女人经典歇后语致自己 短歇后语
60、 【好马不吃回头草】做过的事情不后悔,不必再回去。类 似的:鸟儿不吃回头食。明代《石点头》:“常言好马不吃回 头草,料想延寿寺自然不肯相留,决无再入之理。”
61、 【干打雷不下雨】(惯)1比喻干嚎无泪。2比喻光造声势,没有行动。 也作干响雷不下雨。 光打雷不下雨。
62、 水边建磨房——全靠冲动
63、 弟弟望着挂历上又大又红的苹果直流口水,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爸爸装作遗憾的样子对弟弟说:“只可惜肠子痒痒手难挠哇!”(河南·信阳)
64、 【当官的动动嘴,当兵的跑折腿】(谚)折(she):断。当官的只要一动嘴,当兵的就得跑个没完没了。 旧指官兵关系严重对立,当兵的处在被奴役的地位。 也作当官的一动嘴,当兵的跑断腿。 当官的一张嘴,小兵癞子两条腿。
65、 舅舅是我们家的故事大王,讲的故事非常动听。有一天我问妈妈:“舅舅为啥那样会讲故事啊?”妈妈说:“舅舅吃进去根扁担,屙出来个箩筐——全靠在肚子里编呢!”我觉得妈妈这句话真有意思!(重庆·巫山)
66、 【老虎吃蚊子——枉张空口】(歇)指白张嘴求人,没效果。
67、 玻璃灯笼——里外明
68、 【入田观稼,从小看大】(谚)想知道农作物的收成,到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就可推断出来;想知道一个人将来的成就,从他小时候的行为表现上就可推断出来。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预兆。
69、 【困头儿上不算计,圈底儿下却算计】(惯)困(qun):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粮满仓时不计划用粮,仓里快没粮时才开始计划。比喻钱快花完时才注意节约。
70、 【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谚)指年节的交接,月份的交接,好在都是短暂的一天,容易混过;只有这一天接一天无尽头的困苦日子,最是难熬。
71、 【炒鱿鱼】“炒鱿鱼”怎么成了“解雇”的同义词呢?它源自南方沿海一带,旧时有这样一个风俗,老板要解聘雇员,并不采用口头或书面通知,而是客客气气地请你吃一顿饭,如果最后一道菜是炒鱿鱼,就等于下了最后通牒:你被解雇了。被请者立即心知肚明,拍拍屁股走人。就像马三立说的相声“离婚上哪吃饭——‘狗不理…。请人吃鱿鱼有两层意思。第一,炒鱿鱼是档次较高的菜肴,最后款待你,聊尽主雇之谊。其实,这时候再好吃的饭菜还有什么味。第二,炒鱿鱼熟后呈卷筒状,暗示你应该卷起行李另谋高就,就像北方人把“被解雇”说成“卷铺盖卷儿”一样,蛮形象的。
72、 【海深不为深,友情第一深】释义:比喻友情比海深。例句:钱万利说:“海深不为深,友情第一深嘛!为人虚虚假假的不够朋友,咱一见面,我就知你这人很实在。”
73、 奶奶望着门前那等着收割的小麦说:“半个月前还青青的,现在变得黄澄澄了,真是麦老过座桥,人老路上摇啊!”(江苏·通州)
74、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曹操多疑,谁谈论曹操,曹操就来 到。借指说到谁,谁正好来了。茅盾《子夜》:“说起曹操,曹 操就到,怎么你们大学教授也逛夜总会来了?明天我登你 的报!”
75、 脚打拍子不跳舞——原地踏步
76、 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一样
77、 【翅膀硬了】(惯)形容人长大或成熟,长本事了。多含贬义。 也作翅膀长硬了。 翅膀管儿硬了。
78、 【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见“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79、 黄连甘草挑一担一一一头苦来一头甜
80、 【破篮装泥鳅——走的走,溜的溜】(歇)本指泥鳅装在破篮子里会滑溜走,转指入悄悄地走散、离开。
81、 【蚂蚁尿到书上——湿不了两个字】(歇)湿:谐“识”。指识字不多。
82、 【 胜败兵家常事】谓有胜利,也有失败。一帆风顺的事情 是没有的。或说:没有常胜将军。明代《水浒》:“哥哥休忧: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挂心?别生良策,可破连环军马。”
83、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惯)指虽然没有成绩,却也付出了辛苦,多少做了些工作。 也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
84、 【曾被卖糖君子哄,至今不信口甜人】(谚)指受过甜言蜜语哄骗的人,对于甜言蜜语就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与警惕。
85、 【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见“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
86、 【一辈子不剃头,也不过是个连毛僧】指保守,没有出息。袁 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别提!一辈子不剃头,也不过是 个连毛僧,我还不如去当兵哩!”
87、 【心上有七十二个窟窿眼儿】(惯)形容人心眼儿多。
88、 【玩火者必自焚】谓做冒险的事情,必然会危及自身。成 语:玩火自焚。传记图书:“然而,事与愿违,玩火者必自 焚。”
89、 我做事,常常是事没办成反倒惹出麻烦来。妈妈批评我:“你呀,真是吃一碗,拉一炕,还甩了一窗台子。”(河北·藁城)
90、 【 有眼不识泰山】泰山高大,居然不认识。借指没有认出 重要人物,失礼。类似的:有眼不识荆山玉/俗眼不识神仙。 成语:有眼无珠。明代《水浒》:“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 冒读兄长,望乞恕罪!”
91、 【喝了人家的酒,跟着人家走】释义:比喻接受了人家的好处,就顺从人家的意愿办事。例句:最后,还有两句话送给你:喝了人家的酒,跟着人家走;花了人家的钱,鼻子被人家牵。危险啊!
92、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碰得头破血流,不会回心转意。又 指决心大,非干到底不可。沈从文《长河》:“大爷你不用怕, 让他们去试试看,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些人能办什么事!”
93、 【 苍蝇想咬人】谓小人物逞能,想欺负人。类似的:屎壳螂 想螫人。成语:自不量力。李准《大河奔流》:“嘿!没见个 苍蝇还想蜇人!你是哪个山坳里蹦出来的!还想来赤扬岗 当人物头!”
94、 【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谚)貌似正直的人,要提防他面直心不直;满口仁义的人,要提防他口善心不善。指对于表里不一的人要严加防范。 也作“莫信直中术,须防人不仁”。
95、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谚)药只能医治可挽救的病人,佛只能超度有缘分的人。指起死超生,都是有限度的。
96、 树林里放风筝——乱缠;缠住了;勾勾搭搭
97、 背靠背睡觉——体贴人
98、 星期一老师去开会时,我们班有几位男同学大声吵闹。老师回来说:“猫子不在家,老鼠上篱笆。”(山东·文登)
99、 【把嘴巴缝起来】指不吃饭,不说话。叶辛《我们这一代年 轻人》:“你不准我讲话,拿线把我的嘴缝起来嘛!”
100、 饿狗掉进茅坑里——饱吃一顿;正好
101、 【张天师着鬼迷——无法可使】(歇)法:本指法术,转指办法。指毫无办法。
102、 和尚娶媳妇——离经叛道
103、 【要捉栖鸟必留窝】(谚)栖鸟:夜晚栖歇在窝里的鸟。要想捉住栖歇在窝里的鸟,就必须留下它原来的窝。比喻要逮住有家室的人,就不要惊动他的家。
104、 【晌午吃晚饭——早些哩】(歇)晌午:中午。指时间或事情还早得很。
105、 【挨揍打呼噜——假装不知道】(歇)指知道得很清楚,却故意装作不知道。
106、 卖水的看大河——全是钱
107、 【人咸踬于垤,莫踬于山】见“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108、 黄鼠狼不出洞门——死守臊窟窿
109、 孙子用兵——以一当十
110、 一脚踩死个麒麟——不知贵贱
111、 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人走家搬
112、 皇粮国税——免不得
113、 【船头坐得稳,不怕浪来颠】释义:只要自己站得稳,立得正,就不怕别人的攻击。例句:银花道:“随她说?她那黄口白牙,逢人便讲,遇人就说,讲的那些话难听死了。”金花道:“只要船头坐得稳,不怕浪来颠。”
114、 豁牙骡子卖了个驴价钱——坏在嘴头上
115、 【药不对症,参茸亦毒】参茸:人参和鹿茸,中药里最有滋补功能的两味药物。指用药如果和病症不相投,再名贵的药物也会对身体有损害。
116、 妈妈买了几块西瓜,弟弟吃了一块又一块,看起来非吃完不可。妈妈指着弟弟说:“你呀,有了狠着,没有忍着。”(河南·淮阳)
117、 去年夏天,两户人家在挨边地上都种了西瓜。一户靠科学种植,瓜大瓤红,卖了一千多元钱;另一户凭经验种植,瓜歪瓤白,没卖几个钱。村民们感慨地说:“勤劳苦干不可少,但科学技术更是致富的宝啊!”(河南·太康)
118、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释义:甲:居第一位。阳朔: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流经境内,风景秀丽,在桂林山水中居首位。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位;阳朔的山水又居桂林第一位。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人是很爱夸引这两句话的。到过桂林而且游过阳朔,我自己也能承认,这两句话并不算夸张。
119、 【菩萨心肠豪猪嘴——心软嘴巴硬】(歇)豪猪:哺乳动物,全身黑色或褐色,肩部至尾密布长刺,也叫箭猪、刺猪。嘴巴:本指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人心地慈善,说话却强硬、严厉。
120、 【牙对牙,眼对眼】(惯)比喻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121、 【狗不嫌家穷】(谚)狗不会因主人家里贫穷而嫌弃。指狗忠于主人。 也作狗不舍穷家。 狗不嫌主贱。
122、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走出屋门一看,外面雾蒙蒙的一片,两米外的东西就看不清。“呀,好大的雾啊!看来今天又要下雨了。”我刚说完,就听妈妈说:“谁说今天要下雨了?早晨浓雾天,晌午晒死獾。天黄才有雨!”(山东·枣庄)
123、 两勤加一懒——不做,二不休
124、 【 小骂大帮忙】在小的方面批评指责,貌似公正,实际上是 为了维护大的利益。《汪精卫的末日》:“这叫小骂大帮忙, 校长是可以理解的。”
125、 小林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正在学习的安安说:“快去看啊!那边有人在打架。”安安连头也不抬,低语道:“那边火烧山,和我啥相干?”(湖南·东安)
126、 【天有阴睛,月有圆缺】释义:比喻人生之路,有时平坦幸运,有时坎坷倒霉。例句:我安慰他说:“‘天有阴晴,月有圆缺’。碰上这种东西。算咱们倒霉。”
127、 客堂里挂驴皮——啥画(话)
128、 【好闺女不愁嫁】(谚)品貌兼优的姑娘不愁嫁不出去。比喻真正的优质商品不会没有销路。
129、 【 船靠码头车到站】到达目的地。图书:“大凡女性都崇拜 事业型的丈夫,然而一些人结婚后,认为已经成家立业,船 到码头车到站,玩一玩乐一乐,不思进取,饱食终日。”
130、 三伏天气,叫人捉摸不透,早上晴得好好的,中午就下起雨来。妈妈说:“六月天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她还说:“三伏天瓦不干,现在是一年雨水最多的季节。”(河南·延津)
131、 火车头没灯——前途无量(亮)
132、 【不知道哪头炕热】北方农村居民睡炕,冬季炕要加热。 谓对他好,对他亲热,他不知道。又指不知好坏。成语:不 识好歹。孙犁《风云初记》:“吃的拿的都是从我们这里出, 你那上级,连四两烟叶儿,我看也没给你称过。怎么你这么 向他们,到底是哪头炕热呀?”
133、 【酒后吐真言】(谚)人在酒后,常常吐露出真情实话。指人酒喝多了,思想失去控制,平时不愿说或不敢说的话都能说出。 也作酒后吐真情。 醉汉嘴里出真言。
134、 刚吃过饭,我对妈妈说我有点肚疼。妈妈说:“头疼鬼捏,肚疼屎憋。”(河南·宝丰)
135、 【吃了橄榄灰儿——回过味来】(歇)橄榄:橄榄树的果实,吃时先涩后甜。回味:本指吃了橄榄后细品余味,转指事情过后从记忆里体会。指事后终于醒悟过来。 也作“吃了橄榄——晓得回味”。
136、 【亏众不亏一/欺众不亏一】对待多数人要用统一的标准, 否则会有攀比和不满。西戎《一个年轻人》:“大伯,试验是 全社的事,万一失败了,也是亏众不亏一,你想,大家都有吃 有喝,能眼看着叫咱挨饿?”
137、 【 蚂蟥缠住鹭鸶的脚】谓纠缠不放。《安徽文学》 (1959,8): “不想跟她说,他却老缠着,蚂蟥叮住鹭鸶的脚。”
138、 【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释义:比喻全部被消灭或无法存活。“泼”又作“泡”。例句:行者道:“我若打他啊,只消把这棍子往池中一搅,就叫做‘滚汤泼老鼠,一窝儿都是死。’可怜!可怜!”
139、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释义:同生死,共患难。例句:朱武哭道:“小人等三个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
140、 叔叔扔下责任田去做生意,一年下来,生意亏了本,粮食也没收成。爷爷说:“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捞鱼摸虾尽耽误种庄稼。这不是和尚没当成,又误了娶媳妇吗?”(江苏·赣榆)
141、 爸爸加班很晚才回来,我连忙给他倒了一杯茶。爸爸却说:“肚里没本儿,难下清水儿。还是让我先吃饭吧。”(河南·荥阳)
142、 【噙着骨秃露着肉】(惯)骨秃:骨头。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143、 【 不知者不为罪】不是故意违反,可以原谅。浩然《金光大 道》:“常言说,不知者不怪罪,我那会儿真是为两边好的,没 想惹下这么大的祸。”
144、 【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谚)秀才只取得了进学的资格,所以可能还很穷;举人却已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因此不会再穷。指只有穷的读书人,没有穷的做官人。
145、 风水先生的卜辞——阴阳都占(沾)着
146、 【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的长,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险道神:迷信称出殡时的开路神,身材细长。寿星老儿:民间传说中长寿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点,不要互相嫌弃。
147、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48、 狗嘴里抛骨头——投其所好
149、 【神一套,鬼一套】(惯)指玩弄手法,捉弄或欺骗人。
150、 冬天的树枝一一冷冰冰,硬邦邦
151、 安眠药吃过量——不觉醒
152、 【有三家好亲戚不算穷人】(谚)亲戚在经济上能相互帮助,有几家好亲戚的帮助,就不会贫穷。指不怕一人一家贫穷,怕的是周围环境都一样贫穷。
153、 木头脑瓜挨了刀——不记疼
154、 【好兄弟高打墙,亲戚朋友远离乡】(谚)兄弟之间关系再好,分居后也应筑起高墙,节制往来;亲戚朋友相处再好,也应离得远些,不多接触。指和人相处关系宜淡,过热难得长久。
155、 【添个蛤蟆四两力】(谚)添上个蛤蟆也能多出四两力来。比喻力量虽小,总能帮上一把劲。
156、 【乱点鸳鸯谱】“乱点鸳鸯谱”比喻胡乱撮合姻缘。这句俗语源自明代冯梦龙话本小说集《醒世恒言》中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杭州有一个叫刘秉义的人生有一儿一女,叫刘璞和慧娘,分别与孙寡妇女儿珠姨、裴九家儿子裴政订亲。此外,孙寡妇家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孙润,是珠姨的孪生哥哥,也是自小便与徐家女儿文哥订亲。当时刘璞长到十六岁时,得了一场大病,久治不愈,刘家便想到要与孙寡妇女儿珠姨早日成亲来冲喜。孙寡妇得知刘璞病重在身,不愿把女儿嫁入刘家,于是便将儿子孙润扮为女装冒充妹妹嫁到刘家。成亲那天,刘家因刘璞不能起床,便让女儿慧娘代兄与“嫂子”孙润拜堂,还让女儿晚上陪新娘过夜。但这一陪就出了问题。男扮女装的孙润与前来陪夜的慧娘正值青春年少,独处一室后互相心生爱慕,顺理成章地发生了男女关系。事发后,双方都告到衙门,裴家告刘家悔婚,刘家告裴家诱奸。按当时的法律,悔婚和通奸都是犯罪行为,是要受处罚的。受理此案的杭州知府乔太守十分怜惜这些年轻人,一心想成全美事。经过权衡利弊,乔太守想出了一个最佳方案,在征得四家同意后,以杭州府的名义给三对年轻人重新做媒。刘家的儿子刘璞与孙寡妇的女儿珠姨重新拜堂成亲,慧娘因与孙润已行过拜堂仪式,认定他们的婚姻合法有效,为弥补裴家公子裴政的损失,将徐家女儿文哥介绍给裴政。三对新人即刻在公堂上拜堂。这样成就了三对情侣,一时被传为美谈。按当时的官情民俗,做到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了。可作者冯梦龙却出错丫题目《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冤枉了乔太守。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寓意深刻的俗语——乱点鸳鸯谱,流传至今。
157、 【抓住手腕子】(惯)比喻当场抓住作案的罪证。 也作“抓住手脖子”。
158、 我家包包子时,奶奶准备往包子馅里放姜。我说:“奶奶,我不爱吃姜,不要放了。”爷爷说:“还是放些好,经常吃些葱姜蒜,少给医生找麻烦。”(河南·新乡)
159、 【家有多嘴公,十个仓廒九个空】(谚)多嘴公:光吃饭不做事或光说空话不务实事的人。仓廒:储藏粮食的仓库。指家里有了多嘴公,家道肯定要败落。
160、 【一条藤上结的瓜——苦都苦,甜都甜】(歇)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甜:本指味道甜美,转指生活幸福。形容彼此利害相关,同甘共苦。也作“一条藤上的两个瓜——一样苦来一样甜”。
161、 【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谚)指说话要有分寸,不能夸大其词。 也作“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
162、 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多,同学们在底下埋怨起来。老师说:“不上树,怎么能摘到苹果呢?”(云南·水富)
163、 【狗皮膏药贴上了】纠缠摆脱不掉。浩然《艳阳天》:“马立 本这小子又是狗皮膏药往淑红身上贴,让淑红妈给寒碜了 一顿,没脸拉撒地走了。”
164、 【韭菜包点心——好长馅】(歇)整根韭菜做点心馅,馅太长了。馅:谐“限”。指限定的范围很大。
165、 【瘸和尚登宝座——能说不能行】(歇)瘸:脚跛。宝座:佛主的座。指只能说话而无法行动或做不了事情。也作“瘸和尚说法——能说不能行”。说法:讲解佛法。
166、 银锣敲金钟——响当当
167、 【长考出臭棋】(谚)长考:过长时间的思考。指下棋时,棋手思考过度就会陷于犹豫不决,出现败棋。 也比喻做事思虑过多容易坏事。
168、 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
169、 【泥鳅掀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释义:力量弱小,成不了大事。例句:“现在谷存夫还剩了二三十个人,泥鳅掀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我们可以高枕而睡了。”
170、 【铺的草,盖的草,有个老伴就是好】(谚)即使穷到下铺草、上盖草的程度,只要有个老伴相依为命,彼此体贴照应,就会感到十分满足。指老年人最难得的是有个老伴。
171、 【恶人自有恶人磨】(谚)指恶人作恶,自有比他更凶的恶人来降伏他。也指恶人到了恶贯满盈时,自有惩罚。
172、 【人心都是朝上长】释义:比喻人都希望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例句:元他娘说,“人心都是朝上长,我看你是朝下长。”老全说:“后悔莫及,说甚。”
173、 【何以服恨,莫若听之】(谚)服:制服,平息。恨:怨恨。指平复那些心怀怨怒者的情绪,最有效的办法是听从他们的意见。
174、 菜刀剃头——与众不同
175、 【针无两头利】(谚)针不能两头都是有锋芒的。比喻同时把两件事都做好,是不可能的。 也作“针没两头快”。
176、 【不怨狼吃羊,只怨羊上坡】(惯)比喻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177、 【篱牢犬不入】不让坏人有机可乘。或说:篱笆扎得紧,野 狗钻不进。明代《水浒》:“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 么?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
178、 【七次量衣一次裁】(谚)指做衣服要多次量身,量准了再下刀裁剪。 比喻做事要把准备工作做好,谋划要周到,裁决要果断。
179、 【连中三元】现在比喻在三次考试或各种比赛中连续取得第一名。那么,“连中三元”典出哪里呢?宋代赵升《朝野类要·举业三元》有云:“解试、省试并为魁首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连中三元”即源于此。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级乡试,二级会试,三级殿试。乡试由朝廷正副考官各一人到各省主持。参加乡试的对象,主要是生员科考中的优等生及监生、贡生。乡试每三年一次,考试在秋季八月,故称“秋闱”。乡试考取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取举人就取得高一级会试的资格。会试,由全国各省举人参加。每三年一次。考期在春季二月(或三月),即乡试后的次年春天,故称“春闱”。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会试考取的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宫中殿廷举行,故又称“延试”。参加殿试的是贡生,考期在四月。因考试在宫中,故号称由皇帝主持,考一场,只考策题一科,名殿试策。策问大多是考问当时政治、经济或治国安邦、巩固政权之策。殿试考中的称进士,第一名叫“状元”。如乡试、会试、殿试都得第一名,则叫“连中三元”。现在没有科举考试了,“连中三元”只剩用作比喻了。但在中考、高考时还借称第一名为“中考状元”、“高考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这种用法还是受连中三元之影响。
180、 【百闻不如一见】释义:听到不如看到可靠。强调亲眼看见很重要。例句:孙主任立刻笑了:“哦,你就是李秋兰同志?哈哈,百闻不如一见哪!”
181、 【打小九九】(惯)小九九:乘法口诀。比喻在心里盘算。
182、 【 拔了萝卜眼儿在】位置仍然存在,基础没有损失。眼儿, 也说:窟窿。沈从文《长河》:“是的,肥水不落外人田,拔了 萝卜眼儿在,占了小小便宜,少了什么!”
183、 屋里风筝——高飞有限
184、 错把驼峰当肿背——大惊小怪
185、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谚)气力小,就不要承受重的负荷;说话没威望,就不要去规劝别人。指做事要量力而行,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186、 【走煞金刚坐煞佛】金刚为佛的卫士,佛像永远坐着,金刚 永远站着。相关的:站着的菩萨站一世,坐着的菩萨坐一 世。借指劳逸不均,苦乐不匀。明代《金瓶梅》:“不然,头里 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187、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谚)农作物被牛吃过,就像被水浇过一样,会长得越发茂盛;被羊吃过,就像被火烧过一样,会干枯死去。指牛吃青苗无害,羊吃青苗必枯。
188、 被窝里放屁一臭自己;独吞
189、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谚)临上阵打仗才磨枪,纵然磨不锋利,也能磨得光亮。指平时不下功夫,临时突击准备,多少也能顶点事。 也作“临阵磨枪三分光”。
190、 鸭脖颈上挂铜铃——呱呱叫;响当当
191、 【四两棉花——别弹了】(歇)只有四两棉花,不值得弹。弹:谐“谈”。指事情不好说,别提了。
192、 【春耕宜迟,秋耕宜早】释义:春耕应该晚些,等土地彻底解冻;秋耕应早,争取在封冻前耕完。例句:语云:“春耕宜迟,秋耕宜早。”宜迟者,冻渐解,地气始通,虽坚硬土亦可耕;宜早者,乘天地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来春宜苗也。
193、 【鱼不进网,妻不养子】(惯)养:生。比喻事事不顺心。
194、 锥子沾香油——又尖(奸)又滑
195、 属麂子的——胆小怕事
196、 【 鲁班门前弄大斧】鲁班,战国时期有名的木匠。此句表 示:在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太不自量。成语:班门弄斧。 贾平凹《废都》:“得了得了,锺主编是什么人,你别鲁班门前 抡大斧!”
197、 【庙里猪头——有主】(歇)指女子已经有了婆家。也指东西已经有了主人。
198、 靶子上看箭——看结果
199、 【伏天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谚)伏天: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热天吃西瓜,可以解暑去病。 指西瓜不仅能消暑解渴,而且有益于健康。
200、 吃了剩饭想点子——光出馊主意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女人经典歇后语致自己 短歇后语:http://www.yisoumao.com/baikexinzhi/2336.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经典歇后语音频09-04
2 2019经典歇后语短篇09-04
3 抖音经典歇后语好嗨呦09-04
4 扎心的歇后语简短经典09-14
5 “热门造句技巧分享集萃资源集萃资源集,引领语言潮流”